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如何比较准确的判断感统失调(一)学习总结

如何比较准确的判断感统失调(一)学习总结

接触大自然多运动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有许多孩子有一些比较另类的举动或者其中有几个行为习惯特别与相对正常的孩子有不一样之处,对非恶意的身体接触反应激烈敏感;课时东倒西歪,写字握笔姿势不当,端坐、阅读、写字时姿势不正确;学习系鞋带、扣钮扣等精细动作困难,;不合群、孤僻,在陌生环境容易迷失方向;但是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很难坚持做一件事情......孩子出现这些问题很可能就是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

请别失去孩子的乐趣


感觉统合失调多发生在2至12岁儿童身上,通常这些孩子在表象上智力发育都很正常,却有学习或行为上的障碍,他们与正常儿童相比,在许多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如婴儿时期的滚、爬、坐、站立;幼儿时期系鞋带、扣扣子、做手工、语言表达等都不如其他孩子,有些孩子反应比一般的孩子较迟钝些,这些孩子会看、会听,但他们看得不够仔细,听得不够认真,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这些问题在儿童学龄前因为没有作业和学习成绩影响,往往不易被家长发现,到了上学以后才发现各个方面不如同龄的孩子,通过就诊才知道学习困难的症结所在。

视知觉

孩子需要与你们在一起


现在社会发展如此迅速,特别在城市长大的孩子,不再可以爬树,也没有田埂可以训练平衡能力;除了有可爱的小狗对他们汪汪叫以外,也不会有什么动物可以威胁到他们的生命安全。在这样优越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他们的感觉器官大多数时候处于放松状态,没有得到有效的、频繁的刺激,也很少需要大幅度大范围的集体作战,所以他们在对刺激(比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的感受上、在对身体状况的判断上(比如平衡感、本体感),就比以前的人要迟钝或不准确,大脑对这些信息的综合处理、身体的反应也可能相应的迟钝或不准确,这就是感觉统合能力的不足或不均衡。

感统

携手共进,我们一起成长

从目前的社会反应来看,感统失调的比例还是很低的,但是我们还是需要非常的重视,这个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尤其是需要专业治疗的严重失调,一般要综合考虑是否有自闭症或多动症等其他更严重的问题。也就是说,感统失调常常是那些问题的并发症。但是,并不能说,感统失调就不会单独存在,感统能力不足就更是普遍了。而这也是国内感统训练机构和早教中心的感统训练课程迅速火热的一个重要原因。

感统

人体示意图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有如下表现:

1、前庭功能失衡:表现为自控能力差,好动不安,上课或写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爱搞小动作,上课过程中独自走动,下课时到处乱跑,爱招惹别人,有攻击行为,平衡能力差,走路爱摔跤。

2、本体感失调:动作不协调、反应迟缓、手脚笨拙,做手工、涂色、剪纸等精细动作总是做不好;运动类的项目行为动作较慢、学不会;写作业时,速度特别慢,边写边玩,写字不工整;计划性、条理性、自理能力差,所以事事爱依赖家长。

3、触觉防御过度:不喜欢被别人触摸,这些孩子小的时候不喜欢剃头、剪指甲,脾气暴躁、任性,吃手咬指甲、害怕陌生环境,不合群、胆小、退缩、交往不良。

4、视知觉障碍:喜欢看电视但却无法流利阅读,经常丢字漏字、写字慢不工整、笔画颠倒、抄错题、写错数、计算经常出错。

5、听知觉障碍:语言表达差,不能完整叙述一件事情,词汇贫乏,组词、造句、作文困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