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都知道“冷处理”,如何操作是正确的?处理不当容易事与愿违

本文由小聪妈妈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小区公园里新安装了滑梯,专门给孩子们娱乐的,可是刚刚这一幕似乎违背了娱乐这一主题,有两个小孩儿,一个孩子开开心心的玩,一个坐在地上嚎啕大哭,似乎要背过气了,而孩子的家长在一边玩手机。

家长不是不管孩子了,他在用他的方式进行冷处理”教育,家长面无表情的说哭吧,你就使劲哭,没人跟你玩,活该,坐着哭啊,哭够了回家。”后来了解。

原来正在哭的小孩儿不愿跟小伙伴共享一个滑梯,家长说了他几句就发脾气了。

都知道冷处理”,如何操作是正确的?处理不当容易事与愿违

01.冷处理”是门技术活,使用不当会这样……

1. 孩子会产生孤独无助感

孩子如果太小了,还没有非常强的安全感”,孩子本身太小的时候就不会掌控自己的情绪,哭闹也只是一个表达方式,如果一直冷处理”会让孩子缺少安全感,也不利于培养孩子的情绪掌控能力。

2. 丧失自信心

冷处理过分了就是暴力”,掌握不好这个时机的话,孩子会觉得父母不重视自己,觉得不被关注,长期下来孩子的自信心会受到影响。

如果孩子脾气突然来了,应该怎么办,作为家长不用着急,也别慌,该干嘛干嘛,此时此刻的孩子,你越急他越哭,当你手忙脚乱的时候。

即将崩溃的时候他也不会停止大哭大闹,所以此时着急哄孩子不会有太大效果。

但是当你淡定的接纳孩子的一切表现之后,你会发现打开了新天地一般,孩子越闹,你越冷静,再配合以下操作你会发现之前连哄带骗”的制止哭闹的孩子大概会耗时1小时,但是冷静应对,不到30分钟,竟然不闹了。

02.学会这四点,提升哄娃技能

1. 及时制止孩子暴力行为

比如砸东西,打人等,一般这种情况家长都会气急败坏”的喊: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呢!不讲理啊!没礼貌!”

虽然家长的情绪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给孩子贴标签之后会造成日后的心理暗示,孩子会觉得反正都这么说我了,闯祸了又能怎样。

学会引导孩子正确的发泄情绪,如果孩子很气愤你可以尝试这样说宝宝气不过就打打枕头,或者咱们在不打扰别人的地方大喊几声,这样会觉得好多了,因为妈妈也这样试过。”让孩子觉得每个人都有生气的权利能被平等对待。

同时可以把发泄的枕头递给孩子,也可以试着做个示范,总之发泄的原则是不伤身,不伤财,把气出”没准你跟孩子一起摔枕头的时候的时候会被彼此的表情逗笑,气愤瞬间灰飞烟灭。

2.同感受共进退,理解万岁,告诉孩子:我懂你

小孩子很难控制住自己的情绪,需要大人的理解比如说你现在生气是不是?

但是妈妈理解你的,因为你想出去玩但是外面下雨了,不管怎么说,妈妈爱你”这个时候不要讲道理,在孩子恢复理智之前都是无用功。

发脾气

3.鼓励孩子说出内心真实想法,对症下药

熊孩子再不懂事也不会无缘无故的发脾气,可能他们的理由别再内心里受表达能力的阻碍,不擅长沟通罢了,不开心了只能靠发脾气来抒发感情。

家长可以耐下心来,尽可能的让宝宝用语言描绘出来为什么生气,解决问题不费力。

4、转移孩子注意力

孩子的脾气就像暴风雨,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分散注意力直到他们没有脾气”。

可以这样跟孩子说宝宝看那边,那个大苹果好诱人哦,比薯条还要香,妈妈流口水了,我看看宝宝馋没馋!”

总之,孩子的要求如果不过分可以适当满足,但是突破底线的话该教育还得教育,但是怎么拒绝孩子是个技术活,千万不能被孩子的哭所挟持,这样久而久之孩子觉得奸计得逞”日常一哭二闹”头痛的是家长。

如果孩子太执拗太固执那就需要足够的时间,孩子会一点点的平静下来。虽然是一场持久的拉锯战,但是家长切记半途而废,不然所有的努力都会付诸东流。

冷处理

03.冷处理”需要时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不是所有的情况都适合做冷处理”,太过分会成为冷暴力”,如果处理不当又不凑效,没效果,找准时机很重要,再使用冷处理”效果会更显著,当孩子发脾气有固定时长的时候比较适合用这个招。

有的孩子在5分钟左右能发泄完情绪,但有的宝宝可能需要1小时,那样的哭闹的宝宝时间太长了不太适合做冷处理”,1个多小时的哭闹中间不带喘息的,这样使用冷处理”就不太合适了。

孩子犯错误不接受批评教育的时候也可以使用冷处理”,孩子在犯错的时候经常用哭来威胁父母这是普遍的现象,如果在孩子拒绝的时候一股脑的把所有批评的词汇传输给孩子确实有点不合适。

可以让孩子稍微释放情绪,安静下来之后再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孩子知道大吵大闹是没有用的,等宝宝安静下来,再教育也不迟。

有的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不会大喊大闹,他们会生闷气,无论你说什么都不愿意说话,像这样自尊心强的宝宝,需要空间,孩子不能打不能骂又不想忍受孩子无理取闹,家长束手无策的时候,只能选择冷处理”其实也是家长的自我逃避。

冷处理

04.冷处理”的正确打开方式,这样育儿不伤感情

1. 不要一起发脾气

当孩子脾气上来的时候,性子急的家长难免会控制不住自己,不知不觉的前提下火上浇了一把油”,孩子越哭,家长越骂,孩子的嗓门跟家长的嗓门混在一起,感觉整个地球都要爆了,那种刺耳的声音不仅影响自己也会妨碍别人。

如果跟孩子一起闹情绪状况只能会越来越糟,所以身为父母自己要先冷静下来不能被孩子的情绪所左右。

2. 根据年龄段不同,冷处理”的手段也不同

2岁前的娃可以用安抚和肢体动作转移注意力,把孩子抱在怀里,轻拍后背,轻声跟宝宝说话,并且反复重复,一定要温柔,同时用小玩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越小情绪越不稳定,但是注意力也越容易转移。

6岁前的孩子可以适当延迟满足,5岁是孩子第二个叛逆期,孩子发脾气会更常见,当孩子哭闹的时候记得一定要温柔,告诉他,你能接受他的不满,也理解他的情绪,但是不可以如他愿,绝不可立即松口。

6岁左右的孩子一定要及时变通,但是无论是什么方法,教育孩子一定要温柔,这是一个大前提。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冷热”交替,对于他们来说冷处理”代表原则、底线,热”代表认同理解以及安抚。

3. 别让冷处理”变成冷暴力”,不然更难收场

其实冷处理”也可以理解为互相需要一个空间,需要一点时间冷静下来的过程,我们不能把孩子的哭闹放到一边任由他的发展,甚至错过最佳的安抚时机,孩子情绪控制能力有限,当他们无助的时候得不到帮助,对他们的伤害也是蛮大的。

所以冷处理”是给彼此一个冷静的机会,当大人的情绪控制好了,再去教育不好收场的宝宝,总之要记得温柔,还有耐心,不要担心孩子犯错,他们犯错的时候也是家长教育他们最好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