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圆圆,欢迎大家阅读。分脸”教育不利于孩子认识自身的缺点和不足,父母双方应该在教育态度上保持一致,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中国很多家庭的教育方式都遵循慈母严父”的模式,这是中国沿用了几千年的教育方式,父母常常分别扮演着白脸”红脸”的角色。一严一慈”的教育方式容易造成孩子对父母感情的两极分化,对慈爱方产生很强的依赖,而对严厉一方则会十分惧怕。

红脸”一方常常会按照自己的意愿严格要求孩子,甚至有些苛刻,不仅把自己所有的注意力和时间都倾注在孩子身上,还对孩子的行为语言进行约東,造成孩子的恐慌心理。这样的教育方式容易让孩子产生惧怕,拒绝进行交流,凡事喜欢自己解决,容易孤僻。而白脸”一方会让孩子在犯错误的时候无法正确认识到错误,依赖心理又会让她事事都去寻求白脸”的庇护,没有具备应有的责任感。总之,无论是红脸”还是白脸”,都会造成孩子的性格、人格分裂,遇到事情的时候容易走向极端。

小雨然是一个聪明却又十分好动的小女孩,她生活在一个条件十分优越的家庭,父亲是某研究所所长,母亲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市场总监。夫妻俩对小雨然抱着很高的期望,都想她能有好的未来,但是由于两人所处的工作环境不同,于是在教育方法上出现了分歧。

父亲提倡启发式教育,凡事讲究多思考;而母亲因为看惯现实的无奈,所以想要高强度教育女儿,让她从小就能靠能力做事,于是打骂是经常的事情。父亲对此有所异议,觉得有些过分,何况小雨然毕竟是个女孩子,所以在妻子打骂孩子时,有时看不下去便要讲几句。一个临近开学的周末,小雨然和母亲在书房里。母亲帮她检查作业,却发现错得实在太多,字迹又潦草,母亲想着再让她这样下去,以后只能被社会淘汰,一番责骂无果后,又想要动手打她。

小雨然见到这个架势,知道母亲想要打自己了,急急忙忙从书房跑了出去,跑到爸爸身边,一把抱住他,带着哭腔说道:爸爸,妈妈又要打我了,她打得好痛好痛,怎么办呀?我好害怕。爸爸,快帮帮我吧。”小雨然的爸爸抱起她,温和地问道:妈妈为什么要打你呢?告诉爸爸,不用害怕的。”小雨然回答道:妈妈说我没出息,连作业都做不好。”父亲抱着她说:不用怕,有爸爸在呢,有我在,就不会让妈妈打我的宝贝了。”小雨然听了以后很得意,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于是就放下心来,很高兴地出去找自己的朋友玩了。

父母教育方式的差异,让小雨然看到其中的漏洞,于是犯了错误以后第一时间去找爸爸当挡箭牌,即便知道自己错了,也可以找到方法逃避。孩子能利用父母间的矛盾逃避自己应负的责任,这就是教育失败的显著特点。其实,在教育方式上有差异是许多家庭都会存在的现象,但如果能处理得当,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问题出现了。

有的父母认为自己扮红脸”是为了严格教育孩子,出发点还是为孩子好,无论对孩子多么严厉,心里都是爱孩子的。但这些家长没有意识到,女孩对事物的认识几乎都是靠自己的直观感受,她们心思细腻打骂只会让她们认为自己是得不到爱的孩子而已。何况孩子思考问题不可能会那么深,是喜欢还是讨厌,都是直观感知形成的。
下面为父母们提供一些可行性极强的方法,父母在教育女孩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下:
(1)分脸”教育弊端多,父母应就事论事
父母对女孩的教育应该直接、明确,不要坚持分脸”教育,凡事就事论事,不要一棍子打死一片”,这样容易让她失去自信,以后会产生自卑心理。

(2)她是娇柔的公主,受不了过激的言论
教育应该以肯定和鼓励为主,即便是女儿犯了错,批评也不要太过粗暴,言语过于锋利。女儿再坚强,她也只是一个情感动物,忍受不了那么猛烈的言语责骂。
(3)责罚有度
在进行责罚时,要掌握好分寸,要在言行举止上让她感受到父母的无奈,就算进行责罚,也是出于对她的爱,不要让她因此心生怨恨。总之,对孩子的教育,应该在严、慈两者之中找到一个平衡点。父母双方在教育的时候应该保持一致,无论是红脸”还是白脸”,都应该统一思想。千万不要一严一慈”,造成孩子性格极端。这样,孩子才能得到全面、深刻认识事情的机会,认识自我的机会,做出正确的事情。

分脸”教育不适合女孩,诸多的弊端容易让女孩性格分化。花心思去进行分脸”教育,不如花时间去正确引导孩子,让她全面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今天就聊到这里,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转发,点赞,记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