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者:八阅
图片来源:网络
本文原创,禁止抄袭

大家好,我是八阅,一名平凡的90后宝妈,希望可以用文字书写自己的育儿经历和学习心得,跟孩子一同成长。
(本文列举了大量的教育理念和实际运用案例,干货较多,篇幅近4600字,希望您可以耐心看完)
我相信,每一位父母都希望给到自己的孩子最好的爱和教育,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
但是有一项数据调研显示,在中国,有71.6%的父母都不懂得怎样去表达对孩子的爱,以及如何给到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反而在有形或无意间,把焦虑和压力强加在孩子身上。
你,是这样的父母吗?
要知道,教育孩子不取决于父母说了多少,而在于孩子听进去了多少。会爱孩子才是真爱,否则只是伤害。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家庭教育?如何才能做到与孩子非暴力沟通?

针对这两个问题,我给大家准备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明确父母的职责范围,培养孩子的软实力◆①在孩子教育这个系统中,老师和父母各偏重于负责哪些方面?作为父母的职责范围到底在哪?
◆②家庭教育所要贯彻的原则有哪些?
◆③当我们明确了自己在教育中的职责与原则之后,具体运用的非暴力沟通的技巧与话术有哪些呢?
有这么一句顺口溜,相信大家都听过: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很多朋友一定在偷着乐,是不是联想到了自己陪孩子写作业时的场景了?可是大家不知道是否想过一个问题:孩子写作业,作为父母到底要不要陪在旁边虎视眈眈呢?
我的回答是,不需要!
因为学术的教授是老师负责的范围,也就是说老师负责教的大多是认知性技能和硬知识。
而父母真正负责的是培养孩子非认知性技能,以及软实力的打造。
例如,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感恩心、兴趣的培养、潜能的激发、远大理想与目标的树立、目标的量化管理、价值观的树立等等,这些都属于软实力范畴。
在这些软实力当中,我今天着重讲一下自信心、学习兴趣、以及目标与理想。

◆①自信心——自信不是说说而已,如何帮助孩子培养真正的自信心?
这里有两位爱先生”的名言,一位是著名的哲学家爱默生,他说,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另一位是爱因斯坦,他说,
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
由此可见,自信是何其的重要,应该排在首位。
那么,爸爸妈妈们怎样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让孩子喜爱自己,充满自信呢?
其实,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每一天你对孩子都有着怎样的夸赞和积极回应。列举几个例子。
•早上起床时,有没有对他说,唉呀!我的孩子真好看,香香的!”
•用餐时,有没有开开心心快快乐乐,气氛非常温馨甜美呢?
•告别时,有没有拥抱孩子,让他充满信心和力量,欢快地去上学呢?
•放学回来时,有没有高兴地大声说,回来啦!怎么样?在学校一切都好吗?有什么开心事分享分享?”
•当带孩子外出遇见熟人,别人夸孩子,你家孩子真可爱!”你是怎么回应的?是说哪里哪里,没有啦,不怎么样了!”还是说,谢谢夸奖,他是很可爱,而且非常懂礼貌!”
这些都是积极回应的话术,能随时随地给到孩子满满的信心和正能量,也能正向促使孩子反省自己做得不够好的地方,主动积极地去改正自己的小毛病。

◆②学习兴趣——如何从内驱力出发,点燃孩子持久不衰的学习欲望?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父母需要正确地引导,并全程高度参与和陪伴。
很多父母给孩子买了全套的博物学书籍和高端玩具,把孩子的房间堆满了各种各样的配置,却独独缺少了最重要的参与和互动,这不叫陪伴,有互动才叫陪伴。
那什么样的情况才叫有互动呢?举几个例子。
比如说,你和孩子可以一起游戏运动、一起欣赏音乐、一起评论艺术作品、一起给一幅绘画上色、一起讨论大自然,研究人类文明历史,等等。
其实你发现没有,这个时候你已经把整个世界带到了孩子的面前,并且与他分享探索。所以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以及对知识的渴望。
当孩子的这种内驱力被点燃了之后,它就会像发动机一样往前跑,父母带给孩子的世界越美越丰富,它就越有探索的渴望。

◆③目标与理想——如何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目标与人生理想?
孩子渴望探索知识,那探索的路径是怎样定的呢?其实这就是目标的梳理。
我见过对于引导孩子目标的认知,会陷入到一个误区,认为就是好好上课,把每天做题、背单词作为目标。
其实这并不是目标,真正的目标是对人生能起很大的导向作用。
以前看过一个案例,说是有一位学霸的爸爸,他自己本身也是一个学霸。
他的女儿上初一时,他就对女儿说,你整个小学的英文单词是700个,初中三年是3000个。那么如果你在初一每天掌握10个,那一年除去假期按照300天来计算的话,你就能在初一把整个初中三年的单词都拿下,接下来的两年时间就可以攻克其他的项目。你觉得怎么样啊?”
女儿听了非常的振奋,跃跃欲试,当时就决定一定要把这件事做好。
因为有了三年的一个非常具体的有导向性的计划,那么反推到当下的每一天的任务,就会让孩子非常清楚的能够感知到,这个目标的明确与量化以后的工作量,包括拿下目标的实实在在的收获和快感,所以孩子会非常配合。
大家发现,这位爸爸他就很会定目标,目标非常有导向性,而且量化得非常具体。同时他懂得心理暗示,给孩子制造成就感,让孩子愿意积极主动地去达成。

父母在培养孩子的学习生活的好习惯的过程中,孩子可能会出现消极怠惰,甚至是放弃的念头。
其实这都很正常,因为这是人性。学习当然是苦的,谁都更愿意待在舒适区。当挑战来临的时候,也是考验父母耐心和信心的时候。
在这个时候,我们最要坚持的原则是什么呢?
◆①平等原则
在我看来,我们作为父母首先应该贯彻的就是平等的原则。
只有父母认为自己和孩子具有人格上的平等,才能不因成人与孩子之间的能力差异,对孩子产生压迫。

家庭教育的实质是人与人的互动和相互学习。
我经常会考虑几个问题,我教会了孩子什么呢?又从孩子身上学到了什么呢?
所以,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家庭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它的意义不仅指向孩子,父母必将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落后,只有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才是真正的家庭教育。
◆②信任与鼓励原则
第二个原则应该是信任与鼓励。
我们不要因为孩子出现间断的错误而失去对他的信心,要相信他有自我提高的能力,父母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在所有底线之内的事情都应该鼓励他,并告诉他,你能行!
遵照这条原则,父母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身教的力量远远大于言传。
我们常说,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点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风化雨、自然无为的过程。

这里给大家讲一个言传身教的实例——吴军老师的故事。
曾经担任腾讯副总裁的吴军博士,他跟他的弟弟双双毕业于清华大学,而且在斯坦福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
他们的父亲因为家境的问题没能上一个全日制的正式大学,只能利用在大学工作之便,一门一门的补习大学课程。他学习了一辈子,非常努力地做科研,得到很多的国家发明和科技进步奖,最后居然在一个极为看重文凭的大学里被升为教授级研究员。
在吴军的印象里,父母晚上从不应酬,也不看什么电视,总是非常有规律地学习。现在父母都快80岁了,依然每天坚持学习。
吴军和他弟弟认为,是父母的身教,起到了非常好的榜样的作用。
所以你看,这一切都不需要刻意而为,父母热爱,孩子喜欢,自然也就不抗拒了,做得开开心心的。
如果孩子从一出生就在这种氛围当中长大,那么在孩子看来,学习读书就像吃饭和呼吸一样,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写到这里,前面两个板块的内容就讲述完毕了,下面我要给大家献上本文的大彩蛋——非暴力沟通。
◆①非暴力沟通的概念
非暴力沟通,顾名思义,就是用非暴力的方式进行人际关系的倾听、觉察和沟通。
这是著名的临床心理学博士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开创的一种沟通工具和方法。他的这个沟通方法简单高效,尤其对改善亲子关系、化解人际沟通问题非常有效。

◆②非暴力沟通的四个步骤
非暴力沟通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就是清楚地表达自己现在的状态,不带责怪和批评;
•第二步,描述你的观察,就是当我看见什么什么,当我听见什么什么什么;
•第三步,描述感受,就是你观察到的给你什么感觉。这里需要记住,描述的一定是感受,而不是想法和评判;
•第四步,清楚地说出请求,而不是命令。
具体的话术是这样的。
有一位妈妈说,恩,看到你打弟弟,我很害怕”,她就是描述了她的状态,看到了什么什么,然后她的感受是害怕,而不是评判。
因为我需要家人的安全”,她说出了她的需求,而不是你打人,你太坏了,这个是属于评判。
然后妈妈就提出请求了,她说,你愿意跟弟弟和平相处吗?”看到了吗,只是请求,而不是命令。
所以,这就是非暴力沟通最核心的四要素。
当孩子之间打架时,妈妈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孩子就很容易接受这种方式。这样既达到了妈妈希望的结果,同时孩子也感受到了来自妈妈的爱和尊重。

◆③非暴力沟通在家庭教育当中的有效运用
上面那个案例就是非暴力沟通的有效运用场景之一,当然,可以运用的场景还有很多。
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归孩子,问题归问题,说白了,就是就事论事。
我们常说,我们要向孩子传达无条件的爱与尊重。
马歇尔博士他经常会思考,他是否将这种无条件的爱传递给了他的孩子了。

有一次,当马歇尔正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他的三岁的儿子就朝他走过来。于是他就问布雷特,爸爸为什么爱你呀?”
孩子就对马歇尔说,因为我把便盆放在厕所里了!”听到这个回答,马歇尔很失落,因为这个太明显了,孩子做了他想要孩子做的事,而不是无条件的。
于是马歇尔又说,恩,我确实喜欢你那么做,但这不是我爱你的原因。那你再来猜一下,爸爸到底爱你什么呢?”
然后孩子说,那是因为我不再把食物扔到地上了。”孩子指的是前几天他把食物扔到地上,跟爸爸发生了争执。

马歇尔说,好吧,我的确很喜欢你把食物放在盘子里,但这也不是我爱你的真正的原因。”
这个时候,孩子就开始严肃起来,他看着马歇尔说,那么,爸爸你为什么爱我呀?”
于是马歇尔就在想了,他该如何跟一个三岁的孩子谈论无条件的爱呢?因为那是个非常抽象的话题,他怎么跟这样年纪的小孩解释呢?
马歇尔就想了一会,然后说,好吧,我爱你,只是因为你是你。”
这话一出口,孩子反而听懂了。孩子说,爸爸,你爱我,是因为我是我吗?”
马歇尔肯定的回答了他,让这个孩子非常的高兴。他这个无条件的爱和尊重就顺利的传达到了孩子的心理,这是一种完全无条件的对孩子的接纳。
所以说,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跟孩子表达对他们的爱,爱的一定是孩子的本真,而不是有条件的爱孩子。
当然,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也要明确地告诉孩子,你的这个行为是错误的,我不能接纳你的行为,但并不是不接纳你这个人。
当父母能够准确地向孩子传递我们无条件地爱他这个人时,孩子在面对错误和困难的时候,他就会对自己有信心,并且愿意把能量全部集中用到对抗错误和改正错误上去,而不是让能量发散,用来应对你气急败坏的讽刺、挖苦和打骂等等。

好了,写到这里,本文就要接近尾声了。
总结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家庭教育?
关键是父母对于孩子的软实力的培养,在此过程中,一定要遵守家庭教育的两个原则:平等,自信鼓励。充分的运用非暴力沟通技术,平和而高效地跟孩子沟通。
有一句话说得非常的好,最好的学区房是家里的书房,最好的教育是温暖的陪伴。希望通过八阅的分享,各位父母能够和孩子一起学习,给孩子提供一个优质的生长环境,让他们做一个幸福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