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只跟奶奶亲,不跟妈妈亲,是种怎样的感受?

元旦这天我偶然发现路边的这一幕..........

一位年轻的宝妈和一位老人应该是这位宝妈的婆婆发生了争执,一个5,6岁的小女孩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吵着要奶奶抱,要跟奶奶走,可是这位宝妈不让小女孩跟她奶奶走,宝妈发脾气了朝着她的婆婆大声吼道:‘’叫你走你就走,哪怕她哭死!‘’

婆婆一听见这话也生气了,扭头就往前走了,小女孩一看见奶奶走了,哭的更大声了,要跟奶奶一起走,可是被妈妈揪着衣服不让走,妈妈一边哄着小女孩,一边想把小女孩带走,可是小女孩赖在地上就是不肯起来,哭的泣不成声,年轻妈妈只好无奈的看着小女孩,小女孩的奶奶已经走远了一段路了,听见小女孩的哭声感觉又于心不忍了,几次回头看看小女孩,最后心里的最后一道防线被小女孩撕心裂肺的哭声给攻破了,奶奶义无反顾的回头了,小女孩看见奶奶回来找她了,马上跳到奶奶的怀里,奶奶抱着小女孩,小女孩顿时不再哭了。

年轻妈妈顿时火冒三丈,对她婆婆大声吼道:叫你走了,你还回来干嘛?火死了要!!!”婆婆没有出声,只是抱着小女孩安慰着...............

孩子只跟奶奶亲,不跟妈妈亲,是种怎样的感受?

孩子哭着要奶奶,不要妈妈··

看到这里我突然感触良多,我也是个6岁孩子的妈妈,此时此刻我很明白这位年轻妈妈的感受,自己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孩子居然跟自己不亲,心里的失落感,妒忌感,挫败感是无法言喻的,我们不能去责备这位母亲,可能当时这种情况下我也会恼羞成怒吧。

换个角度来看为何现在的孩子都喜欢粘着奶奶确对妈妈有排斥感呢?

照理说妈妈经过怀胎十月的辛苦,这种孕育的过程和情感的联系是独属于妈妈和孩子的,其他人都比不上。所以孩子天生会和妈妈比较亲。那么为啥后来孩子会和妈妈疏远,亲近奶奶呢?

可能就是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奶奶对孩子陪伴的时间用心程度超过了妈妈。所以当孩子和妈妈不亲的时候,当妈的就要反思了。是不是自己这个当妈的真的没有用心去陪伴孩子。别看孩子还小,其实他们是很敏感和聪明的。如果妈妈陪着她们很敷衍,根本没有投入进去,孩子都是能感觉到的。那么孩子可能就会越来越疏远妈妈,亲近对自己很用心的奶奶。


妈妈可能伤害到了孩子

孩子对妈妈亲,所以对妈妈要求也比较高。如果妈妈不小心伤害了孩子,孩子心里对妈妈的形象就会大打折扣,这可能就叫做爱之深,恨之切。所以如果妈妈,答应孩子的事却没有办到,那么孩子心里就会对妈妈很失望。那么孩子顺理成章就把焦点放到了对自己无限宠爱的奶奶身上,他们知道奶奶答应自己的事情一般都能做到。所以想要孩子更亲近自己,做妈妈的一定要言而有信,答应孩子的就要做到,别让孩子失望。

现在的社会也是如此的残酷,女人生完孩子3个月后就要投入到工作中,陪伴孩子的时间是少之又少,这点肯定是无法跟奶奶相比的,所以我们妈妈要做的事情就是多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利用好休息时间的每分每秒,现在又是网络信息时代,不要每天回家就抱着个手机,对孩子不闻不问,那么孩子跟你不亲是很正常的。

总而言之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身边因为爷爷奶奶过分宠爱孩子导致家庭矛盾的不在少数,一家人为了一个孩子争风吃醋的事情也不在少数,爸爸妈妈又因为需要工作养家根本无法顾及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导致孩子天天粘着爷爷奶奶而对爸爸妈妈不闻不问,当有一天发现孩子的不良嗜好以及对自己如此冷淡的时候,矛盾的导火索就已经开始引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