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怎样才能培养出独立的孩子?

首先对孩子的事情全包下来对不对?

我的孩子叫小勃,由于我的工作很忙,他从十三岁开始就自己洗衣服,刷鞋子,到现在当了爸爸,从来不堆积脏衣服,过季的东西一定是洗完再收起来。大学毕业后自己创业,开始也觉得举步为艰,但经过不到一年的努力,用他自己的话说,妈我现在都不知道什么叫困难了。为这些我真的感到非常的欣慰。所以说作父母的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替孩子做完,让孩子没有做事的机会,那么走到哪他都会感到吃力的,想优秀那得有多难。

天下没有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生一帆风顺,无忧无虑。可是,现实却总是让父母的愿望落空,每个人的一生总是被各种各样的问题困扰,而且这些问题是从一个人的童年中就开始出现的,只是那时候大多数的问题都被父母代替解决掉了。父母爱孩子,乐意去帮孩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可是这样做真的就是对孩子好吗?答案正是相反。

怎样才能培养出独立的孩子?

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尤其是孩子和别人发生矛盾时,高情商父母通常会选择将问题抛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因为他们希望孩子真正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独立解决事情的能力。将问题抛给孩子,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让孩子逐渐养成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这对于孩子日后的人际交往有着莫大的裨益。此外,在孩子犯了错误时,将问题抛给孩子,有利于孩子自主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主动去改正错误。

总之,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中出现了问题时,父母将问题抛给孩子,让孩子自己解决,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好处的。

其次怎样才能让孩子尽快独立起来?

答案是:培养1+1﹥2的意识,让孩子更自立。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团结合作的力量:

星期六上午,一个小男孩在他的玩具沙箱里玩耍。沙箱里有他的玩具小汽车、敞篷货车、塑料水桶和一把塑料铲子。在松软的沙堆上修筑公路和隧道时,小男孩在沙箱的中部遇到了一块巨大的岩石。

小家伙开始挖岩石周围的沙子,企图把它从沙子中弄出去。他手脚并用,没有费太大的力气就把岩石弄到了沙箱的边缘。不过,这时他才发现,他无法把岩石向上滚动,翻过沙箱边框。

小男孩下定决心,手推、肩挤、左摇右晃,一次又一次地向岩石发起冲击。可是,每当他刚刚觉得取得了一些进展的时候,岩石便滑脱了,重新掉进沙箱。

小男孩只得拼出吃奶的力气猛推猛挤。但是,他得到的唯一回报是岩石再次滚落下来,砸伤了他的手指。最后,小男孩伤心地哭了起来。

整个过程,小男孩的爸爸透过起居室的窗户看得一清二楚。当泪珠滚过孩子的脸庞时,爸爸来到了跟前。

爸爸的话温和而坚定:儿子,你为什么不用上所有的力量呢?”

垂头丧气的小男孩抽泣道:我已经用尽全力了,爸爸,我已经尽力了!我用尽了我所有的力量!”

不对,儿子,”爸爸亲切地纠正道,你并没有用尽你所有的力量。你没有请求我的帮助呀。”

爸爸弯下腰,抱起岩石,将岩石搬出了沙箱。

儿子,记住,一个人的力量终归是有限的,你必须学会寻求他人的帮助,学会和他人合作。知道吗?”爸爸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道。

儿子看着爸爸,点了点头。

总结:现代社会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各行各业的竞争日趋激烈,然而这些竞争并不是靠个人单枪作战就可以取胜的。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应该注重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让他们懂得1+1>2的道理。如果一个孩子有着强烈的团结合作意识,并时刻将这种意识转化为自觉的行动,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往往也能争取到更多成功的机会。

然而,在独生子女比例相当大的今天,每一个孩子的好胜心都很强,都想胜过他人。大多数的孩子都缺乏这种团结合作意识。这种状况与我们所处的需要合作意识的信息时代甚不合拍,十分令人担忧。

对此,父母在鼓励孩子与人交往时,要帮助孩子树立很强的团队意识,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精神。两人为从”,三人为众”,我们的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的发展需要人的团结合作。每个人都要借助他人的智慧完成自己人生的超越,于是这个世界就会充满竞争与挑战,也会充满合作与快乐。

学会合作,是对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互相依存程度越来越高的时代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这对父母在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健康积极的个性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当代父母来说,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培养他们与人协作的团结精神尤为重要。

小男孩

一个孩子,一般不会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自发地表现出合作行为,他们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合作,这就需要家长教给孩子合作的方法,指导孩子怎样进行合作。

我们可以为孩子组织一些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合作的重要性。比如,有四个小朋友,但是却只有三件玩具,怎么办?在话剧表演中,好几个小朋友都想演同一个角色,怎么办?……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遇到问题,鼓励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

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孩子的幸福,希望所有父母都能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并切切实实地将其贯彻到孩子发展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