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注到一个热点事件,山东67岁孕妇自然受孕,产下一女婴。

消息一出,众说纷纭。
有的惊讶于如此高龄,居然还有月经,可以自然怀孕。
有的质疑老两口,年纪不小,如何抚养幼稚小儿?
还有的,探讨小孩成长发育过程中,可能面对的问题、窘境等。
作为医生的我,当然是第一时间好好翻了一遍教科书。别说,还真就找到理论根据了。
首先,介绍一下我的教科书——《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理论经典著作。
它非常详尽而专业的阐述了中医对于人体生理学、人体病理学、医学地理学、医学物候学、人体结构等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这种认识,即便是放在现在高速发展的现代医学面前,也是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和医学价值的。
我们先来看看《黄帝内经》是怎么说的:

《黄帝内经》认为,女子五七35岁左右,开始阳明脉衰”,即脾胃功能下降,故而开始容颜出现皱纹、颜面光泽下降等衰老的表现,开始比较明显的掉头发。
为什么是阳明脉衰”?
因为女子为阴体,不足于阳,先由阳脉而衰。
至于为什么以七为数”?
这个数字算来是古人根据长期观察总结出来的经验数,但其实不用深究,反正大概就是30多到40岁左右的时候。
女子六七42岁左右,三阳脉衰于上”,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此三阳皆循行于颜面部,阳脉皆开始出现衰退,于是颜面光泽更加憔悴,头发也开始出现花白。

而到了七七49岁左右,女子因为任脉虚,太冲脉衰少”,故月经闭止,由此丧失生育能力。
这里提到的任脉、太冲脉”,在中医理论中,对于妇女的胎产经带的生理、病理变化都是至关重要的。
所谓的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脉流通,则经月渐盈,应时而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月经的来潮及闭止皆与任脉、冲脉相关。
而月经的闭止,也是生育功能丧失的标志之一。
至此,我们会发现,其实老祖宗的东西还真是很先进,其实说的就是大多数人生长、发育、生殖等方面的规律。
这跟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的,女子绝经后生育功能明显下降,也是相符合的。

黄帝内经中,开篇为《素问 上古天真论》,全篇都以黄帝与岐伯的对话来进行论述的。
估计黄帝也是遇到过高龄有子、高龄产子的现象,于是他就如我们大家一样,像个好奇宝宝似的问道: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
而岐伯则回答了上面这段话。
大意可以分两层来看:为什么有些人,虽然年事已高,仍能怀孕生子呢?
一部分是,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即所谓的先天禀赋优于常人,即便年高,但仍肾气有余,所谓的先天之本充足,肾主生殖,故可以有子。
还有一部分则是,道者能却老而全形”,即后天养生得法,能延缓衰老,推迟月经衰竭之期,即所谓的后天休养得法,故可以生子。

至此,我的理论复习也是比较到位了。
我们再回头来看一看,这个新闻中主人公的相关情况。
这位母亲,67岁,前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医生一名。
据新闻报道,这位母亲2009年绝经,2015年阴道流血予中药调理,其间月经周期规律,其后不定期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厚。2018年10月,曾因腔隙性脑梗死,在住院治疗,并使用过一些调理气血的药物。
文中没有详细提及具体病情及药物,但一般来说,腔隙性脑梗,是脑梗塞的一种特殊的类型,是在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脑深部的微小动脉发生闭塞,引起脑组织缺血性软化病变。
临床上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大约有四分之三的患者无病灶性神经损害症状,仅有轻微的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有轻微的头痛,头晕,眩晕,反应迟钝的症状。
所以,作为退休医生,这位母亲还是很重视个人健康的,在发现问题后,就住院治疗并使用了一些药物,具体不详,主要就是调理气血,而家属提及妻子早上用了药,晚上就来例假了。”
中医理论中,腔隙性脑梗的病因病机,主要也是考虑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失调。
而这位母亲估计也是看了中医,使用了一些调理气血的药物,并由此也复有了月经。
脑梗治疗了一段时间,文中提到的是脑梗治好后不久,应该是相关症状明显改善以后,由此估计也是吃了比较长一段时间的药物,再去检查时,就发现怀孕了。

由此,我们其实是可以分析出来的:
这位母亲应该首先还是先天禀赋特殊,60多岁时,仅是药物调理气血(还不是专门进行的备孕调理),就可以恢复月经,说明肾气还是有余的,方能天癸复至。
其次,作为一名前医生,或许也是比较注重调理养生,这个可能也是后天因素之一。
细细道来,好像也没有那么可惊奇的了吧?
不过,这肯定是特例,并不值得推崇。
无论是我们的传统医学,还是现代医学,都提到:高龄产妇生育,对生命都是存在具大威胁的。
首先,胎儿先天性畸形的概率明显增加。
对孕产妇本身而言,随着年龄增长,体内卵细胞受到有害物质的影响更多,基因突变的概率更高。
其次,高龄孕产妇很容易流产,自然流产率极高。
随着年龄的增加,女性卵巢功能降低,同时激素水平不稳定,受精卵难以正常发育,从而导致流产。
第三,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高龄产妇孕期并发症、合并症概率会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主要包括妊娠期糖尿病及高血压、心脏病、子宫肌瘤、产后出血、胎盘前置等。
如新闻中的这位母亲,本来就有高血压病,既往有腔梗病史,随着孕期进展,她心肺功能负担明显加重,最后在怀孕近36周时,经多学科专家团队会诊,于25日,提前进行了剖宫产手术。
第四,高龄产妇生产后风险更高。
高龄产妇在生产后恢复的时间就比一般产妇更长,更难恢复。
如我们的主人公,在剖宫产后也是进入了监护病房进行观察,而产后一段时间内还将面临脑梗再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多种严重问题。
从医学角度来说,最佳生育年龄,还是35岁之前为宜。高龄产子,风险极大,即便是在现在医学如此发达的今天,仍是要冒着生命危险去进行的。
不论其他各种争议,只祝愿母亲和孩子都能顺利、健康的早日出院。
#山东67岁高龄产妇生女#
#高龄人怀孕如何抉择#
#黄帝内经-胎育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