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妈妈,孩子犯错的时候我总是控制不住生气,这个时候应该要怎样教育孩子才最好呢,主要有以下方法:
1、告诉孩子你的心情。
比如孩子踢球踢倒了花瓶,你可以告诉他,花瓶是妈妈花钱精挑细选才买到的,特别喜欢,现在被踢坏了有点伤心,也许再也找不到这么喜欢的花瓶了,就像你失去了你最喜欢的玩具一样。让他明白做错了事情给其他人造成了什么伤害。
2、要求他自己去承担责任并弥补。
刚刚摔碎的花瓶让他自己拿扫把打扫干净,并用胶布包好,以防清洁工作人员割伤手指。
还可以让他花零花钱再买一个。
3、询问他犯错的原因,避免犯错的方法并给出建议。
让他自己找到犯错的原因并且知道如何避免下次犯错。比如摔碎花瓶的原因是客厅里不能踢球,如果要踢球可以去球场去。
此时,他会自责,你需要安慰他,犯错误没有关系,但下次不能犯同样的错误就可以了。
4、估计他说出心里的话
也许他踢破花瓶只是想在妈妈面前表现下今天学到的踢足球花样呢,所以一味的扼杀也是不可取的。
###孩子犯错误,是经常事,大人就是在犯错改错的过程中长大的。纠错的目的是让孩子下次不犯错,惩罚可能不是一个好方法。
那么,孩子犯了错误,怎么办呢?
1,顺势柔性管理。
我在看孩子的过程中,体会出一个方法,用于纠正孩子的错误很有效果,叫"顺势柔性管理"。
顺势,就是顺着孩子错误的做法,不要急于纠正,更不能强硬地制止。这样做,孩子会很愿意接受你的不同建议。
柔性,就是慢慢到改变,比如:孩子正在搭积木,你想让他吃饭。你可以说:"你搭的房子真漂亮,你的房子里有餐厅吗?让小猴子在积木的餐厅吃饭,咱们也去吃饭,好吗?"
管理,就是对整个纠错过程进行管理,从顺势到柔性,再到你设想的行为上,要衔接好、过度好,不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2,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放手让孩子去做,让他碰壁后自我纠正。马云曾介绍过,他的儿子着迷游戏,马云就给他200块钱,让他敞开玩三天,然后告诉他玩游戏的体会。结果没到三天,他儿子告诉他,其实游戏没那么好玩,从此也就不再着迷了。
3,承认孩子的错误,一起探讨犯错和纠正的方法。谁能保证孩子不犯错误?谁敢说自己小时候没有犯过错误?
所以,犯错误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找出犯错的原因和纠正的方法,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才是最重要的。
4,孩子犯错后,不要急于定性,也不要急于训斥,更不能上纲上线。只能就事论事,让他认识到,他的做法是错误的,他自己会寻求改正的方法,你再及时地告诉他正确的方法,或者和他一起纠正。
人人都有对立思维的习惯,孩子也一样,你原谅他的错误,他自己会内疚。你批评他的错误,他会想"你小时候没犯过错误吗?"因此,原谅,更能让他记住犯过的错误。
5,孩子犯错,是考验大人时候。孩子了犯错,大多数大人,又用错误的方法去纠正,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情商积累。
我建议,用三成的时间研究孩子的错误,用七成的时间,学习怎样正确地纠正孩子的错误。
比较小的幼儿(四五岁以内):由于孩子年龄较小,不懂事,犯错误尽量不要打骂,但要耐心的一遍又一遍说教,我家小宝两岁,对他说不能干什么,他还是能听懂的。
再大点的孩子(五六岁到十二三岁吧):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若是犯错,先讲道理,不听的话,要适当的给予批评和惩罚,批评过再讲道理,我家大宝我就是这样教育的。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进入了叛逆期,若是犯错误还真不好管,就更不能打骂了,因为你管急了会顶撞你,我姐的孩子就是,我姐说一句,她女儿有十句在等着她。只能讲道理,因为这个年龄完全能懂理了。
常听人说起身边某人小时候最不听话,长大了却最孝顺最有出息。有些孩子跟同龄孩子比某些方面表现要差些,做父母不用着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并且孩子的成长阶段有早有晚。
很多第一胎的年轻爸妈看到孩子出生,又兴奋又着急,巴不得一下子让学习各种东西把宝宝培育成天才。其实孩子出生后最该重点培训和学习的是孩子父母,一旦父母犯了教育的错误,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各位宝妈宝爸们:在面对孩子的各种犯错不乖,先要想想,自己有没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有没成为合格的爸爸妈妈呢?
###惩罚孩子还是从事情和结果的本质上去做!
比如说孩子不好好吃饭或者是在饭桌上大吵大闹,结果就是先去一遍凉快冷静,然后是没有饭吃,这个是直接的结果,也会让他知道是因为在饭桌上犯了错误!
但是惩罚是不让看电视和不让玩玩具等等……这一类其实和他在饭桌上的错误完全没有直接关系,也不会构成惩罚!而去也什么效果!
所以我女儿在犯错的时候,我的惩罚是让她得到关于这个错误的直接惩罚,而不是毫不相干的惩罚!
结果是让她记住,犯了错误是要对所犯的错误承担责任与后果!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首先要取决于孩子的年龄,其次是孩子所犯错误情况,最后是孩子是多次还是第一次等等各种情况综合。孩子年龄段不同,采取教育方式不同,当孩子年龄还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念时,还需要慢慢引导,当孩子是高年龄段是建立正确的的道德体系和道德标准等其他意识的建立,应到帮助孩子梳理情况,让他独立去判断。孩子的具体情况有的可能是有原因的,所以一定要把具体情况了解清楚,防止冤枉孩子等情况。最后是是归结到频率问题,是第一次犯,还是多次,如果是第一次说服和说理,以及引导。如果是多次应该严厉批评(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
###不惩罚!
先和孩子聊聊天,让孩子放松一下,心里不那么紧张后,再和孩子客观地讲一下权衡利弊。具体问题还需要具体分析!何为犯错?家长进行引导,让孩子自我选择,对世界的了解更多些,更好的建立自我。比惩罚的意义大的多,为什么要让孩子心里附有恐惧呢?
孩子犯错误,难道大人不犯错误嘛,如果大人犯错误,怎么惩罚,是不是在孩子面前没有面子,孩子犯错误要耐心和孩子沟通,如果小错误,就和孩子握握手,讲道理,打比方,不要伤害孩子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