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是单纯地学习,而不去思考就会使你迷茫,得不出结果;单纯地思考而不去学习,就会使你产生疑惑,也得不出什么正确的结论。
其实这句话讲的就是思维的意义所在。
我们可以把这句话视为孔子所提倡的一种读书方法。
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而失去主见,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即指此意。而如果一味空想却不去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学习与思考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真知。

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并不仅是老师的事情,也是家长的事情,几乎可以说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到。思维是一项高级的智力活动,它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多加利用。
那么,在培养孩子的思维需要注意什么呢?
一、让孩子处在问题情景之中
问题被提出才得以开始,接着便是一个问题的解决过程,所以说问题是思维的引子,解决大量问题的大脑才比较灵活。当孩子爱提各种各样问题的时候,家长要跟孩子一起讨论、解决这些问题,家长的积极主动对孩子影响很大。若自己也无法解决,可以通过请教他人、查阅资料、反复思考获得答案,这个过程最能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孩子一两岁以后,就不像以前那么爱向家长提问题了,家长要相应进行提问。

二、利用想象打开思路
想象力让思维不受束缚。因此,要善于提出各种问题,让孩子通过猜想来打开思路。牛顿从树上掉苹果而产生想象,进而研究出万有引力定律。某物理学家在评论爱因斯坦时说:他的力量源于想象。”这些都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想象的重要性。让孩子开始想象不是件难事,关键在于家长随时随地的启发。比如:当看到汽车圆圆的轮子时,可以让孩子想象一下圆的轮子还可以用在什么上面。随便提出什么需要想象的问题,孩子们都会告诉你各种匪夷所思的答案,大大出乎你的预料,这个时候千万别嘲笑孩子的创意,打击他的积极性。
三、要有丰富的知识与经验
随着知识的丰富,孩子的思维还会变得更加活跃,因为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可以使孩子产生广泛的联想,使思维灵活而敏捷。著名的化学家门捷列夫,他的主要贡献是元素周期表的制定,但他不仅仅懂化学,还对物理、气象等科学领域都有涉猎,才制定出元素周期表。孩子的阅读能力有限,家长可以让孩子多阅读绘本,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找动脑筋的故事,如寓言故事、科普性读物等,可以常常拿出来和孩子一起讨论。

四、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
有的孩子遇到疑难问题,时常依赖父母;有时候孩子还在自己思考的过程中时,家长就急着告诉孩子答案。虽然当时解决了问题,但从长远来说,这对发展孩子智力没有好处。因为家长经常这样做,孩子就养成了不动脑筋,只知道等家长的答案,而不是自己去寻找答案,这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高明的家长面对孩子的问题,怎样运用自己尝过的知识和经验、怎样看书、怎样查参考资料等。找到答案的孩子获得成就感,也有了进步的动。
五、讨论、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
孩子面对任何问题,家长都应引导孩子并到孩子一起共同讨论、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付诸实施。这个过程中,需要分析、归纳、推理、解决问题。这对于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好处。
父母一定要记住,思维能力是孩子智力活动的核心,也是智力结构的核心。
所以,思维能力成为组建智力的最重要因素。
思维能力也是孩子从小就开始发展,它会让孩子更聪明、更胜人一筹。

——————————
我是丸子妈,一个6岁宝宝的妈妈,每天分享育儿知识,教子也可以很轻松。
妈咪育儿有良方,关注我了解育儿小知识,互动留言不要停,轻松带娃不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