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相亲角的家长摊薄焦虑的方式太野了

文|十三姐

公众号|格十三(GSSW13)

这几天看到复旦教授梁永安谈年轻人的婚恋”,他说:许多家长爱跑相亲角,更多是为了摊薄焦虑,他们互相交流后,就有一种自己并不孤单的感觉。”

摊薄焦虑的行为我还真亲眼见过。有次我舅妈帮她的两个朋友牵线,一个在给儿子征婚,另一个在催女儿相亲。她俩见面聊了一下,脸上露出的情绪就是:没想到你家这么优秀的小孩也没对象啊,哈哈哈哈哈!”

就像中年老母一起吐槽自家的娃,然后双方就都很愉快,心想:没想到你家也是个渣娃啊,那我们可以做朋友。”

梁教授果然通透,他善于两面思考”,跟任何一方都能共情到出神入化的境地。但大多家长是做不到这一点的,他们脑海里只有一句都是为了你好”。

这就是为什么都2021年了还有很多年轻人天天被催婚,你不主动,你爹妈就替你去相亲,他们摊薄焦虑的方式就是这么野。

大家也许都听说过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很多适婚青年的父母会带着子女的简介,替孩子去相亲。就像摆地摊一样,远远望去一片优秀未婚男女的家长在等待有缘人,谁也不知道谁有可能就是自己未来的亲家,但又似乎有点谁也瞧不上谁,总觉得自己家娃是顶配。

真的,人民公园相亲角里的那些简介,都写着人类高质量大龄单身青年的前半生。

随便瞄一眼,就能看到大多数人心中的理想对象。男的都是人均身高180+名校本硕有房有车无不良嗜好,女的都是高学历形象佳家庭条件好性格更好。

看看那些用心良苦的家长们,中国式替娃操心”体现到了极致。

也有人说:这些家长是霸权,逼孩子找对象,而且过度担忧孩子的生活”,其实他们不一定是怕孩子找不到对象,他们是减少试错”。

这就像市场调研,现在市面上适龄青年大概的面貌得摸清楚一点,这样万一我家孩子找了个对象,我至少能看出来那对象的水准在市面上算什么级别,知己知彼嘛。

他们主要是觉得自己孩子太优秀了,女孩怕下嫁”,男孩怕降娶”。

但不管原因是什么,可能他们会是中国最后一代替孩子相亲的父母了吧。

我想了想:以后我会帮我儿子找对象吗?铁定是不会的。我宁愿给他一笔基金让他去周游世界满世界打工,找什么对象。

再看看那些喜欢张罗孩子感情的家长,想必当初反对娃早恋棒打鸳鸯最起劲的也是同一帮人。

他们总是积极参与孩子的各项人生经历,包括特别私人化的爱情与婚姻,但这真的会吃力不讨好。

虽然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格言绝对有一定的道理,毕竟爹妈吃过的头孢比小孩啃过的巧克力还多,但一个时代有一个套路,每一代人的幸福观”是不一样的,当代相亲角的老年人,忙活半天,真的有可能都是瞎操了一顿心。

这些都是教科书级的劝退”,每多看一次,我就会对自己默念一次:放手,孩子有自己的生活。

我看过一本书中写关于好好善待自己的孩子”是这样说的:

生男孩的,从小对他好点吧,长大以后,不知道是保家卫国,还是救死扶伤,再不济也要奔波应酬、养家糊口,想想都心疼。

生女孩的,从小对她好点吧,长大以后也不知道嫁什么样的老公,有什么样的公婆,想想挺心酸,希望宝贝长大能遇良人。

好好善待自己的孩子吧,他们也就快乐那么几年,长大了,也会疼,会哭,像现在的我们。

看着多煽情啊,多感人啊,但看完一想:妈呀,活着干嘛?生孩子干嘛?

男孩长大后能保家卫国和救死扶伤的能有几个人啊,大多数还不都是奔波应酬、养家糊口么,这怎么就心疼了,这不就是人生,这不挺充实吗,你想干嘛,躺在那有专人伺候一辈子吗?

而生女孩的长大后怎么就一定得被嫁什么人、有什么样的公婆”来决定命运呢?

合着养大一个女孩的目标就是嫁人啊,不能有点别的啥更有价值的事儿了?我就想问问,难道女孩是肯定不能保家卫国,救死扶伤”吗......再不济也可以奔波应酬养家糊口啊......

尽管是自己的孩子都会爱,但太多为人父母骨子里的男女有别”压根没法根除。

女孩被养大终将会因一纸婚书决定了命运,这是一部分家长的思维。

男孩长大总有重大的使命和任务在身,这是一部分家长的思维。

所以,女孩要找个好老公否则一生就完蛋了,这是一部分家长的思维。

所以,男孩要娶个好老婆否则没有人主内做好后勤他就无法在外扛起重任,这是一部分家长的思维。

这一部分家长终究是爱子女的,恨不得200%付出,一切都是为了你好”。

但他们终究也是没搞明白,你认为的好”,未免也有挺吓人的部分。

写下这些文字的人,用自己浓浓的母爱或父爱,无限地感动着自己,却根本没发现自己瞎操了的心完全没给孩子提供一点有利的价值观。

有一些人一旦当了父母,就莫名感伤了起来,他们对子女的过度担忧和悲观的前景预判,真是铸就了自己悲剧色彩的铮铮铁骨,于是在当父母的那些年里,他们总想着要替子女做点什么来逃避可能会出现的悲剧——比如相亲角就是这样一种寄托。

以后年轻人和世界相处的方式,我们已经拿捏不稳了,只能任由他们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既想张罗孩子未来,还想干预孩子婚恋的家长,以后绝对不吃香了。

建议各位新晋家长们还是太平点,年轻时多学点才艺,提高一下境界,以后进老年大学才不会被卷。自始至终把自己活好就不容易,多善待自己,比替孩子操没用的心有用多了。

十三姐

魔都高影响力KOL

独立运营IP「格十三」

旗下公众号「格十三」「十三姐夫」

著有《了不起的中年妇女》《了不起的中国妈妈》

微博@格十三

视频号「格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