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朋友聊到孩子的学习情况。她向我吐苦水:女儿文科成绩一直不用她操心,可是,数学总是差把劲,因为思维跟不上,想趁寒假期间好好补一补。
聊得越久,她越发焦虑。原来,通过孩子这几年的学习,她发现:自己女儿在数学方面越来越吃力。而这个吃力,并不是单纯靠多刷题就能提高的,因为有时孩子脑子转不过来,根本无从下手。
同时,原本成绩不错的侄女今年上初中了,数理化方面也是明显感觉吃亏。
朋友对我说:她和很多家长都讨论过,发现女孩子逻辑思维方面不如男孩,越到后面,学理科越困难。
现实中,我也听过不少人说过,女生逻辑思维天生不如男生。可是,事实上,真是如此么?


2017年,BBC曾推出一部纪录片《男女不再有别》,一开片主持人就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本该男女平等的国家里,同薪同酬,职业均等,机会共有。可是即使是7岁的小孩,都会认为男孩与女孩有本质的不同。”男女是否天生”不一样?
在纪录片中,英国神经成像的顶级专家之一Gina Rippon的回答是:男生和女生的大脑几乎不存在结构差异,数百年来有些人一直认为男女不一样是因为他们的大脑不一样,但事实很难从脑部成像图里分辨出哪些是男孩的,哪些是女孩的。”
既然大脑结构是不分男女的,除了生理上的男女力气、体重的差异,是什么导致男女性别认知的偏差的?

在这个纪录片里,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发现,性别是一种学习的结果。
而这种学习,就是生活中我们有意无意的潜移默化:
家有女儿的,很多都会从小培养孩子阅读、跳舞、画画等;相反,家有男孩的,大多都会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和逻辑思维能力,像下棋、积木、运动等。
久而久之,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因为各自从小锻炼的重点不一样,各自所擅长的点也就不一样。女孩因为在逻辑思维方面的锻炼大大少于男孩,最后就验证了大人之前的看法:女生逻辑思维大多不如男孩。
可是,如果我们细心观察一下:同一个班上,也并不是所有的男孩逻辑思维都很好,并不是所有的女孩逻辑思维都很差。这其中,相比天生”,更多的是后天的培养和锻炼。
事实上,我朋友在女儿两岁就开始坚持亲子阅读,多年下来,孩子文科学起来就得心应手;而逻辑思维方面,孩子自小很少锻炼,上小学后才开始接触,相比文科自然呈现劣势。

20世纪60年代末,匈牙利心理学家拉斯洛.波尔加提出观点正确地养育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将他变成天才”。为了证明他的理论,他和和妻子克拉拉用25年的时间,沉浸在一项实验:将三个女儿都培养成了象棋大师。
事实上,当时的环境里,人们总认为国际象棋是男人的游戏,女选手一般是二等公民”。而拉斯洛却和克拉拉不顾世俗的观点,不带有任何偏见地培养女儿,最终三个女儿都在国际象棋职业生涯中取得了惊人的成绩:
大女儿苏珊.波尔加在4岁时,以11胜0负0和赢得了布达佩斯女子1风以下的比赛的冠军;15岁时,成为世界上一流的女子国际象棋棋手,后来成为第一位被授予特级大师称号的女棋手;二女儿索菲娅.波尔加在14岁时,在罗马举行的比赛中,记下了8胜1和,在单项世界杯国际象棋比赛中赢得了2735分的等级分,这是当时最高的国际比赛等级分;三女儿朱迪特.波尔加在15岁时就成为当时最为年轻的特级大师;在世界女子国际象棋棋手中连续25年排名第一;在200年时,她成为男女棋手都能参加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对抗赛中的首位女棋手,迄今为止绝无仅有。
波尔加三姐妹
《刻意练习》一书中根据波尔加姐妹的经历,总结出他们的成功经验,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产生兴趣认真对待全力投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上再多的课外班,效果也并不尽如人意:孩子要么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没听进老师所讲;要么就是靠刷题来暂时提高分数,并不能长久地坚持下去。
对于逻辑思维能力,不论男孩还是女孩,都可以通过平时的练习来提高,最开始,就以培养孩子的兴趣为主。
推荐下面这套书,《DK烧脑思维训练手册》+《神奇的逻辑思维游戏书》套装共2册,原价143块,限时特惠89块。用游戏的方式提高思维能力,寓教于乐,更能激发着孩子的强烈兴趣。
《DK烧脑思维训练手册》:全书包含近300个智力游戏,全面提升记忆力、数学力、语言表达力、逻辑力、视觉空间力、创意力六大能力。《神奇的逻辑思维游戏书》:日本索尼国际教育为日本5~13岁儿童精心编制的逻辑思维游戏书;通过55堂思维游戏课激活孩子逻辑脑;将生活和逻辑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孩子以简单、科学的方式养成逻辑思维习惯。
纪录片《男女不再有别》
作者介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亲子阅读推行者,育有一枚小书虫。带娃之余,努力用文字分享自己所学所用。感谢点赞、转发或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