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一个家庭孕育出来的爱的结晶,也是一个家庭血缘关系的传承,也是一代又一代的延续,积载我们对未来的希望。然而渺小的孩子被父母压得喘不过气来,父母一厢情愿的说为孩子好,却不知正是摧毁孩子的开始。

孩子,爸爸妈妈是这样走过来的,你一定要相信我们,你应该这样做,这样做对你是更好的选择。你的世界里只有自己的主观经验和主观思想,你替孩子想了,但是你问过孩子吗?是孩子的真正的想法吗?
2、你告诉孩子你应该朝哪个方向努力学习也好,培训也好,你会跟孩子说你以后一定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就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如果努力了肯定会得到回报。会得到想要的结果。
孩子的梦想是什么你尊重过他吗?询问过孩子意愿吗?或者你未完成未实现的梦想加注在孩子身上,要孩子去替你完成吗?

现代社会家里独生子的也比较多,开放二胎后才陆续有2个孩子,基本上父母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无论是读书还是生活事无巨细的安排,读什么学校参加什么培训都是父母说了算。
2、多门才艺既浪费了金钱也浪费了时间父母说:孩子你学钢琴吧以后可以成为一个漂亮的公主”,孩子若有所思的说:那我学了以后可以像公主一样生活吗”父母说:当然可以啊”大多数的培训班都是这样报名来的,然而从小学了多门才艺,却发现能够真正坚持下来的一门也没有,不仅浪费了金钱也浪费了时间。
3、父母的意愿替孩子决定了一切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宝贝,父母会极尽一切为了孩子,当孩子有了思想有了自己的主观判断可 能不会再遵从父母的意思,为什么这么多孩子叛逆这么多孩子跟父母有争吵,好多孩子反馈爸爸妈妈想要我怎么做,我不想那么做,然后就是无限的争吵,孩子小可以任意为之,孩子大了父母的话不再是圣旨。你所认为的对孩子的无私风险实则是加上了自己的主观意志变成了自私。

摧毁:说得如此严重,很多父母不以为然,然而孩子问题是从古至今都是要重视的问题,话糙理不糙,很多孩子先天并不聪明但是有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照样能成才。
父母的一厢情愿把主观思想强加在孩子的身上,让孩子没有发挥想象的空间。
父母把所有的事情全部安排好了,让孩子没有责任心也没有自己的思想。
父母把所有的事情都想好了,让孩子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父母替孩子办了一切,等于你养了一个没有动手能力也没有主观思想的一个 植物人没有区别。说得好听点这都是父母有能力,说得不好听点,孩子变成了一个废物你都不知道。我们作为家长的应该反思,孩子是有很大的潜力的,一个人就是一个个体,一个个体一定会有自己的想法,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在孩子身上呢?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把我们未实现的梦想让孩子帮我们去实现呢?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挖掘孩子自身的潜能
(1)从小孩子尊重孩子的意愿:
有时候孩子做一些事情,可能在家长看来是犯错误,但是我们应该询问孩子做这件事的目的,教育孩子请先从尊重孩子开始,只有我们能够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我们才能从旁引导,既能让孩子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又能让孩子实现她心里的想法。
(2)鼓励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不用父母去安排,孩子到一定的年龄后会有特别想做的事情,就算是刚刚上幼儿园也有他的思想,我们要耐心的询问孩子要做什么,并且鼓励孩子有想法就要去把他实现,让他在这个过程中体会: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得付出自己的努力,努力后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不要责怪孩子,我们要理性分析给孩子听,为什么没有成功,是因为哪里需要做得更好一点,鼓励比责骂更加有用。
(3)发掘孩子的先天优势,引导孩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得天得厚的先天优势,往往这些潜能都被父母给忽视了,而正是这些潜能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带给孩子的不仅是一项才能或许是一个未来就业机会或许培养的是一个科学家也未必。你看到了孩子的闪光点,我们就要引导孩子往这个方向去努力,孩子未必能够真正的坚持下去,作为父母的我们千万不要抱着孩子应该快乐的学习和玩耍的幌子,让孩子任意为之,如果是孩子的潜能我们应该要坚持下去,成才肯定是需要一个艰辛的过程。
(4)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发挥孩子的想象力
家长们回忆下孩子是不是有十万个为什么,会问爸爸为什么这个为什么那个,有时候家长在忙的时候就会打断孩子,不要问这么多爸爸在忙哦,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把手头上的工作停一停耐心的给孩子解释为什么会这样,孩子的思想单纯对世界对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他们有自己的独特思考能力,我们应该满足他们,让他们发挥无限的想象力。
(5)少责骂,多耐心,勤沟通
无论是孩子还是我们作为父母,其实发现沟通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有时候沟通不及时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现在社会压力无形大,家长们都是忙于工作,把最好的心情给了同事朋友客户,把最坏的情绪带到了家里,对孩子缺乏耐心。我们应该少一点责骂,多一点耐心,经常去跟孩子沟通孩子平时的所见所闻,所遇到的问题,我相信这样做不仅有益于孩子的身心的健康发展,也能促进幸福的亲子氛围。
结语:家庭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启蒙老师。一点一滴的家庭教育要摧毁孩子很容易,要把孩子引到正轨上来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性格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作为父母我们应该以身作则的引导孩子,不强加意愿到孩子身上,父母未完成的梦想不强加在孩子身上去帮你实现。找一条适合孩子自身发展的良性道路坚持下去。

尊重+引导+鼓励+挖掘潜能+坚持下去=成功
祝愿每一个家长都能找到孩子的闪光点,祝愿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