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哇哇”,正在给孩子做饭的妈妈,听到哭声急忙跑向了卧室。但映入眼前的一幕却让她哭笑不得。只见床上的哥哥正揽着他的双胞胎妹妹,学着妈妈的样子,把衣服撩起来,半侧着身子,一边给妹妹喂奶”,一边拍着妹妹的背。

可是,妹妹好像根本不吃这一套,反而越哭越大声,哥哥着急的试图把妹妹抱起来,可又抱不动,就极力把妹妹的头往自己的怀里扳,并且还学着妈妈的语气说宝宝不哭,妈妈在这”。妹妹好像真得听懂似的,哭声竟渐渐变小了。哥哥受了鼓舞,一直重复着这句话。妈妈看着这个场景又想笑又欣慰。

事后问哥哥,怎么会想起给妹妹喂奶”呢?哥哥说,是因为看到妹妹一直在叫妈妈,想着妹妹可能饿了,给妹妹零食她不吃,逗她笑她也不理,就想起妹妹只要一在妈妈怀里就特别安静、开心,所以就学妈妈的样子把她揽在了怀里,结果反而把她弄哭了。
妈妈肯定了哥哥这一行为,表扬他是一个有责任心、懂得照顾妹妹的男子汉。但也如实告诉他,是因为妈妈有奶,妹妹吃饱了就不会哭,但哥哥没有,所以以后喂奶这个事情妈妈来做就行。哥哥受到表扬,更加懂得了如何照顾妹妹,与妹妹和睦相处。

家长们看到这里,有的可能会心一笑,想起了自己家孩子们相处的一些趣事;有的却觉得这是别人家的孩子”的相处模式,想到自己家孩子,天天鸡飞狗跳的,就开始头疼。其实不必羡慕别人,家长们只要给予孩子正确引导,你的孩子们也能学会如何和谐相处。以下是几点建议:
首先做到一碗水端平”

很多时候,孩子们之间的矛盾是父母处理方式不当造成的。比如,大多数父母,在两个孩子发生矛盾之后,都会批评较大的孩子。这样会让那个一直被批评的孩子心存怨恨,一直被原谅的孩子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从而造成更大的矛盾。所以父母在孩子们发生矛盾时,应先询问清楚原委,做到不偏不倚。
其次做到不要相互比较

家里孩子多了,父母总是会不自觉去比较两个孩子。这并不能激励一个孩子去像另一个孩子学习,反而可能引发孩子们之间的嫉妒和竞争,伤害彼此的感情。父母应该接受孩子的不同,去发现他们各自的优点,因材施教,这能让孩子更好的了解自己、接纳对方,可以避免增加孩子的自卑心和互相的攻击的嫉妒心。
最后引导孩子和谐相处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引导大点儿的孩子学会照顾弟弟妹妹,父母要告诉大点孩子爱护自己的弟弟妹妹是一件非常值得自豪的事情,这样的哥哥或者姐姐是很优秀的,并且可以做其他小伙伴的榜样;同时,家长可以和小点的孩子讲孔融让梨”的传统故事,让小点的孩子知道要尊敬和爱护自己的哥哥或者姐姐。久而久之,孩子之间的关系自然就会很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