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的创造力,是开启科学圣殿大门的钥匙

不少父母以为,科学离孩子的生活太遥远,但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是科学。

聪聪的问题总是很多:

妈妈,雨是从哪掉下来的?”

水开了为什么会冒泡啊?”

为什么鸭子会游泳小鸡却不会呢?”……

诗诗则喜欢静静地观察,

一整个下午就兴致勃勃地看着小蚂蚁搬家,

惊讶于蚂蚁小小的身躯却承受着几倍于自身的负重,

看蚂蚁碰面时用触角相互打招呼,研究它们怎么搬运食物……

智仔喜欢思考。例如:

为什么哭的时候会掉泪呢?

眼泪平时都藏在哪里呢?

树叶为什么一到秋天就会变黄?

阿亮最爱的则是手工,

热衷于和小朋友一起折纸飞机纸船,

比着看谁的纸飞机飞得高飞得远,

谁的纸船折得最像花样最多;

喜欢把玩具拆的七零八落……

这些孩子当然都是在玩耍,但似乎又不止是玩耍。其实这些玩耍的内容离科学都很近,孩子们正在轻叩的正是这座圣殿的大门。

1

科学创造来源于疑问

解决疑问需要观察,观察到的结果需要思考,思考出来的假想需要实证。

上面这些孩子的例子恰好形象地为我们演绎了儿童学习科学的必由之路—从身边的科学入手,引导孩子对科学产生持续的兴趣,把握开启科学之门的钥匙。

孩子的创造力,是开启科学圣殿大门的钥匙

2

儿童与科学几乎天生就是零距离

认为科学艰深枯燥、少儿不宜的那些父母,主要是误解、曲解了科学的内涵,不了解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与科学具有天然、内在的联系。

3

科学的知识和信息资料,孩子也需要

科学不一定就是书本上成型的知识。人们日常生活中积累和得到的经验都属于科学范畴。

如:天气冷的时候要穿上厚实暖和的衣服,天热了则穿透气凉快的衣服;感冒了要注意休息,多喝水;阳光强烈的时候,要戴上墨镜,以免强光刺伤眼睛,这些都是科学。

妈妈告诉宝宝开水很烫、

要慢慢喝之后,宝宝就对着杯子很劲吹气。

谁能说妈妈只是传授了一个生活常识,

而不是刚刚上了一堂最浅显的物理课?

科学探索,正是孩子的爱好,科学的探索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对事物现象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得出结论→验证结论是否正确→迁移或者应用。


4

科学不能因循守旧,孩子天生擅长创造

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造,而孩子正因为年幼,更擅创造、创新。

3岁的贝贝自己津津有味地玩捉影子”的游戏。在躲闪和奔跑的过程中他发现只有在阳光下才有影子,躲到阴凉的地方,影子就没有了。虽然他还不明白为什么,但他确实发现了影子和太阳光线之间的这种微妙关系;

这对贝贝来说,是通过他自身的实践活动得出的新发现、新结论。这种新鲜感使幼儿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并从发现中得到快乐与兴奋。

妈妈

没错,幼儿是无知的。但惟其无知,他们才充满任何一个科学家都必须具备的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热情。

5

守护好金钥匙,给孩子一个好的开端

有些父母只追求知识的获得,而忽视了孩子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的陶冶,这偏离了幼儿科学教育真正的价值所在。

在幼儿阶段,我们更加希望以知识为桥梁,达成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的陶冶,使孩子能够对新鲜事物有着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和观察力;善于思考和动脑筋;有灵活的动手能力;享受探索的乐趣,拥有成功感;珍惜生命,热爱自然。

妈妈

幼儿的无知与好奇,正是开启科学圣殿的第一扇大门的钥匙。太优可以帮助孩子找到开启科学启蒙的大门,让孩子在科学的世界里一往无前。

太优STEAM能力课,专为3-8岁孩子定制科学课程,尊重儿童个性差异,扬长避短、因材施教、给孩子多元化的课程体验,全方位提升儿童各项能力。太优,让孩子更优秀!

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