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说一说美国的佛系孕检,孕初期真不要来美国混

谁能料到呢?怀孕两个月的我去了一趟美国妇幼医院,出来只得到一个HCG positive(人体绒膜促性腺激素阳性)。

说一说美国的佛系孕检,孕初期真不要来美国混

漫长的等待

早就听闻资本主义国家的医疗等待系统会把人逼疯,所以每次出国前,大病小病牙痛胃痛啊都先在国内治了,头孢阿莫西林等美国药房买不到的,也是从国内买足了带过来。甚至有亲朋好友出国,都会拜托带点新鲜的抗生素过来——这一切,都是为了不要和美国的医院打交道!

但是,碰上了不是病的事儿——怀孕,就懵了——这也是我第一次和美国医疗系统打交道……

自测出怀孕比较早,四周就发现了。那时候是月初,马上打了电话预约孕检,被告知最近能挂上号的只有月底了。算一算日期,到时候是八周……这意味着什么呢?

如果我在国内的话,我第二天就可以去医院,挂个号排个队,马上就能抽血确诊妊娠,还能看到各项激素水平,可以及时检测是否早期宫外孕……宫外孕这事,你懂得(还是怕有人不懂,解释下:受精卵着床在输卵管上),搞不好会死人的……

八周才能去医院,心也是凉凉。讲真,我当时百度了不少什么人会宫外孕,宫外孕有什么症状孕,宫外孕什么时候会破裂出血……所以我已经抱了大不了到时候就去急诊”的心,从月初熬到了月末。

终于到了去医院的那天。我们约的是朋友推荐的妇女儿童医院,长得也不像一个医院,空荡荡的,也没多少病人,也没消毒水的味道。在前台check-in的时候,先给了一份好几页的隐私条例,让在上面签了个名,太长了,咱也没看,估计不签也没法看病吧。第一次将身份信息和医保信息登记了一下,后来就再也没用过身份ID还有医保卡了,全程都是报自己姓名还有出生年月,幸好用的是中文名拼音,重名重日期的概率很低——这一点还是蛮方便的。

所有人都是话痨

废话一大篇,终于到正题了!先是自行取尿,然后将尿交给护士,护士验了下(就用那种和咱家里用的差不多的试纸),嗯,确实怀孕了,然后是量身高体重血压。讲真,我当时的心情是——咋滴?你还怕我是炸胡,来骗你们玩呢?

不过护士的态度还是很好的,我知道她从业以来应该跟很多孕妇打过交道了,但看到我们是一对年轻小夫妻过去,猜也猜到我们是第一次怀孕,非常感同身受”地表示了祝贺,还调侃了我老公初遇怀孕之事的懵逼模样。

然后的事,才更令我震惊。另一个护士接待了我们,约摸五十左右的女护士,问我们需不需要翻译,我们没有要。开场还是congratulation”,然后就是一个小时的怀孕知识讲座……没错,一个小时!整整一个小时!询问了我们双方的家族疾病啦,职业啦,日常接触啦,怀孕注意事项啦……我真心的想说,她说的那些,对于真的一点功课都没做的夫妇来说是挺有帮助的,然而那些常识,我在等待就诊的一个月里,已经全部自学过了!

有一点比较有意思,期间护士跟我说要设置一个口头的密码,这样别人,包括我的父母兄弟丈夫要电话询问我的病情的时候,要先答对密码才能询问。这个骚操作,我真是闻所未闻。不过想想也能理解了——很多女性婚前的性病史还有流产史什么的,可能不会想让丈夫知道,美国又是如此讲究个人权利的国家。可有一点我不懂,万一老婆不给丈夫密码,不是欲盖弥彰了吗?

最后我当着我老公的面设置了个密码Apple”。

一个小时的话疗”后,我们得到了几本印刷精美的怀孕手册。

聊胜于无的检查

然后就去做宫颈抹片。听护士的意思,是我从来没有做过类似检查,所以这是一定要做的。一听说我没做过此类检查,热情的护士连比带划地演示了一边这个检查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后来负责给我检查的obstetrician(产科医师)——一个胖老太太,每做一个动作就跟我解释这是在干嘛,给我的感觉就是深怕一个不小心就冒犯到我了的样子。

这里就要给美国医生护士比个心,原先还很担心他们会扯很多术语,去之前特意背了很多医学单词,去了才发现,他们一点也不嫌自己话多麻烦,哪里不懂就解释,解释到我们懂为止。

当然,这也是基于效率的牺牲。从预约的漫长,还有空荡荡的候诊室,不难看出,他们医务人员一天接待的病人恐怕根本就没几个,和国内医务人员饱和式的工作量根本不能相提并论。对于个体就诊体验来讲,是有自己被放在心上了的感觉。但如果哪天真得急病了,看到那么空荡的医院和悠闲的医务人员,恐怕也会在心里骂娘。

非常简单的宫颈检查用了半小时。期间,检查大概五分钟,剩下的时间,在听医师唠嗑。

然后我激动万分地问:是不是可以去做B超了?”

然而医师却回答,不用了呢,因为你说孕期一切正常,月经又规律,而且你们二位身体健康,又没有家族遗传病,B超就不用了,免得找不到孕囊,还白担心一场。

我:……好吧。

所以……一般七八周左右,国内的孕妇都做了B超确认宫内妊娠,看到了令人放心的胎心胎芽。而我只是被内检了下子宫大小,说正常,就完事了。

更令我震惊的在后面!我去抽了五管血,甚至没有拿到血检报告,就回家了,说报告自己在网上查吧。好吧。回到家,等了一天,终于在医院网站上查到了血检报告。艰难地拿翻译器翻译了每个医学名词,发现就是血常规项目,一切正常。

重点!望眼欲穿找到了和怀孕有关的数据,就一个HCG positive(人体绒膜促性腺激素阳性)。

我:……

那我去医院都干了啥啊?就这结果,跟我在自家拿个试纸测下尿有啥差别?所以,当这个时期,国内的孕妇在查HCG、孕酮、雌激素数值,盯着胚胎发育状况的时候,我什么也没做。

接下来一个月的等待,期间我的老公时不时戏谑地质疑你是真怀孕了吗”,听我说自己难受他却说你是不是在假孕争宠?”(甄嬛体附身)。

后来和一些朋友探讨,包括网上分享,也知道了,这就是美国的作风。有个朋友,发现自己怀孕后,就天天拿试纸测,发现那条指示线越来越浅,她自己早就发现了自己在生化(自然流产)。然而当她去医院挂急诊的时候,护士却打发她回去了,说她连血都没出,不需要检查。后来,果不其然地出血生化了。

一开始,她感到很无奈。如果是在国内的话,医生会开药保胎,尽量地尽人事”。而在美国,完全只能听天命”。不过后来她也想通了,既然胚胎质量不好,也没必要强求。

可能,这就是中美两边的医疗观念差异吧。但我也默默怀疑,这种孕前期的佛系保胎,是不是为了给医疗减负?

为了给obstetrician(产科医师)和doctor(医生)减负,美国妇产科还有一个midwife(助产士,但我脑子里总会翻译成稳婆)的存在。接待我的医师给我们说,像我这样身体健康,问题较少的孕妇,最好选择midwife照顾我的孕期。她们会全程看管,直到我生产,而且会比obstetrician和doctor更关注细节,甚至提供心理上的辅导。像obstetrician和doctor,一般最好留给孕期问题多的。

初次听闻这种系统,不懵都不行。不过听这意思,我大概是只有在难产的时候,才配用到doctor……

最后,我们选了中间档的obstetrician。每次去医院复查,都会是同一个医师接待,但她并不负责给我接生。

总结来说,第一次和美国医疗打交道,被打击到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