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别人学习5分钟相当你家孩子学习2小时?这个差距得在专注力找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快要期中考试了,团团的妈妈让孩子在周末进行复习,但是孩子却是怎么也集中不了注意力。本来已经安排好学习任务,但是效率很低,磨磨蹭蹭,写一会就休息一下或者把玩一下手里的笔。

到最后浪费了两个小时竟然还是在第一页,团团妈很生气的斥骂了孩子。"他可不是一次两次这样子了,在学校也是专注力很差,不认真听讲,刚讲过的题型没有三天就忘了一干二净!考试的时候也常常应为粗心大意丢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相信这是很多家庭的缩影,孩子的学习状态很不好,思想老是游离!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学习5分钟有可能相当于你家孩子学习两个小时,这个差距最大的原因就是在专注力上找!

别人学习5分钟相当你家孩子学习2小时?这个差距得在专注力找

专注力是什么?了解孩子的专注力才能百战百胜!

专注是每个成功人士的标签卡。而和注意力比较,专注力其实就是注意的稳定和持续性。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网络发达的世界,我们每天都会被很多内外部的因素打扰。

研究表明3至12岁是培养并矫正孩子专注力的最理想时期,而且专注力是影响孩子学习、工作、生活的最核心的素质之一。

家长信心观察孩子身边的学霸,就会发现他们并不是比自家孩子聪明许多,但是为什么他们的学习效率都这么高呢?一个最简单的原因:学霸比自家孩子专注于学习的时间更长。

并且在孩子每个年龄阶段,注意力的集中时长都是不同的。

一二年级的学龄儿童可以一次性集中专注在10到20分钟,年纪较少的孩子超过这个时间就会感到无聊和疲惫,容易分心;三四年级的儿童就可以坚持30分钟左右;到了五六年级,孩子年纪渐长,已经可以专注40分钟以上,并且有一定的自主意识。

只有在孩子专注力高度注重下,学习效率才会高,随之孩子的成绩就不在话下了。就像中国最著名的衡水中学,每一年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都是最多的。和同样是高三的学生,每天都是一样的十几个小时的努力,但是学习效果却是千差万别。

父母有的时候亲手造成了孩子之间专注力的差距!

早期的专注力培养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但是很多父母都不知道,我们更加要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不过有很多父母在教育上都会有破坏孩子专注力的行为,以下的坑你们有踩到到吗?

包办一切,过度唠叨

很多妈妈觉得孩子没有自主认知和判别能力,就自作主张的将孩子的一切包办好。孩子如果想要自己专注完成事情,老母亲也会给予直勾勾的凝视和唠叨。

孩子画画把太阳涂成了绿色,"不行的,太阳是红色的,怎么会是绿色的呢?"赶忙阻止孩子的涂色。

看见孩子翻书速度很快,忧虑到:"你翻得这么快?有没有认真看呐?看书要认真呢!"

孩子写作业的时候,长辈在一边关心的不得了:"要喝牛奶吗?吃个橘子吧!喝完汤再写?"

这种不恰当的关心和包办都是一种扰乱孩子专注力的行为,有的时候孩子正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而你们在一旁叭叭叭,直到把孩子强行从专注的状态拉回来,这可是专注的一个大坑。

专注力

玩具多得眼花缭乱

父母可以细心发现,半岁的孩子在床上只能玩到少数的玩具,他们会玩得不亦乐乎,高度关注那个小小的玩具。

但是随着年纪增大,家长购入的玩具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孩子反而对于玩具都是玩了一会就没有玩下去的欲望了。道不是玩具越多越好吗?不,你们错了!玩具太多,色彩过于绚丽,种类过于多样,孩子又想玩这个又想玩那个。反而,很难静下心来。

家长应该让孩子处于玩具匮乏,他们才会挖掘现有玩具最佳最多最好的玩法。例如拼图、积木、数独等等,都可以玩出不同的感受。

父母

父母该如何选择正确的方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一次只做好一件事

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中写道:"一个三岁的宝宝可以反复的做把圆柱体放进小孔里,然后取出来,在一次一次中不亦乐乎聚精会神,不受周围的任何影响。"

孩子的精力和兴趣都是有限的,如果把有限的精力和专注分给不同的事情,自然就不会做的最好。在孩子决定要做某一件事的时候,父母要引导孩子要做就做好一件。

比如:孩子看书的时候,就不可以看电视,也不要吃东西和聊天。玩玩具的时候就尽情的玩,父母就不要在耳边唠叨:等会还得做作业等等这样。

当然了,父母也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和性格,来制定相对应的专注培养方式。有的孩子做得慢,可以规定的时限长一点,到后面孩子就会越来越快。做好最重要的最紧急的事。

一生能够坚持只做好一件事也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

细化孩子的任务

早在2015年,Lachaux博士就认为:把你要做的任务细化为具体的一系列的---按照时间和环境结合起来的事务。很多父母和孩子制定的任务都是很笼统并且范围很广,比如:今天要写字、要学习英语、要读书、要做好复习等。

这些只会给孩子一个感觉:好多事啊,不知道该从何下手的焦虑和无奈感。所以就会迟迟不开始,哪怕开始了也很难坚持下去,因为没有一个坚定具体的目标。

父母可以这样试试引导孩子:早上7:00到8:00必须要记完30个英语单词;下午4:00至5:00要完成这个周末的数学作业;晚上7:00到9:00将语文的练习题和卷子写完。

具体到时间和细致明了的任务,让孩子心里有个底,不会茫然无措。

注意力

找出孩子不愿意专注的原因

有个幼儿园的朋友曾经告诉我,如果小朋友对于你的行为很不配合,不愿意去做,那么就要细心观察是不是孩子出现了什么事。

在一次活动中,一个男孩死活不肯离开自己的位置,无论怎么劝都不肯,后来朋友才发现孩子的裤子后面破掉了,因为怕丢面子,所以才不肯。

父母面对孩子不愿意吃饭、不愿意出去,去找找原因。是不是孩子今天不太舒服,所以没有胃口?还是刚刚零食和水果吃的太多?是不是和小伙伴吵架了,所以不想出去玩?

然后引导孩子正确面临问题,不能临阵脱逃。父母可不要敷衍了事,觉得孩子不愿意专注,那就算了吧,久而之久孩子很难集中注意力,不愿意解决问题,也不愿专注于干好某一件,得过且过。

其实孩子的专注力从还是一个孩子重复做某一件事开始,就是非常厉害的。我们作父母很多时候只要不要过分干扰,适当的给出成年人的建议和引导,默默守护并发展孩子的专注力,就不用再担心孩子的学习效率了。

玩具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于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