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如果你不想你的孩子打你,请你停止打骂

在与家长互动的时后,最常听到的就是这些句子:

我的孩子很皮,老师如果他上课不乖,就打”

他在家都不赶紧把作业完成,每次都要我们三催四请,最后实在忍不住就打他一顿”

老师,你看看该怎么教训我们家的孩子,你尽管打,没关系

老师,我家孩子是不是上课都不认真,我回去教训他

棒子底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器

不少家长纷纷表示中枪,这些不是日常中常对老师抱怨的话吗?

每次带着一身的疲惫下班回家后,看到家中玩具散乱一地,问了孩子的作业完成了没,孩子的一句回复还没,我等一下再写”,理智线叮”断成两半

骂人、打小孩、追着孩子跑一连串的熟悉画面不断地在日常生活中重现。

如果你不想你的孩子打你,请你停止打骂

下班回家,最恼人的事,看到一团混乱的家,孩子的课业又还没完成

有位妈妈曾经跟我分享过这样一件事

他在孩子小的时后,就一直是采取打骂的方式去教育孩子的,不管是上课忘记带东西、作业忘记带回家、作业没有完成、成绩考差、太晚回家等不管任何大小事,都可以成为打小孩的原因。孩子就在不停地被各种理由而打骂,渐渐长大。

直到有一天,孩子已经长大成初三生了,妈妈又再次为了课业上的事要打孩子的时后,孩子一手将棍子握住,说到

小时候,我不反抗,是因为我没有能力、力量反抗;现在我长大了,我已经有能力、力量反抗,但我不反抗是因为你是我妈。”

妈妈顿时被这一番话给震撼住了,内心想着之后真的不能再打孩子了,要不未来就是我被孩子打了。”

未来再想打孩子前,想想孩子长大了,那时如果依旧打骂对孩子真的有用吗?

这样的打骂,真的是对孩子最好的吗?

打骂完后,你是不是充满无限的后悔?

小的时候孩子忍受打骂,但长大后呢?

教育孩子,不是只有打骂一种方法

前阵子,我和我的初中班导聚餐,一起谈论到关于教育孩子的方法,我的班导他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他当时为了这两个孩子,在带完我们这届后也一起毕业离开学校。他温柔的跟我说:

我从不打骂孩子的!”

当时的我,因为在带领孩子时,一直寻找着如何不打不骂,让孩子快乐学习的方法,这句话就如同一束光,照亮我的世界。

老师接着继续说:

我们都知道孩子在这个年纪就是喜欢玩,他们的心智也都还不成熟,我们如果一味的打骂,而没有让他们真正知道错误在哪里,他们还是会不断地犯错。”

但我们也是人,面对孩子的这些错误时,我们也一定会有情绪,这时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暂时远离孩子,让自己独自调适情绪。”

因为孩子也知道我们生气了,他们其实也是害怕的,害怕自己被打、被骂,如果我们这时候真的去打骂,那就真的会影响孩子一生,而造成他们不自信、说谎、没有安全感等性格。”

听到这,我不禁一想。

是啊,不是只有孩子要学习成长,既使成为老师,在面对孩子,终究是孩子的爹娘,一样要和孩子一起成长进步的。

打骂

每个家长都是第一次担任父母,只有边做边学边改,才能成为孩子心中的完美父母

其实我们也都知道打骂不是长远之计,也知道孩子需要受到尊重,但真正能做到的却是少数中的少数,该如何面对这种状况呢?教育专家提出了4个非常好的回复:

1.平静情绪,弄清事情原委。在发现情绪开始起伏的先远离孩子,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好后,再尝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

2.愤怒时,不要教育孩子。在愤怒的时后,我们肯定无法用理性去教育孩子,那时候的教育就不是教育,而是情绪的发泄。

3.将孩子视为成人一样对待。如果孩子是成人,你还会用打骂来教育他吗?我想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当将孩子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时,我们必定会尊重他,用其它方式与他沟通。

4.调整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很多时后会有情绪的起伏,是因为我们对孩子有期待,我们希望孩子达到我们的标准。越大的期待,就会有越大的起伏,适时地调整自己对孩子的期待,当孩子达到的时后,或许我们还会觉得惊喜呢!

打骂孩子并不是唯一教育孩子的方式,我们要用我们的脑袋去思考激荡,总是会有方法可以影响孩子的。而面对孩子也是对我们情绪的考验,当我们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时,正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