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出去吃饭,就看到旁边桌的小盆友在餐厅里跑来跑去,可怜当妈的也跟着跑来跑去追着喂,大的小的都没吃好。
哼,要是小南家的娃这样……等一下,这个假设不成立,吃饭追着喂”的魔咒不会出现在儿科医生的家里。
这么自信?嗯,那是因为小南有这个办法。
为什么追着喂”会成魔咒?
魔咒魔咒,顾名思义不是啥好事,那魔咒是怎么形成的呢?
除掉宝宝身体不舒服、爸妈做的饭菜是暗黑料理这些少数原因,大部分宝宝吃饭需要大人追着喂”,是有原因滴:
有的是爸妈太心急,对宝宝要求也高,总希望宝宝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吃完饭菜,一旦宝宝完不成,爸妈就会越俎代庖,撸起袖子帮宝宝吃饭。
有的爸妈甚至看到宝宝使用碗筷很笨拙,或者吃得满脸都是、撒得满地都是,就急了,一急根本就上手了,剥夺了宝宝自己吃饭的锻炼机会,这样下去,宝宝只会越来越不能自已吃饭,需要依赖爸妈。
有的爸妈或长辈总担心饿着宝宝,家里的零食水果备得太多,宝宝餐前吃了太多又来不及消化,正餐就吃不下了,然后宝宝越吃不下爸妈就越想着去喂。
还有的爸妈没有给宝宝安排好固定的吃饭时间,想吃就吃,不想吃就算,久了宝宝就没有定时吃饭的概念,大家吃饭时他在玩,爸妈或长辈只能追着喂了。
也有部分宝宝是养得太精细了,缺乏运动,到了饭点也没啥胃口和饥饿感,爸妈看他吃得少,就会不由自主想去喂饭。
吃饭追着喂”的危害:
如果早上追着喂、中午追着喂、晚上追着喂的,不光爸妈累觉不爱,对宝宝也有很多危害。
最直接的就是影响宝宝的消化、吸收功能,要么吃不了多少长久下去营养摄入不足(不吃拉倒,饿得是你),要么被塞太多变成小胖墩(嗯,好不容易逮着了,得多喂几口),影响到生长发育。
而且,长久下去还会打乱宝宝的生活规律,没法养成各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宝宝会意识不到这是在吃饭,反而觉得是游戏,一日三餐的概念很淡薄。
再说,吃饭本该是宝宝的事情,需要锻炼宝宝自主吃饭、学会用碗筷等工具,而不是爸妈来掌控,这样会让宝宝觉得吃饭是爸妈的事,跟自己关系不大,久了会影响到宝宝的独立自主。
加上追着喂宝宝基本只需要张口,眼手嘴的协调能力得不到锻炼,会影响到宝宝的精细动作发育以及平衡协调能力甚至智力发育。
对了,你们在追着喂时是不是很容易和宝宝妥协,靠谱不靠谱的承诺都说过?这会给宝宝一种谈条件”的错觉,久了宝宝只会更任性自私,脾气也会渐长。
这个办法能打破追着喂”的魔咒
首先要跟爸妈说一句,小祖宗吃饭要追着喂,搁谁谁都会懊恼,一懊恼说不定就连拉下来甚至呵斥、吓唬宝宝。
深呼吸,默念这是亲生的”,心里再窝火表现出来也要是慈父慈母脸”,对待宝宝要如同春风一般。为啥?小家伙还小,又把爸妈看得很重,一来理解不了苦心,二来会对爸妈的态度甚至脸色敏感,觉得是不是爸妈不爱自己了、在惩罚自己。
所以,和颜悦色是良好的开端。
好了,说正事啦:如何打破这一魔咒。
不吃就饿着?呵呵,结果是宝宝更哭闹,爸妈更心软,妥协的永远是大人。那怎么办?
小南的办法就是,心平气和地和小爷说道理:现在不吃,要过XX小时才有饭吃,如果你饿了,这XX小时之间是没有任何东西吃的(包括零食),当然了,这XX小时之间爸妈也不会吃东西。
所以,你看你是现在吃,还是XX小时后吃,自己选择,爸妈不逼你。
第一次小爷没当回事,就是不肯吃。小南就收拾掉饭菜和全家人的碗筷,放好各种吃的。大概过了1个多小时,小爷饿了,翻来翻去找不到东西吃,大哭大闹。
哭吧闹吧,反正不到XX小时就是没东西吃,这招真有效,XX小时后又开饭了,小爷吃得比谁都积极,自己大口大口吃光了一大碗饭。
这之后,他就知道了,这顿不好好吃,就要饿到下一顿。当然,有的宝宝可能饿一顿就有效果,有的宝宝需要多经历几次。
当然,如果宝宝生病了等特殊情况,可以不用定时吃饭,根据宝宝的身体情况来给他开饭。
还有,宝宝正玩在兴头上,眼里除了玩具什么都不管了,饭菜端到面前也被推开,怎么办?这次可以先随他,但下次就要在开饭前15-30分钟就去提醒宝宝要吃饭了,给他一点缓冲的时间,从容结束玩耍时间,切换到吃饭时间。
对了,宝宝如果是在闹脾气、赌气不吃,爸妈也要忍住心头的那把火,还是要和颜悦色,让宝宝适当发泄发泄情况,再来说吃饭这件事。
除了这些,爸妈还可以做作这些事情,来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
创造良好的就餐氛围,关掉电视、收掉玩具、自己的手机也放起来,全家人的注意力和精力都在吃饭本身上。
给宝宝固定的碗筷和就餐位置,没有特殊情况尽量做到定时吃饭,同时吃多少、吃什么可以适当让宝宝做主(在不挑食偏食的情况下)。
餐前可以让宝宝参与进来,比如一起去买菜、帮着洗洗菜、端端东西等,当宝宝有了这顿饭我也出力了”的自豪感后,吃饭会更香。
对了,如果宝宝做错事了,别在吃饭时批评他。
祝宝宝们都吃嘛嘛香,不要再让爸妈追着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