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儿童心理学:孩子恐学,未必是恐惧学习本身,父母要做好引导工作

本文由小艾的心理屋”原创发表,专注儿童心理,欢迎大家关注!

恐学症”是一种需要家长重视的儿童心理障碍。

如果不及时纠正,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身心。某些无法被理解,内心痛苦的孩子甚至会采取某些过激的行为来逃避现实。对于此类有恐学症”的孩子,不要给予他们过多的心理压力,要让孩子了解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知识,有不足的地方是正常的,同时请心理医生进行辅助咨询和治疗。

儿童心理学:孩子恐学,未必是恐惧学习本身,父母要做好引导工作

01儿童心理学案例

我的工作室里曾经来过一对父子访客,儿子浩然学习成绩优秀。出于对他的看重,老师对浩然的要求也比较高,浩然也就因此更加努力,不容许自己出一丁点的差错。要上学之前,他总是一遍又一遍地检查自己的书包和作业……慢慢地,浩然父母发现儿子得了一种怪病”,每天早上出门前总上厕所,磨磨蹭蹭的就是不想出门。但去医院检查却没发现浩然有任何肠胃方面的疾病。有时候临到考试,浩然就会产生末日来临”的感觉,一到考场,又坐立不安地想上厕所。奇怪的是,只要一离开学校,浩然的这些问题就消失不见了,前后判若两人。

医生也看了,查也查了,可一点用都没有,才想到要给他做心理咨询。”孩子爸爸这么说:浩然就是不想去学校,找各种理由,我和他妈妈怎么劝说都没用

像浩然这样的孩子,其实是患上了一种名为上学恐惧症”的心理疾病。在开学前后,我接到的求助电话中,最多的就是开学恐惧症”的学生。这种现象多集中在性格内向的学生,并且女生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孩子到底为什么如此恐惧学校?

02孩子为什么不愿意上学?

2.1,孩子不愿意上学的原因首先是心理压力比较大,表现为在学习方面的压力,或者在人际交往上的压力。

有些孩子为了可以不用去学校,假装不舒服,不是头疼就是肚子疼;有一些孩子有比较严重的自卑心理,不愿意跟同学交往;有一些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孩子,担心去学校之后总是要面对老师和同学鄙视”的眼光;还有些孩子则是有着较强的逆反心理,因为缺乏和老师之间的沟通而讨厌或恐惧上学。

根据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划分,6-12岁这个年龄段,是一个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的时期。小学生正属于这个时期,他们的社会任务就是学习。而小学生的挫折大多来自于学习,他们害怕学习成绩不好。如果孩子在学习中不断取得成绩,在其他活动中也经常受到承认和奖励,就会变得越来越勤奋。

儿童心理学

2.2,孩子不愿意去上学,父母也要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有些时候你的某些想法和做法,会在无形中给孩子带来影响,比如,有些父母给孩子很大的学习压力,孩子没有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除了在学校学习,就是在家里学习,因此去学校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件高兴的事,越来越恐惧去学校,逐渐产生厌学或者恐学情绪也有的是父母太过溺爱孩子,让孩子对父母产生严重的依赖情绪,一分钟都不想离开父母的身边。

要去学校,面对的是不会事事迁就自己的老师和同学,孩子当然不愿意去了。此类的原因有很多,值得提的是,你定要谨慎对待自己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避免因为你的原因而让孩子产生恐学心理上学恐惧症”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现象。孩子毕竞年纪小,容易出现一些情绪上的障碍,但是因为自身没有足够的能力来调整心理问题,因此家长必须要对孩子有足够的关心和帮助。

恐学症

03父母的对策

对父母来说,应该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一步一步地引导孩子正确地对待学校生活。给孩子制定一张与学校生活同步的时间表”,让孩子调整好自己的时差,杜绝因为睡懒觉而导致的厌学症。

不管孩子是要上幼儿园,小学,还是初中,在上学之前,你都要给孩子做好上学的心理准备。比如,可以带孩子参观一下即将入学的学校,带孩子买学习用品,让孩子知道大概的学习内容等等。特别是年幼的孩子,在入学之前一定要让他做好充分的准备。

可以将孩子即将上学的事当成家里的重大事件来看,与孩子一起憧憬上学的快乐,带孩子去看看学校里其他小朋友开心上课和活动的模样。还可以让孩子与已经上学的孩子交朋友,让对方告诉孩子学校里有什么好玩的事情等等。

这样,孩子就会对学校产生好的印象以至于在入学之后,不至于感觉到恐惧对于严重恐惧上学的孩子,可以带其去求助心理医生,咨询相关事宜,尽早给孩子心理辅导,让孩子的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得到及时的舒缓,保证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上学恐惧症

孩子恐学,厌学,不管是由什么引起的,父母都不要轻易埋怨和责备孩子,更不要采取打骂和惩罚的手段。只有做好孩子的心理工作,合理地引导孩子,才能真正地帮助孩子脱离恐学症"。

如果你有其他儿童心理方面的问题,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或者私信我,小艾会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