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谈谈孩子分床分房睡的问题

一对在法国生活多年的夫妻,说他们大女儿出生的时候,他们准备了小床和单独的卧室,孩子外婆知道后,严厉告诉他们:只要敢让她外孙女自己睡一个房间,她就要睡到外孙女房间去!

这对夫妻非常推崇法式育儿观,他们觉得法国孩子又乖又听话。所以当有一天,她女儿半夜敲他们的房门,告诉他们:她感觉很害怕。然后这位妈妈第二天给孩子买了一个大布娃娃,告诉孩子:你半夜感到害怕很正常,妈妈也会感到害怕,感觉到害怕时候,你可以打开房间小夜灯,这个布娃娃会一直倍着你,但你不能来敲爸爸妈妈的门,妈妈第二天看到小夜灯开了,就知道你夜里害怕了。

法国的父母更加强调个人生活质量,希望孩子可以独立解决问题。西式育儿观,非常看重对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认为孩子有一种特殊的记忆:晚上孩子醒来,感觉到害怕,然后又睡着了,孩子会记住这一点。这个记忆会给孩子力量,让孩子觉得我是可以自己战胜困难的,当孩子再次半夜醒来,他会觉得自己可以不用再害怕。

大多的西方孩子,从出生那一天开始,从没有和父母同床过。

但在国内就完全不同了,孩子一出生就睡在妈妈身边,有些家庭甚至把爸爸赶到另外一个房间睡,甚至有极少的孩子和父母或爷爷奶奶一起睡到青春期。这里面有社会和经济的因素,中国很多家庭都是三代同堂,在高房价的因素下,没有更多的房间供孩子自己睡,也有文化和价值观的因素,觉得孩子睡在妈妈身边,可以给孩子更多的呵护,可以及时照顾孩子。

在国内,很多育儿师也鼓励孩子和父母一起睡并母乳喂养,认为这样可以更好的建立亲子关系,让孩子更有安全感,更有利孩子成长。

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什么时候给孩子分床分房睡,就成了很多父母所关心的一个问题。

西方的育儿老师会告诉你:什么时候你准备好了,就可以给孩子分房睡,因为孩子天生具有这样的力量,分房失败,是因为父母太焦虑了,孩子一有问题就接回来睡,你们要相信孩子!

国内的育儿老师会告诉你:不用担心,孩子长大了,有一天,孩子会特别想要有一个自己的空间,这个时候,你就要让孩子自己睡了。你看,我十岁还和爸爸妈妈一起睡,我现在不也是挺好的,也没有不独立吧!如果你真的希望孩子自己睡,你可以先让孩子自己睡一张床,然后慢慢的再让他自己睡一个房。

我特别申明一下,我只是阐述中西文化对孩子分床分房睡的不同看法,哪一种方式更好,你们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可以讨论一下。

现在有很多育儿机构,有不少父母,推崇西式育儿,一会美式教育,一会法式教育,一会又说德国好,最近又说芬兰教育牛。但在孩子分床睡的问题上,绝大多数中国父母还是愿意让新生宝宝睡在自己身边,但也有的父母希望孩子断奶后,夫妻可以回归两人世界。

中式还是西式育儿,谁更好?我也不知道,但我觉得:中国的家庭成员之间关系更密切,父母为孩子付出更多,孩子和父母感情更深,来往更紧密。在西方,孩子成年后和父母来往很少,孩子与父母没有赡养关系,每次有人说外国人重视家庭的时候,我都微微一笑。但确实,很多外国的孩子更加的独立。

孰是孰非,自行判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