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
孩子几岁叫爸妈?能认识人就能认识动物,只是见爹妈比见动物的机会多的多,所以对动物没有对爹妈熟。
你认为孩子们记不住,太小看他们了。大多数小孩子都对动物有特别的喜好和兴趣,这有利于他们的认知和成长。和我们小时候喜欢看动物世界一个道理,只是因为那时候大多数孩子没有经常去动物园的机会。
另外,题外话。在不逼迫孩子学习特长技能的情况下,你要想知道、了解孩子对哪方面感兴趣,或者说有天赋,去针对性的重点培养,那么,就得多带出去。见不同的场合、接触不同的环境。孩子能根据自己内心的喜好,表达出他的兴趣方向和天赋。大人只需要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
带着孩子做什么玩什么吃什么,并不是让他记着这些,以后来感激你,而是从小就有一定的见识,知识面更广。我说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你就知道为什么需要经常带孩子出去玩了。
一天,我带着大宝在小区里玩滑滑梯,一个看起来三四岁的小女孩,也在旁边玩。因为天气有点热,我就说了句,这个天气很热,太阳很大。很快旁边的小女孩就接话了.###
为什么一定要记住?就算记不住,长大以后再去一次两次又有什么关系呢?
每个阶段每个年龄对同样的事物的认知是不同的,孩子在不断的学习不断的重塑对世界的认识,所以,5岁的时候与15岁的时候去动物园他的体会也绝对是不一样的,不要把自己对世界的肤浅认知安装在孩子身上。
我是新手妈妈,我家宝宝还不到半岁,目前也还没带去过什么地方玩,但我已经想到了明年可以带她去的好多地方了,从未想过带她出去要让她记住去过的地方,就想着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带她去感知不同的人、事、物,创造她这个阶段该有的简单的快乐。
个人认为题主所说的那些年轻家长”相比于你们那些年长的家长们的教育思想要先进很多,如果只有孩子记得住某个地方你才带她去,那我觉得10岁以前你都可以不要带孩子去任何地方,可能还说少了,12岁以前吧!我感觉我15岁以前去过的地方有些可能都已经忘了????。
人的一生会去那么多地方,经历那么多事儿,如若不是真的刻骨铭心怎么可能都记住,那不是占脑内存么?去过的地方换一次当下的开心不就很值得么。
PS:
图片是差不多8年前我自己参加工作以后人生中去过的最大的动物园,看见了熊竟然可以荡秋千,看见的以前只有在电视书本上才能看见的大象和长颈鹿,原来他们都那么可爱、萌态可掬,我觉得2岁以上的孩子都可以带去玩了,他们一定会非常开心。
十一黄金周,我们带孩子去了济南淄博,这一次孩子的表现是真的是让我惊喜不已。全程亢奋,不是兴奋!从上了动车开始,两个小眼睛冒着明亮的小星星。由于说话不是特别流畅,大多数时间是指着一些没见过的事物发出尖叫。问他回家吧?忙不迭的说,不不不
平时也在奶奶家,姨妈家留宿过。但是这一次住宾馆对他来说就像开辟了新纪元一样。上电梯知道用房卡,还会用房卡开门,插电…对一切事物都产生了严重的好奇心与浓厚的兴趣。
回来以后跟奶奶说,风车转转发电,灯用电…也有亲戚问我有什么意义?他认为孩子现阶段最大的乐趣就是吹吹泡泡,挖挖沙。在国外捡小石子与小区门口捡的没分别,出去旅游是满足家长的欲望,孩子根本记不住…我知道这也代表了一票人的看法。
诚然过一段时间他肯定就都忘了,但是我感觉对他的大脑来说肯定是有很大的冲击力。我就看着他两个小眼冒金星的那一刻我就知道,出来走走对孩子绝对是有益无害的!记住记不住又有什么关系呢?
时光最终会变成故事,那么尽量让这个故事精彩吧!毕竟回忆这个故事的人是我们亲爱的孩子!
###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去过哪里都记住呢?
不管是野生动物园,还是其的地方。带孩子去玩儿,是带着他们认识,感受,比较,思考。孩子的笑脸,或惊奇的表情,显示着新事物对他们大脑的刺激。
在游览中学习强化各种规刚意识,或同龄人或其他人的交往能力等。
昨天刚好带着我家两个孩子去动物园,大的五岁多,小的不到三岁。隔段时间就会去一次,每一次去他们都会兴奋好奇,会给我讲已经知道的并问去新的问题。而且,妹妹全程都自己走下来,因为妈妈感冒了,她怕妈妈累累,不要妈妈抱。喂长颈鹿的人多,哥哥带妹妹排队,找工作人员领喂长颈鹿的树枝,教妹妹要和给树枝的奶奶说谢谢。注意事项是英文的,给妹妹翻译示范动作。然后排队举着树枝去喂食。妈妈跟在旁边拍照,要知道两个月前来的那次,妹妹还不敢自己喂必须要抱着。每一次外出参加活动,孩子真的不需要记住看了什么,干了什么。在活动中他们感受到快乐,潜移默化中成长就够了。
###我就是那个年轻妈妈。分享两件事:
1,今天夏天去的野生动物园时2岁2个多月,刚进去就很开心,因为终于能看到真的了,很兴奋。可没看多久就睡着了,几乎是断断续续的,但是只要她看到过的都有记忆。到现在,只要看到什么动物,她就说:我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去动物园看到过,虽然表达不顺溜,但是她很乐意去和别人分享,很兴奋的去描述。”
2,一岁十个月的时候,带回我家待了4个月,回去时还不会说话,但是现在会说话了,都带我们那的口音,教的家长话也说的很准。虽然不会说话那段时间,但是她都在接收,积累,到用时就会运用到了。
孩子的记忆是接收储存的,你输入越多她导出也就越多。6个月就会认人,认生,认实物,慢慢开始有记忆记事,多出去走走看看,更加深孩子的认知,满足孩子的探索,更开阔了孩子的视野,丰富他的见识,增加他的胆量和自信。可能等他长大成人后对五岁以前发生过的事情没印象了,但是自信就是父母给孩子一生最大的财富,这就是意义呀。自信就是他的见多识广,看的多懂的比同龄孩子多的这种优越感。所以好好给孩子享受和感受成长的过程吧。
我们很早就带他出来玩了,差不多三个月之后就每周都有出游,他很喜欢出来玩,出来比在家里更开心、更省心,大人也更轻松,我们大人也可以好好的玩,出来的次数越多我越发现他省心,现在6岁的他,出去玩无论走多远多久他都不会喊累、不会让我抱,每顿饭吃的比大人都多,吃饱了就又是满血复活。他不是原来以为的拖油瓶,而变成了一行人的开心果,有了他之后我们比以前去了更多的地方玩。
他不一定会记住什么知识,他会记住感受,记住快乐,变得更坚强独立。
###你好,作为年轻家长,带孩子去野生动物园,并不是为了让孩子记住什么,只是想让孩子能真实的接触到那些动物吧。
对于动物的样子,可能很多孩子从书本、电视里都看过,但是对于动物的真正具体的体型,孩子们脑子里的概念其实是很模糊的。
只有看到了真实的动物,有的还能亲手摸一摸、喂一喂,可以听到动物真实的叫声,这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学习。
其实,到每个景区去玩,都能看到一些家长带着很小的孩子,我曾经在黄山上看到有对夫妻抱着两岁的孩子爬山;
在西藏拼团时,我们团里有一家浙江人小女儿才五岁半,居然也不会高原反应,显得很活泼,很多人问她的父母,怎么敢带她来的?她父母说没事,我们从小就带她去过很多地方,她都能适应。
所以,带孩子出去玩,不用考虑他会不会记住,恐怕连大人有时玩过也不一定记住吧。
但是,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学到更多东西,增强适应能力,胆子变大,眼界变广。
对以上回答,你是否赞同?
###问这个问题的人,不如让我先问问你吧,既然你觉得五岁前的宝宝没有记忆,那不如天天把宝宝丢在家里,不用去游乐场,不用去踏青,连小区的花园都不用逛,反正也没有记忆!我儿子一岁半,已经去过野生动物园两次,动物园N次,当我第一次带他去野生动物园喂羊驼的时候,看到他手舞足蹈的样子,我就知道我还会带他去第二次。这与他有无记忆无关,这个年纪的孩子正是需要做他想做的、有乐趣的、好奇的所有事情。当然这与家长的想法切切相关,如果家长是带有功利心的,那么去喂动物,去海洋公园,去踩海水,去沙滩捉螃蟹的确没意义,因为孩子记不住也无法去炫耀。如果家长只是想带孩子去感受一下大自然,那就太有意义了,因为孩子去两次三次同样的地方,都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和进步。最后,我要说的是,孩子是有记忆的,可能他看完大熊猫回家过几天就暂时忘记了,但是当你拿着一张大熊猫的照片再给他看的时候,他会兴奋的说爸爸妈妈,再拍拍自己的脑袋,是在告诉你,爸爸妈妈带他去看过,当时自己还带了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