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对从事音乐工作的夫妇,希望子承父业,让儿子也成为一个著名音乐家。于是,他们使出浑身解数,想把儿子培养成一个出色的小提琴手。孩子不到3岁,他们就为孩子买了一把儿童专用的小提琴,漂亮而昂贵,希望孩子能爱不释手。可是出乎他们意料的是,不管他们怎么去哄,怎么去鼓励,孩子就是对拉琴毫无兴趣。每次拉琴只是机械地把号放在琴弦上拉动,眼睛暗淡无光,似乎是在受难。

有一次,儿子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父母决定给他买一件他最喜欢的礼品作为奖励。向他征求意见,当问他想要什么的时候,孩子想了想,低着头说:我说了你们能满足我吗?”父母说:只要办得到的,就一定满足你。”
孩子便用乞求的眼光看着父母,用郑重的口气说:我要的礼物,就是你们别再勉强我拉琴,行吗?”父母听了孩子的话不免有些震惊。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一片苦心,对孩子却是沉重的负担。孩子竟然把不再拉琴”视作最好的奖赏。

这是好心的父母绝对没有想到的结果。现在有不少父母,总想为孩子安排一切,包括孩子的前途,他们都早已经为孩子设计好了。他们自己节衣缩食,却不惜拿出大笔学费,替孩子报各种各样的特长班”兴趣班”,其实孩子既没有他们想象的特长,也根本没有什么兴趣,都是父母在瞎忙,孩子们在这种善意的期盼中也是倍感压抑。孩子上什么样大学,学什么专业,也多半由父母包办。

一些父母在孩子两三岁时就开始买很多书,每天口读面授,逼着孩子背诵。还有的父母,希望子女成为少年画家书法家、乐坛神童”,也不顾忌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及自身的条件,就把自己省吃俭用的钱抠出搞智力投资”,但结果往往不能与他们的愿望成正比。

如果不顾孩子的自身资质,不尊重孩子的意愿,用父母的爱好与期望,越俎代庖,替孩子去选择奋斗目标,则注定要徒劳无功。让喜欢画画的孩子当数学家;让喜欢数学的孩子去当歌唱家;让喜欢唱歌的孩子当作家,这样的期望”不仅注定不会成功,而且往往会把孩子原来的长处也抹杀殆尽。

因为兴趣没有了自由,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无形的伤害。要知道,只有有了自由,他们オ会对事物产生兴趣。
兴趣是第一位的首先要有学习兴趣!”
有了学习兴趣一切都好办,学习成绩自然会好起来!

在当今的教育上,很多的父母和老师都意识到了一点,那就是:想要让孩子学习成绩好,最好的办法就是培养兴趣,让他们主动爱上学习。于是,他们为了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而忽略了另外一种比兴趣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自由”。孩子只有有了学习的自由,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如果没有自由,就很难会有兴趣,即便是有兴趣也难以持久。所以,从某一个角度来说,孩子的自由,是与学习相关的;也许有的父母会认为这种说法很不科学,试想一下,如果比尔・盖茨是一个生活在中国的人,他还会有可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吗?

别的不说,只说他从名校退学这一点来说,有哪个中国家长能够做得到吗?如果正在上清华或是北大的孩子突然告诉父母要退学,父母可能不干预吗?
兴趣对于一个人来说确实很重要,但是相对来说,自由比兴趣更重要。自由有助于一个人兴趣的生成,而兴趣则可以激发人的创造性,兴趣是从人所享有的自由中产生的,没有了自由,兴趣就只能是一个空有的词语,也或许会成为一种短命”的兴趣。当然,有的孩子在这种被管束的情况下也会变得很出色,那可能是因为他生活在父母的棍棒之下。这样的孩子既没有学习的自由,更说不上什么学习的兴趣,他们之中或许也可能会有不错的学习成绩,甚至有的还很优异,但是这样的例子毕竟是少数的。用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不管他们长大之后心理上是不是存在某些隐患,至少会在自主精神和独立人格方面有所欠缺,当然就更不用提什么想象力和创造性了。

有的父母在把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兴趣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当他们在做这项工作的时候却常常会忘记给孩子自由。如果孩子没有了自由,家长就不会那么敏感地察觉到孩子的兴趣。因为,不管是什么人的兴趣都是自发的,它会有一个发生、成长的空间。这就需要父母给孩子自我表现的空间,让孩子在充分的自我表现中,显露出自己的个性与兴趣。
父母应该怎么做呢?给孩子学习的自由也不等于父母完全撒手不管,对孩子的学习完全不问。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调整孩子所享有的自由程度”。那些正处于学前教育以及小学低年级的孩子,通常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也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学习也没有长久性”对这样的孩子的学习父母还是有必要引导和监控的。但是,也要以不挫伤孩子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前提,不能让孩子对学习感到有压力和恐惧感。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自主性、自制力和自理能力的増强,父母控制的力度就要开始逐步减弱了。让孩子拥有自由,不仅可以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激发孩子的责任心。只要给了孩子自由,即便他开始对学习没有多大兴趣,自由也会激发出孩子内心的责任感。因为孩子毕竟是生活在社会上,对于社会上激烈的竞争,他也会有所耳闻,也会影响到孩子对社会的看法。孩子也知道他要对自己的将来负责,要为自己的前途打拼。这样,他就会开始努力学习、主动学习,根本用不着父母去督促他学习。

尽管自由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很多老师和父母还只是看到了兴趣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在兴趣之上的自由,兴趣是很重要,由于家长、老师一味地强调兴趣,也很可能会使孩子的学习变成兴趣导向,但是,单纯的兴趣导向对孩子的学习也会有不利影响。要知道,兴趣往往只会停留在情绪化的、感性的层面,仅仅凭着兴趣是很难应付那些巨大的学业竟争压力的,学习的动力也是难以长期维持的,而且在基础教育阶段,兴趣导向明显地存在着偏颇的地方。
也许你会说,有了自由的孩子不一定能成才,但是,事实证明那些没有自由的孩子才是更难成才。
今天胖妈家教就到这里了,欢迎留下你的评论!关注胖妈家教,我们下期见!欢迎评论、点赞、转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