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局——家庭作业(二)方法
面对任何事情,有好的心态就等于一定程度上的成功!可只有心态,而没有方法和
努力那也没用。所以今天来说说陪写家庭作业的方法。说方法之前,得先再次认识一下家庭作业中各个角色需要处理的任务。

结合上图一起来反思一下,我们在要求孩子写作业时,经常都是怎么说的呢?
· 怎么还不写作业?
· 你的作业写完了吗?
· 这么一点作业,你都写了多久了?
· 你看看,你这个字写得还叫字吗?
· --------
很熟悉吧,有没有?那么上面的问话,问题出在哪了?很显然,角色与任务不匹配。如何让任务和角色匹配呢?
方法一:还原权力与义务
老师布置,学生完成,家长监督。三者的权利与义务很明确,所以监督者要把权利和义务交还给老师和学生——"听老师说,你今天需要完成---作业,咱们一起看一下,作业完成得如何?"
就
难道这样孩子就乖乖听话,作业就顺利完成了吗?那就太简单了,千万不能低估熊孩子的实力!接下来孩子往往会说什么呢?
· 我先玩会,吃过饭了再去做---
· 这么多作业,不想做---
· 好的,我看完这个节目(玩完这局游戏)就去做---
· -------
面对各种理由,各种借口,各种许诺,是不是又看到自己孩子的影子呢?那我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 一天就知道玩,吃饭还早呢,现在就去----
· 上学就得写作业,哪有很多,必须做---
· 我已经叫你几次呢?总说看完(玩完),现在必须去!
· -----
是不是看到自己了!哈哈,这个难以开始写作业,我们又该如何破局呢?
方法二:同频共振

· 我先玩会,吃过饭了再去做---(是哟,你都还没有玩尽兴。——认可)
· 这么多作业,不想做---(我也觉得作业挺多的,好辛苦!——认可)
· 好的,我看完这个节目(玩完这局游戏)就去做---(这个节目太精彩了!——认可)
只有在认可和接受孩子的情绪后,我们才能和孩子在一个频道上对话和交流,有了交流才能继续。都说万事开头难,那如何开始呢?

方法三:设置过渡(暂停),20秒内启动
肖恩—埃科尔提出了一个"20秒法则"。这个法则说的是如果一件事情能在20秒内启动,那么开始这个事情就很简单,如果一件事情的启动时间超过了20秒,那么这件事情就很难开始。
启动能量>20秒→难启动
启动能量<20秒→好启动
要把作业这个本来就枯燥无味的东西启动起来,看起来确实很难。那怎么办呢?
· 设置过渡环节——吃水果,削铅笔---把孩子从其它事情中暂停下来,进入到下件事情(作业)的准备中来;
· 从孩子认为最简单和感兴趣的作业开始。家庭作业中有语文,数学,英语,手工等,让孩子自己选一门,再从这一门中选一项,一项一项的做。
启动之后,孩子就会像车子一样顺利开跑了吗?不会,中间会停停走走,说不定还会"熄火",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作为家长,我们虽然不在"船"上,但也一直看着船在水面上往前开,所以必须得预估到小船在哪翻!要想知道出状况的地方,那就得先把这一路的行程了解清楚。
方法四:作业清单
1. 先易后难→易启动;
2. 每天顺序基本固定→形成惯性;
3. 孩子自己决定顺序→自主;
4. 孩子自己整理清单→习惯;
5. 完成一项打勾→及时肯定。
整理清单有几个原则,第一是孩子一定要参与其中,第二是顺序一定是孩子自己确定;第三所有简单,难不要是"妈妈认为简单/难";第四是经过一定时间的整理,要形成固定的顺序,从而养成习惯。

每天学习一点点,进步一点点!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路上,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方能同孩子一起成长和进步!
下一章我们一起聊"破局之如何快速写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