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外婆抱着外孙抹眼泪说,我还会再回来的

现在年轻妈妈生完宝宝后,宝宝基本上都是奶奶帮忙带,也有外婆帮忙带的。不过老人有儿子有女儿时,先给女儿带孩子,那就是外婆的身份,等儿子有了孩子,又给儿子带孩子,就成了奶奶的身份,这种时候,女儿的孩子刚和外婆建立了依恋关系,儿子的孩子接着出生了,迫于无奈又得去照顾,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对老人是一个考验,其实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要回家带孙子,外婆抱着带了3年的外孙抹眼泪,安慰说我还会回来!

李阿姨和老伴到女儿家帮忙带孩子,已经3三年了。年前儿子对李阿姨说:回来过年吧,媳妇儿没多长时间就要生了,需要人来照顾!”听到这个话,李阿姨只能和老伴抓紧收拾行李,和女儿告别。

当3岁的孩子看到外公外婆收拾了行李,有要走的架势,孩子突然哭了,跑到外婆跟前要抱抱,不愿意放手,孩子好像明白了什么,似乎知道外婆这次走后基本上不会再回来,孩子哭得非常伤心,而外婆见到孩子这样,狠命地亲孩子,显然也不想离开,但是外婆知道另一边孙子要出生了,只能抹掉眼泪,安慰外孙说:婆婆还会回来……”

身边这类故事有很多,特别感人,那么在外婆眼里,外孙和孙子有很么不同吗?看看过来人的说法:

65岁刘阿姨:孙子和外孙都是我带的,儿女喜欢让我带,将孩子送到我这里,虽然带孩子有些辛苦,但是两个孩子都很喜欢我。我对两个孩子没有二心,所以现在两个孩子大了,回了各自的家,但有时间还都很喜欢来我这里。

62岁蔡阿姨:孙子外孙都长大了,可外孙不怎么喜欢来我家,只有过年时和家人一起来,但孙子有事没事喜欢往我这里跑,看来毕竟是自家血脉,还是更亲近一些。

60岁王阿姨:孙子是我带的,外孙是孩子奶奶带的,明显看出来,谁带的跟谁亲,一点不假,当外孙来我这里,我也会很疼爱,只是没有对待孙子那么掏心掏肺。

看了这些过来人的说法,说明孩子和谁亲,和谁带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孩子父母们要注意了:老人带孩子虽好,但老人孩子终究要分开,所以父母平常要多陪伴孩子,亲近孩子,让孩子和父母产生依恋关系会更好,另外老人在带孩子时,应该多照顾体谅一下老人,当老人和孩子分开后,也应当多和老人聊天,分担他们的那种分离焦虑症。

>>>孩子长大后跟奶奶亲还是跟姥姥亲?答案和你想的不一样!

孩子虽然是姥姥带大,长大后也会跟奶奶亲,这句话的意思是,跟奶奶比跟姥姥亲,真的是这样吗?

前几天,邻居阿姨跟我讲了表弟的故事,表弟在姥姥家长大,一直由姥姥带着,后来有一年过中秋节,小姨给婆婆和亲妈准备的月饼不一样,跟亲妈准备的好一些,给婆婆准备的是一般月饼。然后把月饼送出去后才发现,月饼早就被掉包了,然后邻居阿姨就一直说不管怎么,孩子还是跟奶奶比较亲。

还有一个故事,村里有个孩子一直在姥爷家里住,在姥爷家里长大,后来有一次姥爷生病了,孙子哭着说:我爷爷生病了。外孙却高兴地拍手说:我爷爷没生病。从那以后,姥爷再也不让外孙在家里住了,感觉很心寒。

其实我觉得无论那种情况都是人们的心理作用和舆论作用,你看,大家都在说:孩子跟爷爷奶奶亲,就算是姥姥带大也不行,最后还是认爷爷奶奶,还是跟爷爷奶奶亲。

假如你从来没听过这句话呢?何况,孩子不仅仅跟爷爷奶奶有血缘关系啊,跟姥姥姥爷有血缘关系。

有网友说:这也正常,自古思想就是这样,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孩子又不跟妈妈姓,家有一儿一女的,姥姥就算看外孙再亲也抵不过带孙子亲,所以,孩子跟爷爷奶奶亲也是有道理的。

还有网友说:姥姥姥爷带娃是心疼女儿,怕女儿受累才帮忙带娃,而爷爷奶奶是对孩子亲,而儿媳妇就相当于是外人一样,所以,孩子会跟爷爷奶奶亲。

孩子都是敏感而又有良知的,谁带孩子多,孩子当然会跟谁亲,就像我小的时候,总是在姥姥家住,心里自然会跟姥姥亲近些,因为脑子里关于童年的记忆都是在姥姥家。

不管爷爷奶奶,还是姥姥姥爷,都是孩子亲近的人,不明白为什么很多奶奶不想带孩子,又想让孩子跟自己亲近,还美其名曰地说这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只要你对孩子好,孩子肯定会亲近你。

你家孩子跟谁更亲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