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踢猫效应:别把你的坏情绪“遗传”给孩子

生活中,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对孩子发脾气,孩子的很多行为都会瞬间点燃家长的怒火,有时候,是因为孩子犯错,有时候是因为孩子不好好学习……但是根本原因也许只是家长工作不顺或在别处受了气,而恰好孩子不听话,于是,孩子就成为了家长的出气筒。

心理学上有个关于情绪的故事:

一位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把正在淘气的孩子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于是恼怒地踢了身边打滚的猫,猫跑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指的就是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

由金字塔尖一路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而在家庭中,最终的受害者就是孩子。

当父母在打骂、贬损自己孩子的时候,并不是在给孩子立规矩,只是在把孩子当做他们的出气筒,来释放自己在生活中、工作中的不易。而我们带着负面情绪去和孩子相处时,不仅不能教育孩子,还可能让孩子学会以暴制暴”。

每个人都有负面情绪,也都有心情糟糕的时候,但这并不代表可以无缘无故地打骂孩子。

踢猫效应:别把你的坏情绪遗传”给孩子

到底是什么导致妈妈总是会对自己的孩子发脾气?

生活的改变

从家里的掌上明珠到孩子妈妈这一过程中会给女性带来非常大的变化,有些女性对于这样的变化会适应的慢一些,从而无法调整自己的情绪,就会向家人、孩子发火。

自己本身带有坏情绪

其实很多人都是因为自己本身不痛快,而对孩子发火,并不是因为孩子做错了什么,只是妈妈对孩子的无能为力在作怪。

经常对孩子发脾气说到底就是母亲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对孩子发火不但没有教教育功能,还会对孩子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

导致孩子自卑心理

经常发脾气,总是被莫名其妙指责的孩子,会因为害怕而变得顺从,甚至产生自己不被爱的想法,在今后的成长中,会变得没主见、自卑、软弱等。

孩子长大后脾气不好

母亲遇到问题总是发脾气,孩子长大后也会用相同的方式去处理问题,这样不仅什么都解决不了,还会影响孩子以后的人际关系。

坏情绪

那么如何打破踢猫效应”,减少对孩子发脾气,拥有良好的家庭氛围、亲子关系呢?

坦然面对自己的坏情绪

生活中总是会很多的压力,每个人都有委屈、沮丧、愤怒的时候,这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你得学会接受这些情绪,努力调整心态去解决问题,否则只能制造出更多的问题。

烦恼不是孩子给的

情绪低落、心情不好并不是你对家人、孩子发脾气的理由,当你情绪不好时,应该给自己一些时间去冷静下来,客观的对自己的坏情绪做出反应,千万不要轻易对孩子发脾气。

客观表达自己的情绪

你可以直接和家人、孩子沟通今天你有怎样的烦恼,告诉他们你的不开心,告诉他们你糟糕的情绪与他们无关是非常重要的。

找到自己的宣泄途径

面对不良情绪,要用正确的方法及时的将他们消除,可以尝试运动、听音乐、外出郊游等方式。

及时认错

对孩子发脾气后一定要及时认错,要告诉孩子,即便你有做的不好的地方,但妈妈向你发火也是不对的,并且向孩子解释你为什么会发脾气,育儿中要学会和孩子道歉。

听朵脑学院

家庭育儿中对孩子发脾气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会影响亲子关系、孩子性格养成等,但其实情绪的影响从孕期已经开始了,孕期准妈妈的不良情绪会攻击宝宝的大脑组织,因为人在压力大的状态下,体内会产生糖皮质激素神经毒素,而这种毒素则会伤害宝宝的大脑,从而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不过别担心【听朵脑学院】独家研发的【孕育聪明宝宝的12堂大脑开发课】有很多如何让宝宝健康成长的内容,现在去喜马拉雅搜索【听朵脑学院】就可以找到我们啦!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遗传”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