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1847字,阅读约需3分钟
脑瘫大学生8项国家专利,有序的家庭环境很重要
南昌航空大学大三学生刘鑫,出生时由于母亲难产,导致他的脑部缺氧确诊脑瘫。说话、动手、翻身、站立、行走,这些同龄人自然就能完成的动作,对刘鑫来说却异常艰难。
为了让双手更有力气,他每天坚持做200个俯卧撑、30个引体向上,他还学会了骑自行车和游泳。凭着一股不服输的拼劲,2018年9月刘鑫顺利考入大学,还爱上了发明,如今已申请到8项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
刘鑫能够取得如此成就,除了遇到过同学和老师的帮助,更重要的是父母为他提供了一个物品干净,生活干净,精神干净” 的家庭环境。父母为了方便儿子的活动,将家中收拾得非常整洁,同时也鼓励儿子坚持遵循规律的作息和锻炼,爱自己,爱别人。
凌乱的家庭,养不出优秀的孩子
哈佛商学院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一个现象:幸福感强的成功人士,往往居家环境十分干净整洁;而不幸的人们,通常生活在凌乱肮脏中。
家庭里反映了每个成员的生命状态,也决定了一个孩子的未来。干净的家庭会给孩子带来幸运和正能量;而脏乱的家庭,会透支孩子的能量和梦想。以下这三种家庭,请家长一定要引起注意:
1、物品凌乱的家庭
《孔子家语》言久居兰室不闻其香,久居鲍市不闻其臭”。一个干净整洁的家庭可以滋养孩子的心灵,而一个杂乱无章的家庭则会毁坏孩子内心的秩序。
莉莉是一个肉嘟嘟的小女孩,长相可爱,但她在学校却很不受欢迎——同学们都不愿意和她做同桌,也很少有同学愿意和她玩。
而造成这种局面的最大原因就是莉莉非常邋遢——衣服脏兮兮,课本乱糟糟,头发乱蓬蓬,老师多次督促她做好个人卫生,但收效甚微。
有一次因为莉莉的座位太脏了,连累的班级评比被扣分。无奈之下老师只好上门和莉莉的父母沟通。
可没想到,刚进门老师就被惊得皱起了眉头——房子里邋遢不堪,衣服随意堆在沙发上,垃圾随处可见,门口甚至还有臭袜子,放眼整个家里老师连一个坐的位置都没有。随后老师和家长沟通莉莉的个人卫生情况,莉莉母亲却说这孩子啊,都是随她爸的,喜欢乱丢乱扔,这都是基因里带出来的”。
老师不禁感到很无语,一家人生活在如此凌乱的空间里,状态一塌糊涂,也难怪孩子从来不知整洁为何物。
2、作息凌乱的家庭
托尔斯泰说:
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规律的作息是孩子积极人生的基础。如果父母熬夜看手机、看球赛,却要求孩子准点睡觉和起床,孩子多半也是做不到的。即使勉强去做,也是心不甘情不愿的。
而规律的父母却懂得遵守时间观念和规则观念,正如作家高尔基所说:
哪怕是对自己的一点小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
当父母懂得自律自制,孩子就会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心领神会,通过不断地模仿和学习,成为和父母一样的人。
3、精神凌乱的家庭
除了物品凌乱和作息凌乱外,精神凌乱的家庭也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莫大的伤害,比如颓废、浑浑噩噩、消极等。
教育短片《听,孩子们在说话》,其中有两个镜头说的就是这一点:
第一个镜头:大人们在打麻将,喧哗嘈杂,抽烟谈笑,一个9岁的男孩落寞地坐在一旁,说道我知道我不是别人家的孩子,但你们也不是别人家的父母。”
第二个镜头:10岁的女孩和父母一起坐在沙发上,女孩转头看向爸爸,爸爸正在打手机游戏;女孩把看向妈妈,妈妈正拿着ipad追剧。女孩低头落寞地说你们要让我自觉学习,但是你们通常都管不住自己。”
在孩子眼里,父母对自己的教育和他们的行为是截然相反的,也就无从信奉父母的话,甚至会觉得父母是在给自己的不当行为找借口,说一套做一套。
正所谓,三流父母做保姆,二流父母做教练,一流父母做榜样。如果一个孩子在家里得不到父母精神的有效滋养,就算天赋再高,也很难发挥一二。
有一家人,他们的房子只有十平米,家里衣物和化妆品少,也没有摆电视机。但与物质简单相对的是这一家人的精神世界非常丰盈。他们的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上万本书。这些书从来不是摆设,一家人的休息娱乐时间几乎都用来看书。在这种教育理念之下,他们的儿子聪慧独立,乐观开朗,从不抱怨父母没有给他更富庶的生活。
诗人刘禹锡曾言: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一个家庭的整洁与贫富无关,其生活态度也与学历无关。但是干净的仪容和整洁的屋子,却能折射出一个家庭的生活观。
在房价这么高的今天,我们也许无法给孩子最贵的学区房,但是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物品干净、生活干净、精神干净的家庭环境。《断舍离》一书告诉我们,人在物质上保持整洁,才能腾出更多空间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看完文章如果有收获欢迎分享,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