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一个人成长的一生,会经历三个接纳的层次,分别是:接纳自己的爸爸很普通,接纳自己很普通,接纳孩子很普通。所有的父母都必须面对的现实,就是你的孩子终将平凡。
问出这个问题的人,内心会有深深的无力感。当一个人困在情绪里、困在问题中时,是很难想到突围的办法的,那么这个问题就是当时那一刻的本能反应。当我们有了这个觉察,又是多么不容易。因为这份觉察和看见,正是我们克服内在纠结的最大力量。就像鸡蛋,从内打破是生命,从外打破是死亡,也许曾经我们也被别人从外打击过,而现在我们可以从内探寻,从内生发出力量,和孩子一起成长为最好的自己,不是吗?
下面我详细说说这个问题。
一、如何看待孩子很平庸”?
首先我们来看看孩子的平庸该怎么界定呢?
先从行为习惯上来说,是不是说拖拉、不爱表现、好动、喜怒无常就是平庸呢?
再从学科素养来说,是不是某个学科成绩不好、没有特长、音体美各方面平平无奇就是平庸呢?
再从结果上来说,是不是没有取得巨大的成就、没有拿到第一,就是平庸呢?
那我要先亮出我的第一个观点,孩子的每一个缺点都对应一个优势!
孩子拖拉的同时,是不是性格比较沉稳淡定?孩子不爱表现,是不是比较低调内敛?有些时候,这些素质可是领导者必备呢!那孩子好动,是不是孩子比较机灵敏捷?喜怒无常,是不是因为孩子擅长直观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样的孩子可是很擅长社交呢!
再说学科素养,如果语文数学英语成绩不好,先想想在学习方法上孩子是不是有足够的能力去做?之前教一二年级的孩子,发现有几个孩子总是反复写错字,课文背不过,我就告诉家长,可以专门做一个错字本,还可以把常出错的字贴在书桌上,课文可以录下来,在家里随时播放,听着听着就无意间就会了。陪伴孩子成长,尤其是学科学习方面,我们不能用蛮力,要用心,用点小技巧。我认识的很多家长,孩子资质并没有格外突出,但是各方面都很好,除了学校教育之外,家长给出足够的示范与引领,非常有必要。
再说音体美等特长,多带孩子出去玩,多带孩子出去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不是电子产品),发现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就让他专注去研究,去玩去感受,总能找到自己的爱好。我们家孩子现在五岁,作为一个普通的十几线小城的家长,我能做的就是带着孩子读上千册绘本,自创了上百种亲子游戏,去外地不方便,就带着孩子在周边各种体验户外活动,我还与当地图书馆合作组织开展了多次故事会,这个过程中孩子感受到了很多的快乐,也成长了很多。如果我们专注于享受这个过程,看到孩子的体验,找到他的兴趣和特长,我们的焦虑也会少很多。
再说结果,不知道题主的孩子多大,对小孩子来说可能结果没有那么明显,我们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平庸?如果是到了中学,以成绩来定义优劣的时候,我们又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平庸呢?我觉得我们要大致有一个标准。
我们要关注孩子外在的成长,更要关注孩子内在驱动力是否在成长。如果你的孩子积极向上,即使暂时成绩不好又有什么关系?如果你的孩子有些方面不够好,他只要有自己的优势又有什么关系?新的木桶理论告诉我们,让一个木桶盛最多水的方法,不是不足短板,而是让优势无限延长。

所以,别担心,好好去寻找孩子的优势吧!找到了孩子的优势,孩子就不会平庸。
二、如何寻找孩子的优势,我们要因材施教
不可否认,孩子有些优势和特点的确是天生的。对于孩子的天生特点,很多专家做了细致的研究,有先天气质、九型人格、性格色彩说、disc四型人格等等,我这里就选一个比较常见的先天气质来说。在林文采博士的《心理营养》中,孩子的先天气质分为四种,分别是:
乐天型、忧郁型、激进型、冷静型


假如爸爸妈妈在家里吵架,有一种孩子呢,就是跟着爸爸妈妈生气或者是哭,哭完爸爸妈妈好了,他也就跟着好了。——你可能觉得他这个孩子怎么咋咋呼呼说哭就哭说笑就笑呢?其实不然,这种乐天型的孩子,对人际关系有着天生的优势!
有的孩子看到爸爸妈妈吵架,就想是不是自己做错了,我哪里做错了,以后我一定要更听话,然后陷入这种情绪,即使爸爸妈妈吵完了,这个孩子还会纠结在这个情绪里伤心难过很久很久。——你也许觉得这个孩子真是负能量慢慢,其实也不然,忧郁型的孩子如果得到足够的爱与接纳,他是四种类型的孩子中,成长最迅速的!
还有的孩子要控制着爸爸妈妈不准吵架,否则就撒泼哭闹,或者是力挺其中一方,迫使另一方服软才行。——你是不是很想暴揍一顿?放心,你打不过的,这种激进型的孩子可是天生的领导者哦!
还有一种孩子对爸爸妈妈吵架不太关注,去劝说了以后,如果爸爸妈妈还在吵,这个孩子就会去忙自己的了。不会影响到自己的情绪。——你心里是不是正在骂小兔崽子,你这不是白眼狼吗?爸爸妈妈吵架了都不管?”这就是冷静型啊,他很理性,性格稳重,你可能不知道,这类孩子的思维能力超级强!
我们的孩子不会单独占据一种类型,一般是有一个主导型,其他的按自己的比例搭配。这时,我们就不能把先天的性格劣势,当做孩子平庸。具体怎么养育呢?
1、第一种——乐天型的孩子:最在乎关系,拥有人际交往的优势
性格特点:积极乐观,人际高手,喜爱享受,渴望肯定
养育要点:1:父母一定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否则,父母的引导很难奏效。在他心中,我在乎你,才会在乎你教的东西。
养育要点2:打温情牌:让孩子感受自己和对方之间温暖的情感交流,孩子会更乐于配合。
养育要点3,计划和责任:这个类型的孩子不太重视目标,他最关注的是人和人的关系。所以我们要引导他答应的选择的事情要负责人,要说到做到,做事有一定的计划性。
2、第二种——忧郁型的孩子:感受细腻深刻,天生的完美主义者
这个类型的孩子是最脆弱敏感的,当成长环境特别好的时候,这个类型的孩子发展最快。当环境不利时,他一定是最先受伤害的那个。
性格特点:敏感细腻,深刻专注,完美主义
养育要点1——心理营养:给孩子全部的心理营养。这个类型的孩子最需要稳定和谐的家庭环境,在这个基础上生命就会绽放得特别绚烂。并且他不需要父母费心教很多东西,很善于自省。但我们要防止孩子过度自责导致一蹶不振。
养育要点2——情绪管理:他们很容易把父母的痛苦吸收到自己身上,所以尽可能少的跟他们传递负面情绪。情绪管理上要多接纳,引导孩子认知自己的情绪。
养育要点3——人际交往:这个很容易成为忧郁型孩子的短板,因为他们太追求真善美,很较真。所以我们要引导孩子:每个小朋友都有缺点,但不妨碍他们有很多优点,他依然可以做你的好朋友。他们只会叫比较少的朋友。
引导忧郁型孩子逐渐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别人的不完美,这不仅是放人一马,也是放自己一马。
3、第三种——激进型孩子:勇猛执着,容易取得成就
性格特点:目标感强,意志坚决,天生领袖
养育要点1——是非观和道德观:因为这个类型的孩子很容易为了达到目标而拼尽全力,有一个前提一定要给孩子建立好:孩子的是非观,道德观。否则孩子做了错误的目标,也会努力地去实现。是非观和道德观是这个类型的孩子最需要的。
养育要点2——激发同情心。他们天生不会同情弱者,所以我们要引导他们关注别人,体谅别人,引导他们关注别人的感受。追求成就本身没有错,但要从小培养善良、友爱的能力。
养育要点3——放弃控制欲。激进型孩子最忌讳遇到掌控型的父母。他们的生命力很强,非常有主见,父母要在道德观的基础上,多放手给孩子空间发展自己。父母的控制会引来他们更强的反抗。
4、第四种——冷静型的孩子:小心谨慎、思维能力强!
性格特点:天生谨慎,温和稳定,擅长思考。
养育要点1——接纳孩子的慢节奏。他们的慢是因为谨慎,思考比较多。一个人的生理、外在节奏和心理节奏是一致的。如果他们的慢节奏得不到尊重,爸爸妈妈总是催促,孩子会特别没有安全感,而且他们不会发脾气,只会更加拖拉更加被动。
养育要点2——多给肯定。这个类型的孩子思考非常多,很容易精力不够,看上去懒洋洋的。这个我们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让孩子休息,多给他鼓励和肯定,通过正向引导,让他更有能量。
养育要点3——鼓励表达感受。这个类型的孩子很好养,但是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进入婚姻以后不会表达感受。所以父母从小要引导他们表达感受,为孩子营造安全表达的环境。如果我们说这有什么好哭的?男子汉这点事还值得生气?”孩子会觉得自己特别不被接纳。
他们这个类型也不用交很多朋友。有几个值得信任的就足够。慢慢让孩子在社交感觉比较舒服之后扩大自己信任的人群。
(这一部分内容参考林文采博士《心理营养》)
林文采博士还告诉我们,针对孩子的优势和劣势,我们应当让孩子在优点里发展,缺点里学习。对于先天气质里的优势,我们要尽可能提供机会去发展。当孩子展现出缺点的一面时,我们首先想到它对应的是一个优点。比如一个急躁的孩子,做事是比较果断的;一个数学不好的孩子,语文或者艺术会比较有天分。
同时短板意味着我们要给孩子留出更多的时间去练习。但不能因为短板,就给孩子一个任性的借口,或者是给孩子一个可以不去进步的理由。我们的引导主要是为了完善孩子的个性。
比较理想的状态,就是让孩子的优势慢慢积累,成为将来的特长运用在工作中,而缺点的部分慢慢学习,不让它成为孩子发展的阻碍。
相信看到这里,你对孩子是不是平庸,一定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吧?因为每一个孩子自身,都具备让自己成长成才、让自己幸福生活的潜能!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帮助孩子挖掘出来!
三、对孩子失望,实际上我们的内心在寻求什么?
当看到孩子表现出平庸的那一面时,我们为什么会感觉到失望?我想这里的原因,需要我们对自己做一个觉察。
1、我们是希望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还是希望孩子仅仅是优秀?你会怎么选呢?你的内在小孩会为你做出选择。也许多年前,你曾经想要去努力优秀达到父母的期待,可是最终没有实现,面对父母的失望,那时候你的心里就有了一个内在小孩,他是为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而活着。他始终告诉你:作为一个孩子,必须要优秀,必须要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你看不见他,他却时不时会捣乱我们的生活。如果你有这样一个内在小孩,请你好好和他相处,告诉他:孩子不必为父母而活,孩子有他自己的生活。
2、请怀着敬畏之心,关注当下,去和孩子建构你们之间的和谐的亲子关系。原生家庭个的痛就让它过去吧,毕竟在那个年代,我们的父母能够管着我们温饱就很不容易了,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他们终其一生都在最下两层生活,哪能顾得上我们的心理健康呢。可幸运的是,我们一出生就可以追求尊重和自我实现。我们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啊!也许很难,但是当我们怀着敬畏之心,去问问孩子,他爱的是谁?他想要的是什么?他愿不愿意和我们一起慢慢地追着阳光前行?少一分苛责,就多一份理解;少一份不满,就多一份幸福,我们心平气和地陪着他,直到他眼中有光芒,内心有力量。
3、在养大孩子的过程中,养大我们的内在小孩。我也是在被否定中长大的孩子,曾经因为性格内向,爸爸妈妈总是各种提醒,各种引导,让我极度不舒服。如今我有了两个孩子,我会问问有些事情他们想用什么方式去做?我会尊重他们的方式。同时我会通过游戏、通过情感的深深的联接,用自己的示范去影响他们。在和他们的互动中,我常常感受到他们对我那种纯粹的爱,正是这种没有任何私心的爱,慢慢疗愈了我的不成熟。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家庭教育也是如此。父母和孩子,就是互相成全。我们永远无法给孩子我们没有的东西,我们只有成长起来,信得过自己,信得过孩子,才能让他们成长在温暖的阳光下,而不是纠缠在冰冷的指责中。
四、希望孩子更好成长,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当我们懂得接纳孩子的特点,和孩子一起成长之后,我们还需要掌握一点方法,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1、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平庸不平庸,这不是社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也不是一个人的立身根本。一个人的价值三观、学识素养、事业格局,才是决定他一生的关键。让我们的孩子热爱读书,心怀善良,让我们的孩子不屈不挠,胸怀梦想,我们始终要和孩子一起前行。
2、告诉孩子,任何事情都有至少三个解决办法。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不指责,不说教,引导孩子去思考,为了实现一个目标,我们还可以做点什么?让孩子拥有这样的成长型思维时,何愁孩子会平庸呢?
3、爱与接纳,能够疗愈一切。童年的印记也好,思维的局限也罢,在亲子之爱面前,这些都微不足道。记得去对孩子说我爱你”。真正的爱,是如你所是,而非如我所愿。然后我陪着你,我们一起去追寻更多美好。
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就是最高的道德。让孩子在健康的氛围中成长,就是父母最大的不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