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让座慢被老人一把拽起,爸爸怒怼老人,路人:干得漂亮

文丨大宝疼小宝(文章原创,版权本人所有,欢迎妈妈们转发分享)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家长、老师都会教育孩子们要尊敬老人,公交让座、扶老人过马路这些小事也经常被教育。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的老人经常出现倚老卖老的情况,仗着自己年岁大做出一些不符合身份的事情。

事例

公交车作为城市便利的出行工具,往往会塞满很多人,常常都有没有位置坐的情况出现。下午下班放学的时间点,公交车一般都是最多人的时候,小满刚刚被爸爸接出学校,上了一辆公交车,车上刚好还有一个位置,爸爸便叫小满坐下,自己则站在一旁。

过了几站之后,上来了几个人,一个老人夹杂在众人之间,这个时候车子上已经没有位置了,老人慢慢地移动到了小满旁边,小满看着拄着拐杖的老人,想要起来让座,就缓缓拿起地上的书包想让座。

孩子让座慢被老人一把拽起,爸爸怒怼老人,路人:干得漂亮


因为书包比较重,小满拿起书包的动作有点慢,一旁的老人就一把将小满拽走,说:让个座这么慢干什么!?”

小满被拽起受到了惊吓,抱着一旁的爸爸不敢说话,爸爸这时候赶紧抱住小满,对着老人说:我孩子给您让座是看您腿脚不便,出于尊敬,您不但不感激我的孩子,还因为他动作慢把他拽起来,您这种不懂感恩之人不值得我孩子给您让座!”

爸爸这话说完,老人也羞愧难当,公交到站后老人悻悻的下车离开了。

其实这种情况并不少见,高铁霸座、公交抢座等事件层出不穷,让孩子对于自己受到的尊老教育产生了质疑。

对孩子造成的影响

1、 认知怀疑

孩子在学校或者家庭中受到的教育都是要尊老爱幼的,父母都告诉他们需要尊敬老人。但是这让座的一幕,老人的反应,给孩子造成的伤害是不小的,他们会怀疑自己的认知,怀疑父母的教育理念,怀疑老师说的尊敬老人是错误的。


2、 对孩子的性格造成伤害

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根据父母、老师的教育慢慢形成对于世界的认知,当出现这种事情的时候,孩子会觉得认知错误。

这样会让孩子对于已经确认的事情产生抗拒心理,遇到事情就会胆怯、畏惧、踌躇不前,最终会导致孩子自闭、害怕与别人交流。


就让座事件,该如何教育孩子?

1、 教会孩子帮助有需要的人

公交车让座这件事不是必须要做到的,仅仅是道德连心的问题,是一种值得表扬鼓励的行为。孩子在遇到老人时,根据老人的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让座,需要的话就主动让座。

2、教会孩子拒绝

让座不是能够被强制去完成的事情,孩子也会出现身体不舒服的情况,如果在这种情况下遇到老人需要让座,可以拒绝让座说明情况,让有条件的人去让座。

不能被道德绑架,没有人可以强制要求让座,但在整个事件中,要教育孩子不和老人发生冲突,语气要好,态度要正,老人家的身体都不是太好,如果出现意外就不太好了。


3、 引导孩子独立思考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在教育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之后,可以主动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孩子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可以靠自己的判断去断定事情的对错与好坏。

碰上强让座的行为,作为父母的你有什么想说的么?不妨在下方留言分享。

育儿问题宝妈教,家庭教育要了解,孩子身体倍儿棒,我是@大宝疼小宝,帮你解决育儿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