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曾看过这样一个新闻,某大型公益活动,选了57名留守儿童去杭州、上海和爸妈团聚。其中有一个小女孩的爸妈竟然说了这样一句话:可以让她奶奶一起过来不?娃儿认不到我。”
原来女儿出生没多久就交由爷爷奶奶抚养,他们夫妻俩继续在杭州务工,因为各种原因,居然六年没能回来与女儿团聚。后来,航空公司了解了情况后,愿意免费为小女孩的奶奶多提供一张往返机票陪同女孩前往。
当我听到小女孩的爸妈说,自己的亲生孩子居然认不出他们时,我心里是非常震惊的!能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可以让为人父母的整整六年都不去看自己的孩子一面!
作家龙应台曾说过:其实父母跟食物一样,都是有有效期限”的。
在最开始的十年是最关键的时刻,孩子对社会的感知,个性的形成和父母的感情培养都是最佳时机。如果错过了这个黄金期,再弥补就晚了。
由于长期在外工作,很多爸妈不知道孩子什么时候学会走路,什么时候发了第一颗牙,什么时候会写ABC,什么时候会数123。这样的爸爸妈妈在孩子的记忆里就是电话里的声音,过年时送玩具的那个叔叔阿姨,再无其他。
最可悲的事情莫过于做父母的努力工作,想要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却错过了陪伴孩子的机会,成了孩子眼中的陌生人。
02
曾有网友说,她小时候是跟着奶奶长大的,到了上学的年龄,就被放到姑姑家上学。她说小时候的回忆是我一生的痛,一想起来就要哭。姑姑脾气不太好,又喜欢打牌。有次,班里有同学欺负她,她去跟姑姑讲,姑姑正好打牌输了,狠狠打了她我一个耳光说:不要烦我,你这个倒霉精!”
她穿的衣服也是最旧的,还经常好几天不换,老师同学都讨厌她。所以后来同学们骂她打她,她都不敢还手,只能偷偷地哭,她感觉自己就是多余的,甚至想到去死!
后来她上大学,宿舍里只要听到有人说父母好,给她寄了什么东西,她就会偷偷把东西吃掉,或剪坏。
这个毛病很多年都改不掉,她至今没有谈男朋友,她觉得婚姻太可怕,她说即使以后结了婚也绝对不会生孩子。
著名作家张爱玲个性独特,高冷,孤傲,严重缺乏爱,渴望爱的女子,而这个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她的家庭。
张爱玲的父亲是清朝遗派作风,吸鸦片、逛戏院、泡赌城对家庭的不管不问。母亲在她小时候就离远赴国外留学,当她8岁时,妈妈再次回家,年幼的张爱玲欣喜若狂,给天津的小伙伴写了整整三页信纸诉说她的兴奋喜悦。
有母亲在身边让她觉得这就是一种用再多语言也无法表达的炫耀。她迫不及待要和所有人分享,即使这有可能让人讨厌,但那又什么关系呢?
由此可见,一个有妈疼有妈爱的孩子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
然而,由于张爱玲的母亲错过了最佳的陪伴期,以至于,她和母亲之间一直有很深的隔阂,恩恩怨怨纠缠了一辈子。
也有很多父母说,我也想啊,可是身不由己,我要赚钱养家,我要给孩子存学费,你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每个人都要赚钱养家,但是也有一些妈妈,再苦再累也要陪伴孩子。

03
有期节目上,一对夫妻吵着要离婚,女人说男人两年多从没有抱过孩子,没有换过一块尿布,不知道孩子吃什么牌子的奶粉。这个男人连孩子生病了也不知道去看一下,竟然说要等挑个时间去。
当主持人问男人知道孩子多高多重了吗,他是茫然的。男人说,家庭和事业是要分开的,你负责家庭,我负责事业,各尽其职。
作为一名父亲,不只是把钱放在家里就完成所有的事情,父亲的责任是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健康的完整的家庭。
美籍华裔政治家骆家辉也曾为了孩子两次放弃事业”,他不仅卸任驻华大使,而且放弃了继续竞选连任州长。
而很多时候,我们当家长的没有参加过一次家长会,都是爷爷奶奶代替参加。因为上班,每天忙忙碌碌,疏于和孩子的交流,总以为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就尽到了责任,却错过了很多陪伴孩子的机会。而这些珍贵的时光一旦错过,用再多的钱也弥补不了。
父母的陪伴会促进孩子的生理心理更健康成长,缺爱的孩子,更自卑、敏感、孤独,叛逆心重,容易惹上坏习惯,惹上网瘾。就算有些孩子乖乖地成长了,上大学了,但对父母亲情是淡漠的,一如张爱玲和她的母亲。
还有什么能比淡漠的亲情更让人心酸?
无论有多忙,尽可能地多陪孩子,不要等到老的时候再后悔,自己起早贪黑努力奋斗却换来了一个视自己为陌生人的孩子。
孩子是上帝赐予的礼物,如果你没珍惜,上帝就把礼物收回去了,你的孩子再也不会在感情上属于你,你作为父母的有效期也就结束了。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编辑不易,你给我关注、转发、点赞、评论就是我不断努力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