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地亚有一对相恋了4年的情侣要分手,在他们处理遗留物时,萌生了创建失恋博物馆”的想法。
后来这个博物馆被授予欧洲最有创意博物馆奖”,成了当地旅游参观的第三名。事情更完美的是他们两个最终也重新复合了。这种博物馆也广为流传到世界各地。

1
现在我国好多地方也开了这种博物馆,成了情侣驻足、感悟爱情的地方。
一个个物件,就是一段段故事,启迪人们思考情感、珍惜爱情。这些故事,幸福的爱情都是那么相似,不幸的爱情却各有各的千秋。
最近在成都的失恋博物馆,就展示一件婚礼秀禾服,故事触动人心。

大体是说,一位结婚不久怀孕的女人,有个三十多岁控制欲极强的老公,不上班,只知道在家打游戏。生活中小事,必须按他想法来,类似在地毯上光脚丫子这种小事都管着老婆。
夫妻两人闹点矛盾,就能失去理智。大冬天里,可以把怀孕的老婆关在门外,老婆没穿厚衣服,没有手机,光脚蹲在门口哭一夜也不管。
老婆一旦说不爱他了要分手。他就会更加失去理智,会卡住老婆手,不让动,不让睡,请假不让她去上班,直到她改口一直爱他为止。
无奈,女人最终选择了打掉孩子,准备离婚。

2
成人世界的爱情,就是这么无奈。我们渴望爱情的甜蜜,有时却被伤害的体无完肤。虽然有些人经历了伤痛,会醒悟,懂得了如何好好的去爱一个人。
但大部分成人对待爱情的态度,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东西,是一种潜意识流露,是一个人恒定的爱情观决定的。其实,成人世界里的婚姻是否幸福,早已经藏在了孩提时候的游戏里了。

德国心理学家普赖尔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指出,儿童时期的心理发展、社会认知发展,会影响人一生。
持久的儿童心理发展,长大后会形成不同的人格,由此会产生不同恋爱表达,反应在爱情、婚姻关系上,就是不同的爱情观。
每一种爱情观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只有正视它,提前做好预防和控制,才能不至于会爱的那么辛苦,才不被爱情伤透心。

儿童在两岁以前,属于婴儿阶段,全部依赖母亲的照顾。孩子的生理需求,全部是靠使劲的哭闹来表达,他们渴望母亲的拥抱和乳头。这种需求有时得到满足,有时会遇冷。母亲成为了快乐和痛苦的源头,满足和伤心交替出现,此成为依恋儿童。
如果儿童的这种依赖心理一直持续加剧没有改变,将会藏入心底伴随终生,成人以后会形成依恋型人格。

依恋型人格的人会非常的自我主义,不愿意长大,想要得到的必须得到。恋爱后,对爱人有强烈的占有欲望,要求对方每时每刻都要关注他,不允许对他冷遇和忽视。一旦发现对方不够爱自己,就会吵闹、威胁的方式来逼迫对方关心爱护自己。心中多有猜疑和嫉妒心理,很难信任对方全部的爱。
上面成都失恋馆的老公他一旦发现爱人不爱自己了,会强行控制她,逼迫她必须爱自己。不出去工作,长期宅在家,没有上进心,不愿意长大,依赖别人的爱。就属于此类型。
还一种表现就是吵闹,买醉、虐待自己,以博得对方的怜悯来疼爱自己。一吵架就出去颓废地喝酒,在大街上流浪不回家,或者割脉、抽自己嘴巴,逼迫对方心疼自己,屈服于他的爱。

孩子三岁左右会离开母亲,对外界充满好奇和恐惧。这时大人处于对孩子安全考虑,会制止一些行为,如孩子,那里危险,赶紧回来!”等,若过度谨慎,制止孩子这个不行那个不能,会形成孩子一直情感关闭或者逃离母亲控制的矛盾心理,最后长大成为回避型人格。

回避型人格的人不爱待在家,总是疏远感情,喜欢独立的空间,不愿意和爱人陪伴相处。喜欢来去自由,不受人控制。
这类人在爱情面前,就像人们常说的花花公子,他们不断的追求爱情,爱情的保鲜期又很短,喜新厌旧。他们总是想法设法的获得爱情,一旦稳定了,就会厌烦,追求下一个刺激的爱情。如同一个想不断冲破母亲限制的儿童,他们一直渴望独立的探索。

儿童时期另一个极端,如果父母缺乏耐心,总是过早的强迫孩子去独立、探索,忽略了儿童探险后的情感支持,就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比如自己玩去,妈妈在工作。”你都是大孩子了,应该自己去。”这种孩子会想法讨好妈妈来引起关心注意。这种长期的心理,长大后容易形成追求型人格。

这种人格人,会特别恋家,下班就回到爱人身边。恋爱时期,会主动从自身找原因,努力提高自我,想各种办法追求、讨好对方。为对方可以做一切,非常依恋爱人,爱人不在身边就会心慌。压抑自己情绪、生怕对方生气,习惯看人眼色做事。
这种爱情最终会让人变得非常敏感,容易疑神疑鬼的查看第三者”,会忧愁善感,独自伤心落泪,感觉活的太心累。

大一点的孩子,会在头脑中形成父母的模型,开始以他们为楷模,建立关于自己的内心形象。多以游戏扮演角色的方式,形成自我。如果父母此时给予过度的批评、压制或惩罚,如丑死了,女孩不可以这样!不能胡闹,好孩子不应该这样做!”会形成孩子对羞耻的恐惧,最终形成成年人的顺从型人格或古板型人格。

这两类人比较冷静理智、工作认真,计划性强。性格固执,缺乏灵活性。以理智为骄傲,表露情感为耻辱。不喜欢出风头,按部就班的工作生活。
这类人的爱情里比较呆板,不会浪漫来取悦爱人。比较挑剔,对爱人要求严格,即使做的再好,也总要挑出毛病。感情迟钝,容易抱怨没有被爱。

对孩子的成绩不予以肯定或鼓励,总是压制或指责。比如孩子考了98回家报喜,却被回怼这有什么了不起,为什么不和考100分地比”,你看小华多优秀”等。等长大成人以后会形成强迫竞争性人格和妥协性人格。

他们蔑视道德,缺乏同情心。一切以竞争获胜为目标,工作狂。不服输,喜欢背后贬低人。在爱情生活上,要么天天以忙得没时间为理由,不想恋爱;要么不在乎异性,随意找个人就结婚了,对爱情表现的冷淡、不热情。爱人说什么都行,不参与,不发表意见。
每一种爱情观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只有正视它,提前做好预防和控制,才能不至于被爱情伤透心。

3
行动纠正1、性格互补:恋爱就是彼此了解的过程,不要被恋爱冲昏了头脑,结婚也是一件理智的事情。每个人的性格没有绝对好与不好,能互补才是完美的结合。比如古板型人格与追求型人格;依恋型与妥协型人格。
2、有针对的克制、提醒:不同的人格形成的恋爱心理,应该注意有针对型的改进,不能当心爱的人离开了才知道后悔珍惜。比如依恋型人格的人需要换角度思考;追求型人格的人需要让爱人一起参与,自己才不会太心累。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多数情况下我们看自己是片面的,更何况这种藏在潜意识里的影响。针对上面种种的性格偏颇,多与爱人沟通,虚心接受,及时调整,才能使得我们的婚姻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同时,我们应该自觉给孩子合理的爱,才能保证孩子健康的心理成长。也让孩子长大成人后的婚姻生活,一样美满,芝麻开花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