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孩子上课外补习班,他被老师骂了。我心里很难受,当他出来之后,我就问他:看起来不开心啊,为什么?”
他跟我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我就提起了我听到老师的骂声了,他也就简单地回复了两句。然后一路上聊了一会,到了全家超市门口,他拉着我去了,一路上我感受不到他内心对这件事情的重视。这样的态度不行,回到家,我把他拉到了房间,必须教育,我是这样做的:
1、说出我的心情,以及我对他内心状态的解读
2、再次明确我们这个学期的目标: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现状和差距
现状是他没找到,而且成绩开始下滑。
4、什么时候是快乐的
如果你做的都是对的,那个时候,你是什么样的心情?
如果做的,大部分都是错的,你是什么样的心情?
5、暂时按我的方法,直到你提出更有效的办法
我也告诉他不幸的是过去了半个学期了,停滞不前;幸运的是:我们还有1个半学期。
6、计划从明天开始,我来负责监督质量
同时,我也打算从下个学期开始赞同课外补习,还不如之前没参加补习。参加了补习,反而有种失控的感觉。
7、跟他坦白,学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也可以变得容易,我们正在从不易让它变得容易的路上。
8、给了他一个深深的拥抱。

一开始让他自己去寻找属于他自己的方法,也许并不是正确的,可能不是自身意愿的问题,而是还不具备这个能力,还是需要我们引导他一段,带他走一段。所以,我打算带他走数学,后面的英语一起走,语文就交给他自己。
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有几点事特别重要的:
1、明确共同的目标
2、什么样的心情状态是想要的
3、有一个可以执行,并到达目标的计划
4、给他一个深深的拥抱,表示你爱他
教育孩子就是在反反复复中前行,需要我们有更多的耐心,用结果和这份耐心去引导他的内心。

假如,你的作业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某个心愿,或者某个目标,那么一切都是自愿的,一切都不会产品心里的抗拒,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
假如,你是为了完成你父母的意愿,不管是父母要求好好学习,还是要考上什么好大学,亦或是为了父母开心,那么不管如何,你做的这件事情,就是在为他人去做,渐渐的很容易成为了你的压力,你前行的负担。
所以,你的钟,是为谁而敲?
天下的父母,你应该调整的是孩子的内心,而不是调整他的作息时间;你应该引导他明白什么才是他心里的目标,而不是告诉他哪个大学好;你应该做一个引路人,而不是成为一个控制者。

我敢说,绝大部分家长嘴巴上选择:安慰;行动上选择:落井下石。
我们举个例子:
当孩子孩子低着头,拿着分数给你,不及格。你会怎么办?
一通怒火由心底直上脑门,怎么搞的啊,这么简单的题目都做错,明天开始必须……”,接下来是单打,还是混双呢?
你是否能抑制住你自己的情绪,好好地和孩子说,但是又必须让孩子充分地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呢?
对于孩子,你只能控制自己,做好安慰。

我们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我们并不完美,但一定是努力去做一个尽可能完美的父母,成为唤醒孩子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