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已经开始一年级了,不再是幼儿园的小屁孩,家长该如何正视自己的位置和教育方式?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家长应该首先给孩子立规矩,毕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例如:制定合理的作息计划;合理看电视、玩游戏等;我家宝贝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每天要求他晚上九点上床睡觉,周末带他去做适当的户外运动。其次,刚上小一的孩子,家长不要急于孩子的成绩,应重点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见到老师、亲戚朋友要主动问好,学会讲礼貌。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的成绩自然会有很大进步。我家大宝刚上一年级的时候,刚开始也是要看着做作业,大人一离开,他就不写了,后来听了李老师的讲座,我就开始培养他自主学习的能力,慢慢让他自己独立做作业,收效明显,直到现在也是自己独立完成,我最后帮他检查签名。然后,家长要教会孩子如何与小朋友相处,让孩子能融入集体,有自己的小伙伴。这项交际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不懂得与别人交流的人是很难在社会立足的。最后,家长要从小教育孩子不要有攀比心理,比如吃穿、交通工具等等,从小养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

我女儿明年上一年级了,我现在已经发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让她不要看平板电脑,她当听不见!我说你眼睛近视视力表最后一排都看不见了!她说又不是所有人都看得见,很多人也看不见的!气得我头疼!我现在在看李玫瑾的视频,一个有名的育儿专家!我初步听了两个视频,觉得讲得还是挺有道理的。有需要我可以分享一个链接给你。免费的。我怎么觉得自己像在卖广告的!打住了,反正靠自己空想是不行了,打骂我也不推荐!都是第一次做家长,谁天生就会呀!学起来!

###

我的2个孩子在小学,儿子上一年级那会儿,开学第一天就被老师叫门外去了,因为没买书皮。我觉得一年级孩子的心理适应很关键。我家儿子因为第一天被老师吓到了,就会害怕小学害怕那个老师。所以,一定帮孩子度过适应期。幼儿园是天天娱乐多,小学是进去系统接收知识阶段。给孩子更多的爱,耐心,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很重要。

###

家长教育形式和方法的改变

在幼儿园,儿童以游戏为主,很多课程的设置都是以活动的形式展开,有趣、多样,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但所学内容有限。

而在小学,每天有6-7节课,以每节课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为主,主要是老师讲授,学生听、思考、讨论,当然有些课上会有活动或是实验。小学的课程比较强调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并需要经过课堂作业、平时测验等来反馈学习情况。

当孩子不适应这种教育形式和方法的改变时,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上课打瞌睡,有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等。家长也不用着急,应该开始着手培养孩子的一些习惯,有助于孩子踏上通向学霸之路。比如,在进入小学前,让孩子早睡早起,改掉中午午睡的习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等。

师生关系的改变

在幼儿园,每班大约有三个老师,幼儿教师更多的像是父母在照顾孩子,孩子对幼儿教师的依赖性更强。

而在小学,每门任课的老师可能都不同,并且每位老师可能不止教一个班级,老师们的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师生间的交往多发生在课堂中,只有班主任可能与学生的关系密切一些。

家长应该明确意识到这样的区别,不能拿幼儿园教师的做法来和小学教师进行对比。同时,家长也应该告诉孩子,自己能处理的事情自己解决,遇到受欺负或是其他特殊情况时,要向老师说清楚,寻求老师的帮助。当孩子间发生冲突,孩子回家抱怨时,家长应该冷静听清过程,根据事情严重程度,及时与班主任老师沟通。

孩子学业要求的改变

在幼儿园中,没有正式考试、没有正式的作业,以玩中学为主。

而进入小学,学业成绩成为家长、孩子、老师都十分关注的话题。因此,不少孩子就需要或多或少承担学业压力了。

对于即将进入小学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做的,第一是对上学有渴望,第二是对世界充满好奇,第三是掌握一定的认知技能。理想的状态是,孩子学过简单的数数、数学运算、认识一些汉字、会一点汉语拼音等等。当然,孩子在进入小学前,什么都没有学过,也并不可怕,只要孩子能够上课专心听,作业认真完成,家长积极配合,这些问题很快都会解决。 幼升小最后一个暑假如何过渡。

开学了,孩子第一次坐在教室里上课,第一次写作业,怎么回答老师的问题,上体育课是否知道脱外套,放学老师交代了什么事情……孩子的一年级应该有个怎样的开头?不少家长为之操心,着急,有的家长甚至在头一个月焦虑的失眠,总担心孩子写不好字,达不到要求,比别人落后。

与孩子交谈,让孩子自己说说在小学的学习情况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感觉怎么样。从中加以鼓励和表扬,使其明白,自己的角色己经变了,从一个以游戏为主的幼儿园小朋友转换成了一个作息时间规范,学习内容广泛的小学生了。孩子初步的角色转换,家长要用爱心和耐心帮助孩子度过这个过度期。我觉得家长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和孩子一起制订作息日程表。

2.多和孩子交谈,了解孩子在校的见闻趣事,鼓励和分享,给孩子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

3.陪伴孩子写作业,就算是静静的陪伴,孩子无助的心态也会得到缓解。

希望孩子们进入小学一样快乐无忧!

###

不管是不是一年级的孩子,你首先是父母,这是第一重要的。你

的第一职责就是爱他,给他安全的保证。什么做孩子的朋友,做孩子的老师,都是一种比喻,你代替不了他的朋友和老师的角色。做好父母就行了。

那么,面对一年级的孩子,做父母的你怎么帮他呢?

1帮他适应新环境

2帮他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按时完成作业,多阅读。

3培养学习兴趣,保护好孩子求知的欲望,别给太大压力。

祝顺利

###

其实说真的孩子的教育不是千篇一律的,不同的孩子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只要你是耐心的用心的去教,用爱去呵护他(她),但不过多的纵容他就好。自己的孩子自己用心去体会吧!下面是我从网上下载的你看看吧。专家建议,家长不妨将往昔对孩子表扬性的教育,刻意转变为鼓舞性的激励。把你真聪明”,改为你真努力”。当他堆一次积木时,这成功是他努力的结果;而积木倒了,应鼓励他:只要再努力一次,你肯定会成功的”最后的结论是:由于你的努力,你终于成功了!”这种转变的结果,会得到出乎意料的奇迹。再遇到什么挫折,他不仅不会垂头丧气,而且还会说:因为我不够努力,只要再努力一下,就会成功的!”孩子能这样说,不正是家长追求的目标吗? 一个学生受到的环境来自三个方面:家庭、学校和社会。 这三个方面的教育直接影响着学生智力的开发、知识的获得、个性的形成和能力的提高。在这三个方面中,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家庭。对于一个家长而言,不可能都具备系统的、科学的教育孩子的经验,这种经验只能随着孩子的成长而逐渐积累,教育方法也在逐步地丰富和完善。所以说,家庭教育比起学校教育来,更具有随意性和个性,因而也更为艰难。现在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大都渴望自己的孩子有所出息,多数的家长也在为此努力着。这些都是家庭教育提高得很好的前提。 但大多数家长缺乏对孩子教育的具体方法,家教针对性很强,它需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也就是说,家长提高子女素质要讲究途径和方法。现在教导老师如何教育学生的书可谓很多,但启发家长如何教育自己孩子的书却很少,或者说我们往往认为孩子生下来都是天才,后来成不了天才,那都是老师的原因。更何况现在监督老师、指责老师的社会力量可谓强大,但监督家长、纠正家长的机构或力量却很小很小,这不能不令笔者担忧。您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首先您应当了解您的孩子,读懂您的孩子。您千万不要认为您完全了解您的孩子,或者说您认为您的孩子不可能这样做、不可能那样做,但您的孩子恰恰就这样或那样作了,而导致您与老师有了隔阂,甚至您站在孩子的一边,不问青红皂白就共同来对付老师。在我国,目前对孩子教育的途径主要是教育机构托儿所、幼儿园和学校,这些教育机构在教育实施中以群体为主,这种局限性使这种教育缺乏对个体的针对性。正因为如此,家庭教育可以弥补目前教育机构上的不足和遗憾。在当前学校教育顾不上研究个性发展的情况下,家长可改变学校对孩子可能存在的不利的教育,促进孩子的个性的发展。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与他早年所受到的家庭教育有密切关系。家长能不能发现孩子对什么产生兴趣,及时地培养这种兴趣,从而使孩子产生学习的欲望。不过,这一切只有在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做到。 许多事例告诉我们,孩子的发展不理想,首先是由于他没有受到合理的恰当的家庭教育,有些甚至是错误的家庭教育的缘故,因而孩子没有发展各方面兴趣的可能,没有兴趣也不可能产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注意到,家长为自己的孩子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心血、时间和金钱,无疑,所有的家长都有把孩子培养成为对社会有意义的人才、有自立于世的能力的人的愿望,而且付诸于行动,但孩子发展的结果却千差万别。尤其是,当您付出了许多心血,但结果却使您不满或失望时,因孩子引起的种种烦恼就会困扰着您。当然没有人乐意看到由于自己教育不当而怠误孩子的发展的状况,但实际上,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有发生。这就需要我们重新考虑您对孩子所采取的教育方式是否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您的教育是否使您的孩子在智力心理及行为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开发?您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是否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科学? 我们生活的环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人们无论从事什么职业,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转变思维的方式。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这种需要显得就更加的迫切。现实需要我们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您要设法读懂对于您是唯一的,也是必须读懂的书,这本书就是您自己的孩子。 教育孩子不像解数学题,错了还可以纠正,还可以反复修改,在教育孩子上不允许出现这种失误。如果在教育孩子上出现失误,也许就埋没了孩子的天分,也许就抑制了孩子优良个性的形成,也许就阻碍了孩子求知的欲望,也许久泯灭了孩子的创造力,说得严重一点,也许就葬送了孩子的终生的前程。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家长责任重于泰山。 家长要启发孩子的心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天才要靠您及老师的精心的培养。您应当确信,您的孩子生来就是一个天才。至于后天的培养那完全要看您的水平了。一个孩子成才的道路有千万条,但就某一个孩子来讲,成才的道路一生只有一条。孩子成功了,家长也就成功了,孩子一旦失误,整个家庭就会造成难以抹去的痛苦和损失。然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错误,这就需要家长时时刻刻要帮助孩子选择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