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你可以不知道EDG,但你要知道孩子心里在想什么

1.

这两天发生了不少事情:

北方大范围降雪,仿佛全世界都是银装素裹,按老话说这象征着祥瑞。

还有体育新闻,曼联VS曼城,号称全世界最激烈的德比之战。

然而热搜榜却被EDG夺冠的消息霸屏了。有网友说,夺冠的那一刻,整个宿舍楼都在喊,自己还以为祖国统一了。

这让人不禁好奇,EDG到底是个啥?为什么能闹这么大动静呢?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科普一下:

EDG是一家电子竞技俱乐部,作为本次大赛的中国战队,在2021年11月7日凌晨,击败韩国队获得冠军。

而夺冠的难度,不亚于中国男足闯进世界杯。

2.

可能很多朋友还是不理解,为什么打游戏赢得胜利,会有无数人为之欢呼、疯狂。

其实,电子竞技是新一代青少年成长的产物,也承载着无数青少年的梦想和青春。

就好比爷爷奶奶那一辈看的《上甘岭》;爸爸妈妈那一辈看的《霍元甲》;哥哥姐姐那一辈看的《机器猫》。

当青春和梦想重燃时,每个人都会热血沸腾。

或许,父母辈非常不理解这种狂欢的意义。但父母一定见证过:

许海峰夺冠时,全国人民的欢呼;中国女排夺冠时,全国人民的呐喊;北京申奥成功时,全国人民的沸腾。

EDG夺冠,恰恰属于当代青少年的热血追求,是属于电子时代的光荣,是足以载入史册的。

3.

EDG的夺冠,身为父母,或家庭教育的主导者不禁要问,难道中国战队夺冠了,就等于孩子可以肆无忌惮的玩游戏了吗?

其实,沉迷于游戏和电子竞技是两回事,沉迷游戏是玩物丧志的表现,而电子竞技是考验智商和团结的事业,两者间的区别还是较大的。

那么,孩子玩游戏的行为需要扼杀在摇篮里吗?

不建议这样做,当今是电子时代,电子竞技的存在已是事实,如果父母一味地扼杀,只会适得其反,甚至会破坏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作为家长,不想让孩子接触游戏无非是害怕荒废学业。

孩子因为游戏和家长闹别扭,是因为父母的不理解。

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给予一定的指导,抓住孩子兴趣这个牛鼻子”,慢慢的引入正道。

4.

有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达到1.8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3.9%,超过三分之一的小学生在学龄前就开始接触互联网,并且还在呈上升趋势,首次接触互联网的年龄也越来越小。

很长一段时间,游戏都被人们视为精神鸦片,游戏问题,成为不少家庭矛盾的导火索之一。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游戏已经成为孩子们的社交方式。

我们小的时候父母如果想阻止我们打游戏,要么去网吧堵人要么把游戏机藏起来,现在不可以了,手游的普及导致游戏载体便捷化了,孩子几秒钟就能打开。

如果孩子爱玩游戏,作为家长应该去关注孩子到底玩的是什么游戏。

如果孩子玩的是各种打打杀杀、低级趣味,而不需要动脑子思考的游戏,家长们就需要出面引导了。

因为机械的重复操作只能让孩子获得游戏中的技巧,对于自身的成长并没有价值。只有动脑子分析游戏,认真做攻略,看懂游戏的机制和逻辑,游戏才能有意义。

如今,很多家长面对孩子沉迷游戏,总是只看到表象,把锅”扣到游戏头上,其实近年来国家已经对未成年人电竞行为进行了严格管控,而一众电竞游戏也已被列入亚运会名单。

游戏不是问题的关键,家长如何正确的引导孩子,才是解决网瘾”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