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一年一度的上海国际童书展如约而至。在童书展开幕第一天,最亮眼的活动当属新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首部图画书《遗失的灵魂》的新书首发式。《遗失的灵魂》由奥尔加·托卡尔丘克与波兰裔插画师乔安娜·孔塞霍联合创作,讲述了主人公杨丢失了自己的灵魂但浑然不知,直到有一天经睿智的女医生点拨才知道把灵魂遗落在某个地方。后来,他遵循了女医生的建议,等到了不停追赶他的灵魂。

活动现场,主持人伴着音乐和绘本画面,深情地朗诵了奥尔加女士首次为儿童创作的故事。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安徒生奖得主曹文轩,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以及魔法童书会创始人、童书作家张弘悉数到场,并对《遗失的灵魂》做出了自己的解读。

曹文轩:好的图画书具有大善、大美、大智慧

刚刚从法兰克福赶到童书展现场的曹文轩,首先分享了他对奥尔加·托卡尔丘克这篇作品的理解。现代人步履匆匆,灵魂丢了这个主题并不新鲜,也有很多关于这个主题的书。奥尔加这本书的独特在于,她把深奥的哲学命题写成了一个实在的故事。主人公在等待灵魂的片段特别打动我,他一直等,等到胡子都长出来了。这本书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深奥的哲学命题。”
好的图画书具有大善、大美、大智慧,让难以进入心灵的深奥话题走进我们,曹文轩说任何深奥的哲学话题,都可以让孩子们理解。图画书承担了理解哲学的部分工作,《遗失的灵魂》让孩子理解存在与时间、灵魂和肉体、快和慢的哲学问题。”
梅子涵:这本书是献给人类进化的

刚刚从另一场活动赶来的梅子涵开玩笑说自己匆匆赶来,灵魂还没来得及跟上,自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梅子涵为这本书做了深情而深刻的导读,在导读中他对这本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我们正读着的这一本书,是献给人类进化的。”
梅子涵认为文学、一书虽然无法规定生命、布置生活,但它能提醒、告劝,给你一点儿豁然开朗的感觉。他把我们比作《遗失的灵魂》书中被从高出看下来的人流里的人,行色匆匆、汗流浃背、疲惫不堪”,把我们最初的生活愿望、理想向往、爱情想象这些美好的东西都遗忘在脑后了,就像书中遗失了灵魂的主人公杨。
书的结尾,灵魂终于和主人公杨相遇,这是作家对生活最美好的期待,看看书里的那一个站在窗外的小孩,他后来又坐在了我们的身边。他好可爱,好纯洁,好干净。他就是我们应该有的样子,他也是我们曾经为自己的设计。”梅子涵提醒我们,多看看杨的故事,我们就有资格成为站在高空的人,我们不是只能被别人俯瞰的,我们也可以俯瞰别人。”
张弘:这本书是可以让大人小孩一起读的

张弘表示,自己第一眼被这本书吸引的是插画,即使在不懂的情况下,单单是看到画家的画就能获得很多的感动。画家曾经说过,最基本、最朴素的材料就可以把她心里的东西传递给读者。在这本书中,插画家乔安娜·孔塞霍用普通的铅笔、石墨材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直击人心的画面。我们一般读图画书是从左到右读的 但这本书突破了左右的格局,它有两条平行线。左边是灵魂寻找主人的画面,右边是主人在耐心等待灵魂的画面,看这本书很有意思,既可以从左到右看到灵魂和主人公的对比,又可以一页页往下看到两个故事在平行的进行着。”
张弘说自己很喜欢这本书的设计,书的前几页会发现一张打着格子底的纸,这是因为书中讲到主人生活的环境里,觉得周围有纵横交错的网格线,插画家读懂了作家的意思,画出了这个深层的意味,营造出主人公在这个世界中一种孤独的、隔离的感觉。但到最后,主人公和灵魂合一的时候,整个画面变了,格子线都消失了,春天到来了,一下打破了前面阴郁的感觉。
”我觉得一位好的作者能遇到一位懂他的插画家是非常幸运的,我们需要在创作中找到真正能读懂我们灵魂的人。
魔法童书汇在第一时间特别介绍了这本书。张弘说,这本书绝对不是只给孩子读的,但也绝不是只给大人读的,你不要小看对这个世界的洞察力,我觉得这本书恰恰是可以让我们大人和孩子一起来读的,一起来讨论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也在亲子阅读的葱茏中等待我们的灵魂赶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