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芽芽告诉我说,幼儿园里的西西对然然特别好,每天都从家里带吃的给她。
我问她为什么,她回答我:因为他们在谈恋爱啊,然然给我说了,西西说以后要娶她做老婆的!”
我当下就愣了一下,我们当年有个心仪的对象都憋红了脸不敢说,现在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这么开放。
不过孩子在幼儿园里有小男朋友/小女朋友的状况,如今也不少见了。
比起喜当公婆”,爸爸妈妈更关心的可能还是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婚姻敏感期
这个阶段是每个孩子都需要经历异性朋友的敏感期,TA们会对异性表现出讨好、爱上”的状态。
甚至还会幻想,和别人讨论以后要和谁结婚,所以这段时间也被称为婚姻敏感期”。
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说过:婚姻敏感期一般出现在孩子4岁以后,有些在3岁多就会进入婚姻敏感期的初始阶段。
发展过程大致为:
首先,一开始表现的是对父母的喜欢。女孩会说我要和我爸爸结婚,男孩会说我要和我妈妈结婚。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婚姻的认识也会逐渐发展。
比如,最早要跟妈妈结婚的,进而会想要跟老师结婚。
再往后,孩子会突然意识到我应该跟同龄人结婚”。
这时,孩子就会在同龄人中间选择结婚”的对象。
婚姻敏感期是孩子爱情的早起练习,它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未来的情感发展。
当孩子开始对异性有了好感,或是对婚姻有了向往的时候。
这份情感”就需要父母正确的引导,才会让孩子在处理TA以后的情感关系中更加顺利。
引导孩子的亲密行为
处于婚姻敏感期的孩子会向自己喜欢的对象做亲密举动,搂搂抱抱都小Case,有些小大人还学会了要亲亲。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告诉孩子,亲密举动中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
《爸爸去哪儿》杜江、刘畊宏两位爸爸在处理嗯哼亲了小泡芙”时的做法就值得我们借鉴。
杜江教孩子不要随便亲别人,要征求别人的意见;

而刘畊宏则教育女儿,不能让外人亲你,如果有人要亲你,要先经过爸爸的同意。

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我们可以从很多小事上告诉孩子要尊重他人的意见,让孩子树立边界意识。
如果你有女儿,请告诉她,你一定要有自己的底线,不要给别人伤害你的机会。
如果你有儿子,请告诉他,真正的力量和魅力是要尊重他人、与人为善。
乱组cp”的戏不要太多了
某些大人眼中,可能觉得小孩子的恋爱很有趣。
像玩游戏一般地为孩子乱组CP”、定娃娃亲”,甚至忽视孩子彼此间的态度和感受。
导致本应自然发生的婚姻敏感期,被这种行为提前唤醒、人为加强。
同时,婚姻敏感期是锻炼孩子自主探索情感的一个阶段,选择恋爱、结婚对象也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需要做到尊重、支持和同理心即可。
而这种乱组CP”的行为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不尊重,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一种干扰。
不要否定孩子的感情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爱情问题是个性形成中的重大问题。缺失爱的能力,将让孩子一生都陷入爱的匮乏里。”
保护孩子真实的情感表达,尊重他们对情感的认识,不仅仅是他们人生的重要一课,同样也是家长必修的重要一课。
当孩子告诉父母自己有了男(女)朋友”时,应得到和成人一样的尊重。
而不是去嘲笑孩子的感情,并以自己的观念去为TA的感情定义价值。
保护孩子对情感表达的权利,让TA自然地与异性来往,从而获得爱的能力。
正确引导孩子面对情感问题
孩子在婚姻敏感期也会有失恋”、情感失落、交朋友等问题的烦恼。
认为自己喜欢的人也会喜欢自己,一直跟自己玩的同伴就只能跟自己玩,不能跟其他人玩;
一旦发现自己喜欢的人不喜欢自己,一直跟自己玩的同伴突然跑去跟别的小朋友玩,就会感觉郁闷、心理不平衡,有嫉妒心理。
这时候,我们要告诉孩子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不是你喜欢对方,对方就一定要喜欢你,喜欢是双方的,并不是因为你不好。
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的意愿,也不要因为他人的决定而否定自己。
婚姻敏感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阶段。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去丰富孩子的情感世界,为孩子建立起更好的爱的观念。
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爱和婚姻的观念,丰富孩子的情绪与情感,为以后TA正确的情感表达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