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放松与娱乐的一种方式,对于现在少年来说,出去与朋友一起玩,还不如在家打游戏,这也使得网络上有这样一群人,通过网络诈骗手段来欺骗心智还未成熟的少年,通过威胁恐吓的手段来骗取钱财。
在10月30日晚上,家住鹤壁的赫先生最近特别郁闷,他13岁的儿子突然告诉他,自己被骗了五万多元。原来,孩子用他的手机偷偷玩游戏,加入了一个群,扫了里面的二维码之后,有个人就说他泄露了机密,威胁他要赔20万。
对于还未成年的孩子来说,遇到这样的事情让赫先生的儿子慌了神,被吓得赶紧转钱,其中不少还是用赫先生的身份信息贷的款前前后后转了40多次,总共54000多块钱。
通过这件事我们有两个点需要注意,一个是家长要注意密码的保护,不要随意把有大额储蓄的账户交给未成年人掌握;第二就是要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使其不再迷恋游戏。
对于这件事的主要原因就是在于赫先生的儿子闲暇时间是在打游戏。很多时候家长面对孩子的网瘾,只会一味地禁止孩子打游戏,但这种极端方法可能会产生孩子的逆反心理,反而会导致孩子越来越抵制父母,从而影响亲子关系。正所谓堵不如疏,为什么不培养一下孩子的兴趣爱好呢?
如果说让孩子在现实中去扮演剧本中的角色,让自己成为游戏中的角色”,会不会比控制网络游戏中的角色更好一些呢?在沉浸式的角色扮演中去体会各种平日里无法体验的情感、经历等,这何尝不是让孩子的人生阅历得到一种提高呢?我们不妨让孩子试一试影视教育的方式,在扮演的过程中,能够使孩子分散孩子对游戏迷恋,也能让孩子体验不同的人生经历。
而且2018年教育部、中宣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教育部与中宣部也是鼓励儿童看电影、评电影、拍电影、演电影,并在其中收获体会和成长。这也是加强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代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是丰富中小学育人手段的重要举措。
在参与到电影的创作中除了能够给孩子带来各种素质的提高,也能够为孩子留下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当作留念,这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