育儿指南

当妈9年路有多长焦虑就有多长,那些我和孩子共同奋斗的成长岁月

当妈9年路有多长焦虑就有多长,那些我和孩子共同奋斗的成长岁月

时间太瘦,指缝太宽,一眨眼,孩子已经九岁。我还记得他呱呱坠地、蹒跚学步的模样,现在已经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了。这九年来,路有多长,焦虑就有多长。抚养他的过程充满了烦恼、幸福、焦虑与欣慰,可以说是‘悲欣交集’。

一、早产黄疸

养育儿子的过程充满了波折。孩子早产了,本来预产期是在6月12日,但是因为我和老公赌气,当时家里正在装修房子,我非常想知道进度。但大着肚子没法去城里看看,就催促老公下班去看看,但是他一点也不上心。讲了好几天没动静,我生气了,一天早上出门散步后就没回去,直接走回娘家,大概步行了一个小时。老公找到我的时候,我已经到家。

晚上羊水就破了,应该是动了胎气。立马上医院,第二天下午剖腹产,5月20日儿子出生。生出来的时候,孩子一只眼睁着一只眼闭着,哭声像小猫咪一样微弱,体重也轻,才5斤重。

同病房的孩子都又胖又大,只有他瘦小羸弱,看着可怜的儿子,我心里自责不已,导致奶水很少,只能喂奶粉。孩子没力气吃得很少,别人吃60毫升,他才吃20毫升。5天后医生发现他黄疸很高,我们又从妇产科转到了新生儿科,每天做蓝光治疗,15天之后孩子情况基本稳定,才把他带回家。他人生的第一张照片是头上打着留置针在输液,瘦瘦小小地躺着,让人心疼。

回家之后,每天手忙脚乱,吃不好睡不好,生怕孩子再有闪失。幸好,第二个月孩子的体重就有所上升,长到快十斤。老天真会开玩笑,还没容我喘口气,三个月体检时,发现双眼内斜,就是通常人们说的斗鸡眼”。我们赶忙带孩子去大医院,医生建议到一岁多再来,因为有些是生理性的,假性斜视,如果到两三岁还这样,再诊治不迟。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斜视呢?周围人说是因为我孕期玩电脑所致,还有些说是月子里让孩子看窗户了。我的心里自责不已,巨大的焦虑日夜折磨着我,夜不能寐。每当看见他白白嫩嫩的小脸蛋上,一双乌黑发亮的大眼睛却不在眼球正中间,就心如刀绞。两岁之前,我都不愿意给孩子拍照片,所以他儿时的照片很少。

斗鸡眼

二、斜弱视治疗

好容易熬到快2周岁,我们趁着春节假期,初二就和老公把孩子带到了上海五官科医院。孩子太小,不懂得配合,一看见医生的手电筒就哭,没法诊治。验光得先吃点镇定剂睡着才能进行,就这样一通折腾,终于完成配镜。医生说戴镜半年,没有效果就考虑手术。于是儿子从21个月开始就成了小眼镜”,三个月复诊一次。

去上海比较远,每次都劳师动众。我将网上关于斜视的资料统统过了一遍,之后决定转到我们当地的省人民医院来看,就这样跑了2年。那些人山人海、大清早排队挂号的情形现在想起来就害怕,好不容易挂到号,看完医生,验光的时候孩子又不配合,有几次都白跑。

等到3岁能认视力表,查出孩子左眼弱视,医生建议遮盖好眼。于是他又成了小朋友眼里的独眼龙”,不管天多热,为了遮盖效果更好,我买了眼贴,整个遮住右眼,逼他使用左眼。夏天热得起痱子,他有时候会忍不住撕掉。不仅如此,还需要做弱视训练,买了针和治疗仪,每天早晚穿针半小时,治疗仪半小时。

独眼龙

那段日子也是苦不堪言,为了逼他训练,我甚至动手打他。就这样大半年,双眼平衡,提升到1.0,孩子也比较配合检查,医生决定给我们做手术,当时正好是他4岁生日的前夕,我记得是6月9日下午两点做的手术。

医生把他抱进手术室,出来的时候双眼蒙着纱布,一个劲地喊:妈妈,我看不见了!”打了麻药,术前就水米未进,术后又要观察,直到晚上孩子才能吃东西,饿得哇哇叫,还好没有那么疼,我一颗悬着的心才稍微放下点。

幸好手术的效果不错,复诊了大半年,眼位正常。随着发育,远视减少,我们慢慢摘镜。现在看着他漂亮的眼睛,终于感到一丝轻松,再也不担心他被小朋友嘲笑。

治疗仪

三、小学差点被退学

整个幼儿园期间的重心都是在治疗眼睛上,所以对他的读写能力没有做任何训练。也怕他读书写字多了,费眼睛。等到一年级开学,残酷的现实给了我狠狠一巴掌。

孩子幼儿园期间经常生病请假,不仅写字不行,连基本的规则意识都不强,经常违反课堂纪律,打扰同学,气得老师跳脚。那段时间,我几乎天天能接到班主任打来的电话,他根本不写作业,也不理睬老师。老师让我领回去,教育好了再来。最后直接建议我退学,刚进一年级还没有办学籍,让我重新找个幼儿园学规矩、学写字去。

痛苦、焦虑折磨得我快疯了,整天都提心吊胆,生怕他又惹事,只要今天在群里接到投诉信息,我必定忍不住回家狠狠地打他一顿。最疯狂的时候,甚至一巴掌把他鼻子打出血来,而后自己大哭一场。

孩子每天写作业到9点,几次我都想放弃,不上学了。但孩子不同意,跟老师再次沟通,决定多下苦功夫一定要帮他跟上进度。想要帮助孩子,得先从平复自己的情绪开始。于是,我拿出研究斜视的精神,再次刻苦学习。读了很多关于心理学方面的知识,重点是如何帮助自己克服焦虑。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孩子。

独眼龙

四、与焦虑作战

《如何才能不焦虑》是当时给我启发最大的一本书,每次痛苦不堪的时候就拿出来再读一遍。此书是由三位美国心理学博士合作完成,克里斯多夫·柯特曼,哈洛·辛尼斯基和劳里·安·奥康娜。这是一本心理自助手册,作者写作的目的是帮助人们不借助药物来克服焦虑。这个时代焦虑无处不在,竞争激烈、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焦虑症已经成了心理健康中的新一轮感冒,无人能够幸免。尤其是做父母的,更是重点人群。以下就是我当时的学习心得。

独眼龙

来自网络

认识焦虑

焦虑一词的词源解释是感到烦恼和麻烦”。焦虑是一种与恐慌、担忧、不安、恐惧和紧张密切相关的心理和生理状态。虽然一定程度的焦虑是正常生活的构成部分,但当它出现得过于频繁、过于剧烈或者变得难以掌控时,就变成了心理障碍。

焦虑的组成:关切+威胁=焦虑

1、威胁:焦虑始于你意识到威胁的存在,可能来自针对你生命的,比如抢劫、强暴、车祸等。但在生活中更多是来自于一些非致命性的因素,比如失业、失恋、落榜等等。

2、关切:关切是指对人或事的在意。没有关切,就不会有焦虑;没有感知到威胁的存在,也不会焦虑。有些事让你感到压力山大,对别人却未必如此。

你的焦虑只跟自己的状态有关系,如果某件事都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关切),同时你知觉到了一种迫在眉睫的危险(威胁),你的焦虑就来。

由此可见,只要改变等式中的任一部分,整个情况就会随之而改变。因为让你焦虑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对事情的认识。只要改变自我认知,就能打败焦虑。

独眼龙

以我为例,孩子在学校只要不写作业,接到老师的批评短信,或者是群里看见他的照片,我立马就感到血往上涌。要知道不写作业的后果就是成绩会非常差,在中国,上学的时候没有好成绩意味着考不上好学校,自然也就找不到好工作,那么长大了是不是就会过得非常辛苦?这时我的大脑马上感受到了危险的信号,孩子对我来说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这份关切伴随着对他未来的恐惧,立刻就能折磨得我彻夜难眠,吃不下睡不着,刚开学那段时间,一个月整整瘦了四斤。

后来,我认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开始质疑自己当时的想法:孩子一年级成绩差,长大就一定会没出息吗?”那些成名成家的人,小时候都是第一名吗?”这样来想,确实如此,爱因斯坦小时候成绩不好,长大了却成了最伟大的科学家。我儿子只是暂时做不到而已,不代表他以后一直是这样啊!再退一万步,就算以后做个普普通通的工人、农民,也是可以养活自己的。转念一想,天地皆宽。这些作业跟孩子的健康、快乐比起来,都是小事而已。

一只眼

焦虑的来源

对资源不足的恐惧、对未知的恐惧以及对拒绝/否定的恐惧是焦虑的三大来源。

细分为十种容易诱发焦虑的情景:1、无能为力感 2、变化感 3、不安全感 4、角色冲突感 5、脆弱感 6、追求完美感 7、杯弓蛇影感 8、未完成感 9、濒临崩溃感 10、鸟入樊笼感。

在孩子身上我们最常感受的是无能为力和追求完美,尤其是在辅导作业上。那些被气得心脏搭桥、血管堵塞、手掌骨折的,恐怕当时最大的感受就是绝望”呀!无论父母是985”还是211”,都统统败在了九九四十五”上,你讲了几十遍他还是两眼发直,一脸的懵懂,写出来还是错错错!我儿子到现在bdpq不分,拼音永远是一错一大片,前后鼻音不分,平舌翘舌不分,气得我直跳脚,最后只能放弃,深感自己无能为力。

谁都希望自家的孩子写出来的字漂漂亮亮,工工整整。我家的字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狗爬式。每个字都像喝醉了酒,东倒西歪,扶都扶不起来。我一看到那些个东倒西歪的字,气就不打一处来,让他重写。不停地擦擦擦”,直接做了橡皮擦妈妈。

他到考试的时候,这样的字能得几分呀?老师能认识吗?想当年我的语文成绩可是第一名,这孩子是我生的吗?完全没有一点我当年的影子。一想起来,愁得觉都睡不着。追求完美,压力巨大。现在我放弃跟别人的比较,要求他先做到工整就行。

妇产科

远离焦虑的简易方法

《如何才能不焦虑》中提供了21种舒缓压力的主意:1:理解关切+威胁”公式 2:专注就是力量3:制定计划4:学会接受 5:掌控人际技巧,注意沟通与边界 6:像世上最健康的人那么去做 7:提前演练 8:加强锻炼 9:拥有信仰 10:学会宽恕、乐观和感激 11:消除所有冲突 12:厘清职责 13:主动选择 14:深度呼吸 15:及时清空 16:不要逃避 17:自我交谈 18:做最坏打算 19:学会放下 20:了解未知 21:付出行动。

斗鸡眼

我最认同的是理解、接受、并专注于当下;拥有信仰、深呼吸,及时清空、放下;付出行动。这些方法非常好懂,也便于实施。用在自身,就是适时地与自己和解,对话。

接受自身的不完美,我不仅是一个妈妈,同时还是我自己。安慰自己,原谅那些失败、错误。只专注于眼前的这一件事,不联想到未来,就事论事。不让自己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孩子身上,拥有一方爱好的小天地,因为少年时热爱写作,我加入了当地的文学组织,用写作来疗愈身心。当我烦恼的时候,就用纸笔写下来,逐条地分析背后的原因。交一些正能量的朋友,平时多跟朋友们交流,将垃圾情绪及时疏导出去。一起吃吃饭、唱唱歌、吐吐槽,逛街买衣服都是不错的选择。焦虑来临,做做冥想和深呼吸,或者去跑跑步,运动能够带来无比放松的感觉。劝自己凡事都有其两面性,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积极面对、正确表达。必要时给自己打打鸡血,多听励志的话语,多看欢乐的电视电影。大脑是个无比精确的计算机,很多本能形成了下意识反应,需要换一种思维方式,多问一句为什么”,停一停,听听内心深处的声音。告诉自己,我可以控制焦虑,凡事皆有可能。如何才能不焦虑

五、自我总结

说到底,养育孩子,就是一场修行。孩子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们人性中的美与丑。

为了帮助孩子治疗眼睛,我曾日夜不停地学习和研究医学知识,几乎看遍了网上所有相关的资料,也算是久病成医。我从没想过自己可以这么能干,这么有韧性,可以坚持5年,终于将这个心病了结。

在有孩子之前,我是一个多么温柔的女子,热爱文学、性格沉静,反对粗暴,从没想过有一天我也会歇斯底里地呵斥和殴打孩子,会对孩子发脾气,会骂孩子没出息”。但自从有了儿子,我真的做了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我也有这么可怕可恶的一面。但好在,当我发现这些苗头的时候,及时修正,将自己拉回来。在此想对孩子说一句:宝贝,对不起,你是第一次做儿子,我也是第一次当妈妈,做得不好,请你原谅。

治疗仪

现在回味起来,养育孩子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成长,是孩子让我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同时也看见自身的不足。

现在的我时时刻提醒自己:记住啊,没有你的允准,心中的野兽是露不出锋利毒牙的。焦虑是一种可怕的力量,只有学会驾驭它,我们的爱才美好。

当我接纳自己的所有不完美,就能更轻松地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为有时候问题不是出在孩子身上,而是我们自己有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