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傍晚时分,李珊珊在厨房里为一家人准备晚餐,正当她忙地不亦乐乎的时候,突然从客厅传来了东西倒地的声音,紧接着,就听到女儿小欣的哭声。
李珊珊赶紧跑出去看,原来是垃圾桶倒了,垃圾也散落一地。而女儿小欣则是一边哭一边拼命地用手把垃圾往垃圾桶里面装。垃圾有些多,这让只有三岁半的小欣有些应付不过来,以至于手忙脚乱起来。
看到这样的场景,李珊珊便知道肯定是女儿把垃圾桶给打翻了,于是立刻操起扫把收拾起来。可是没想到,自己的举动让女儿哭得更伤心了。
李珊珊很奇怪,自己不但没有责骂女儿,反而帮她把垃圾扫干净了,怎么女儿却哭得更大声了呢?
细问之下,李珊珊才知道了那个令她哭笑不得的答案,因为女儿说,她害怕妈妈因为这件事而不喜欢她了。这怎么可能?女儿小欣可是李珊珊心中的宝贝,怎么会因为这点小事便不喜欢她呢?可见女儿是想多了。
小欣真的是想多了吗?站在大人的角度来看,确实是这样。然而如果站在小欣的角度来看的话,却又是合理的,因为像小欣这样的孩子,极有可能是自我指向型的完美主义者,这样的孩子,就会非常担心自己犯错,或者在什么地方表现得不够出色,因为在他们看来,一旦自己有这样的表现,就会失去别人对他的爱了。
※完美主义者的分类所谓完美主义者,就是指处处要求完美的人。只不过,这个概念其实也可以进行细分,比如根据指向目标的不同,就可以分为他向型和自向型这两种。
①他向型
所谓他向型,就是以完美主义去要求他人,很显然,这样的完美主义者是有些过分的,也往往会讨人厌烦。
②自向型
与他向型对立的,就是自向型完美主义者了,这些人会用非常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也即希望自己处处变得完美。这种行为,一般来说是不会直接危害到其他人的,因此相比起他向型完美主义者,他们受到的排挤就要少得多。
不过自向型完美主义者,如果以动因来分的话,又可以分为社会指向型和自我指向型这两种。前者追求完美的动因是为了满足外界的期望,而后者追求完美的动因则是完全由自身而起。

③自我指向型
自我指向型的完美主义者往往会抱有一种信念,那就是只有达到了自己心中预设的目标,自身的价值才能够得以体现,一旦无法达成,就会认为自己是没有价值的,甚至还担心因此而失去别人对他的爱。
就像小欣那样,很显然,她想做一个永不犯错的乖孩子,所以才会对打翻垃圾桶这么小的事耿耿于怀,甚至担心妈妈因此而不再爱她。
不难看出,自我指向型的完美主义者,具有两大特点:一是总会给自己设立很高的标准,二是非常敏感,担心因为无法完成这些标准而被他人嫌弃。
给自己立下高标准,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也不排除负面影响的存在;至于过度敏感,则明显是害处多于好处。总之,自我指向型完美主义,对于孩子来说,是既有利也有弊。
※自我指向型完美主义对孩子成长的利弊√做事更有动力
由于这些孩子追求完美的原因是内生的,因此往往会比其他的孩子更积极地去完成各种事情,尤其是那些被他们预设了标准的事情。
这样的孩子,从表现上看就是更积极向上,自身能力也更容易提高,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他的成长是有利的。
√自我价值认同强烈
这些追求完美的孩子,往往会有比较强烈的自我价值认同感,而这种认同,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对他的身心发育大有好处。

×心理压力大
另一方面,过度追求完美也会给这些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压力会转化为做事的动力,但更多的还是积蓄在他们的心中。长此以往,就有可能让孩子的内心变得扭曲。
×影响社交
前文已经提到,这类孩子的一大特点就是过度敏感,总会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会让别人不再爱他们。
这种过度敏感的心态,对孩子的社交是很不利的。因为他们无法正确把握人际关系,常常会因为对方的一些无意举动而过度联想,从而让双方的关系走向破裂。
可以看出,尽管这种完美主义带给孩子的并不完全是坏处,可是对于那些坏处,家长也是应该重视的,是要想办法尽量避免的。那到底应该如何去做呢?
※如何对这些孩子进行引导?让孩子明白缺陷”也是一种美追求完美的孩子,对于缺陷是很难接受的,在他们的认知中,这就是一种十足丑恶的东西。然而真实的世界里,缺陷才是普遍的,这是一种自然之美。
所以家长应该对孩子进行引导,让他们学会接受这种特殊的美。一旦他们能够正视缺陷,自然就不会总是以过度的完美主义来要求自己了。
不要让伪缺陷”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很多追求完美的孩子,往往会因为一些虚假的缺陷”而陷入悲观。
比如小欣那样,打翻垃圾桶的行为,是个意外,即便大人也可能犯,因此就不能说是她的一种缺陷,然而她却为了这件事而变得悲观起来。
事实上,很多自我指向型的完美主义者就是这样,他们总是被一些伪缺陷”所困扰,甚至失去自信。故而身为家长,应该做好引导,多鼓励孩子,告诉他们这些不是真正的缺陷,从而让他们变得更自信起来。

追求完美,虽然不见得就是坏事,然而通过上面的分析,就可以看出,很多时候,对完美过度追求也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家长们应该特别注意孩子的这种倾向,并及早干预,让孩子早日养成良好的心态,而不总是去追求完美。
今日话题:你的孩子是否有追求完美的倾向?对于孩子的这种表现,你是如何看待的?欢迎为大家分享你的看法。
————————————
我是爸妈识堂,家有一对双胞胎宝宝,两口子齐心协力带娃,每天分享育儿经验。
父母的教育可是孩子的第一堂课,关注我了解更多育儿知识,上好家庭教育”这门课!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动动手指,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