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养儿育女 | 别把蚂蚁放在孩子的手上

养儿育女 | 别把蚂蚁放在孩子的手上

(新华社/图)

孩子成长的过程,是一点点、一步步和世界、别人不断碰撞的过程。让她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比你提醒她看、你告诉她你看到的都更为重要。

女儿上小学一年级了,有一天她放学回来告诉我,他们今天学的课文是《吃水不忘挖井人》,课堂上老师让大家随意提问,有个同学就提问:村里的这些人,为什么要等毛主席来了才挖井?”

我听了一振,一下子从沙发上坐了起来,打心眼里佩服老师启发孩子们学会思考的教育方式。我试着问:那你读了这篇课文,有什么疑问?”她歪着脑袋说:为什么带头的是毛主席?”

后来,我决定让女儿每天问我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要她觉得是这一天中最重要的。她从房子为什么要有门”爸爸为什么回来得晚”乌龟为什么跑不过兔子”,到老天为什么会下雨”我为什么和你一个姓”有些树为什么冬天不落叶”,等等。一段时间里,我为自己的这个决定颇为骄傲。

但让我感到有些意外的是两件事:

有一次,女儿问我知不知道钱锺书。我就饶有兴趣地给她普及了钱锺书,还特意讲了《围城》。讲完了以后,我很是满意自己的回答。直到后来,我在一本书中读到几句话,便不再得意了:1946年,英若诚考入清华外文系,发现图书馆一本书的卡片上,借阅者只有两人,一位是万家宝(曹禺),一位是钱锺书。”我想,如果当时我把这段也讲给她听,该多好!虽然现在可以再讲,但肯定没有那天好。

另一次,和女儿逛完超市回来,跟在一辆车后面,前车打了左转向灯结果把车停在右边,我差点撞上,就气呼呼地说:肯定是女的开车!”超上去一看,果然是个女司机。后来,还是和女儿在车上,前车红灯亮了好几秒还不起步,我摁了好几遍喇叭,刚想开口说话,女儿先说:肯定又是个女司机!”我还没问为什么,就看见司机是个女的,欲言又止的我担心:是不是把自己的理解全给她灌进去了?想到这儿,竟然有些慌乱。

后来,回答她的问题时,我开始谨慎起来。基本都要加一句这只是爸爸个人的理解”,并且只说现象与事实,少用道理。道理是顺着事走的,很难让一个稚嫩的孩子听懂你在一件她没经历过的事上讲的道理。

我开始反思自己,灌输一些所谓正确”的观念给她让她少犯错”,对吗?挑选一些自己认为该看”的书给她,对吗?可是,自己小时候也喜欢那种不知底细、深一脚浅一脚的读书方法啊,有时偶然读到的一本书,比父母和老师逼着读的书不知要好多少。

日本设计师山本耀司说,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孩子更是缺乏对自己”的体验。只有摔倒了,才知道疼;只有嘴巴尝了,才知道味道。虽然你可以告诉她摔倒了会疼,但有时她愿意在地上打滚;虽然你也可以告诉她这个东西辣,但她就是喜欢吃。孩子成长的过程,是一点点、一步步和世界、别人不断碰撞的过程。让她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是顶重要的,你提醒她看是第二重要的,你告诉她你看到的才是第三重要的。

把东西直接放在孩子的手心里,不一定是拥有的方式。比如,抓一只蚂蚁放在孩子手里让她观察,不如让她自己在墙角新奇地发现:爸爸,一只蚂蚁抓了一只比它大很多的苍蝇!”

(作者为云南大理市民)

(南方周末Apphi,南周”栏目期待您的来稿。投稿邮箱:nfzmreaders@163.com)

陈小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