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斯坦福教授:那些经常被夸的孩子未来人生更难 不要夸孩子你真棒斯坦福教授

斯坦福教授:那些经常被夸的孩子未来人生更难

前段时间去朋友家做客,一进门朋友的侄女就热情的给我倒水,看见这么乖这么懂事的小朋友我便下意识的说了一句:小朋友真乖,真懂事,谢谢你”。

这时朋友就立马补充了一句:小贝知道给客人倒水了,真是一个好孩子”,此时我有点疑惑地看了看朋友。

朋友或许看出了我的疑惑,就在侄女离开后对我说:以后去别人家夸孩子一定不要直接夸孩子真乖,真懂事等词语。如果比较注重家庭教育的主人在听到你这样夸孩子一定会不高兴的”。

不要夸孩子你真棒斯坦福教授

听了朋友的话我半信半疑,孩子不就是要在不断的鼓励和表扬中成长吗,什么时候表扬孩子也成了一种原罪。

回到家我就立刻查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原来直接夸孩子还真的存在各种弊端,更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成长。

那么,直接夸孩子是怎么对孩子造成影响的呢?

01

没有技巧的夸孩子等于毁孩子

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曾在纽约的20所学校,对400名孩子进行了一次长达10年的实验。

首先,她先让孩子们完成一个非常简单的游戏拼图。然后再把孩子们分为两组,一组对孩子们给予你很聪明”的表扬,另外一组给予孩子你刚才一定很努力”的鼓励式表扬。

然后再给孩子们设定难度比较大的游戏拼图,让孩子自己选择一种拼图,而被夸努力的一组孩子都选择了难度比较大的拼图,被夸聪明的一组都选择了比较简单的拼图。

经过这次,德韦克又进行了一轮实验,这次拼图的难度更大,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失败了。但是被夸努力一组的小朋友整个过程中都在尝试用各种方法进行拼图,而被夸聪明的一组孩子全程表现得非常紧张,在发现失败后表现得非常沮丧。

最后,教授又进行了一轮实验,这次的拼图和第一次的拼图一样简单,可是从两组孩子的完成状况来看却极为不同。被夸聪明一组孩子的分数退步了20%,鼓励组的孩子进步了30%。

德韦克说:当我们夸奖孩子聪明时,就等于告诉他们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所以为了保持聪明”,孩子会避免失败;如果不得不面对失败,他们往往束手无策。

所以,没有技巧的夸赞孩子只会让孩子适得其反,影响孩子的成长轨迹。

02

不同的夸奖形成孩子不同的心智模式

著名作家古典曾在《拆掉思维的墙》里面提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往往是心智模式的差距,好的心智模式成就好的发展,坏的心智模式促使人们走向坏的结果。

什么是心智模式呢?

所谓心智模式是指深植我们心中关于我们自己、别人、组织及周围世界每个层面的假设、形象和故事。并深受习惯思维、定势思维、已有知识的局限。

而孩子的心智模式的形成就是父母日复一日强化的结果,这就好比经常被父母夸聪明的孩子就会形成因为聪明,所以成功”的心智模式。

在未来行为中,孩子为了保持聪明做事就会保守,一遇到困难就会觉得是自己不够聪明,从而会更加沮丧。

然而那些经常被夸努力”的孩子,就会形成成功是因为自己努力的结果”,在遇到困难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努力,就算最后失败他们也不会觉得沮丧,因为自己已经努力了。

马克•吐温曾说过:凭一句赞扬的话,我就可以活上两个月。”,人与人交往中更愿意听到赞扬的话,同样孩子也是如此。

他们也更愿意听到来自父母老师的赞扬,但是在夸奖孩子的时候更需要灌输给孩子积极的心智模式,让孩子成长得更健康快乐。

夸聪明

03

如何正确的夸奖孩子呢

相信在夸孩子的过程中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会像我在开头提到的那样表扬孩子,但是这样的表扬等于是在毁掉孩子。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的夸奖孩子呢?

夸具体不夸泛泛

孩子今天回到家里竟然没有看电视,而是主动写作业,这时候父母就应该夸孩子宝贝今天一回家就作业,真的很棒,下次继续”。

或者是孩子画了一幅画,家长不能说孩子画得真好,真棒”,而是应该对孩子说这个房子画得很好,这个颜色搭配很和谐”,找到其中的具体来夸奖孩子,而不是泛泛地说孩子画得好。

多用鼓励的话代替表扬

如果孩子这次考试考好了,家长们可以对孩子说相信这一定是你这段时间努力的结果,你看只要努力了就会有好的收获”。

多用肯定的语气和赞赏的表情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是最好的观察家,他们会通过家长的语气和表情来判断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否符合家长们的心意。

于是他们能够很容易判断出父母表情的是否真诚,父母的赞赏是否带有敷衍意味。所以,父母在赞赏孩子的时候,不能随便敷衍了事,要表现出真诚。多用肯定的语气,不要有任何的犹疑。

拆掉思维的墙

04

罗森塔尔效应表示,如果经常对一个人寄予厚望、积极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来激励,那么,对方就会朝着一个良性的方向发展!

故而父母想要孩子成长为怎样的人,就要给予孩子这样的暗示和引导,于是孩子才会跟随父母的思想,向这个方向发展。

那么从今天开始就给孩子灌输积极正向的语言,用正确的表扬方式让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