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话梅的妈妈(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
托尔斯泰曾说,我们平等地相爱,因为我们互相了解,互相尊重。”诚然,互相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爱人之间,朋友之间,亦或者父母和孩子之间都需要如此。但是在生活中很多父母却对孩子不甚理解,他们总希望把自己的想法加在孩子身上,以为处处都为孩子好,殊不知此举却把孩子送进了无底深渊。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按理说,父母和孩子都是人,又都生活在相同的家庭环境当中,双方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才是,这也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为什么这些父母却总不能理解孩子呢?莫非有什么难言之隐吗?
一、父母为何总是不理解孩子?1.父母总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
朱熹的著作《朱子语类·大学三》曾这样写道:俗语所谓将心比心,如此则各得其平矣。”这其实就是将心比心的来历。什么是将心比心呢?顾名思义就是指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对于父母来说,这句话对他们的意义同样不同凡响。

为什么家长总不能理解孩子呢?为什么他们总觉得孩子做的事都是错的呢,其实原因就在这里,正是因为不能站到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总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去俯视孩子,他们又怎么可能做到心灵相契呢?
2.双方存在不可磨合的矛盾和冲突。
当然除了角度问题以外,孩子和父母之间之前可能也存在一些矛盾和冲突。此话怎讲?如果父母和孩子此前就曾存在过一些冲突,又或者当时没有及时的解决,那么随着时间的累积,双方之间的矛盾病人会越来越大。因此,一件事弄不明白,两件事、三件事自然也就弄不明白了,到最后问题和矛盾就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3.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
人们都说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就能够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虽然说这话有些绝对,倒也不失几分道理。很多时候,孩子和父母之间存在的问题,根源都要从教育方式上找,当然也并不绝对。如果父母平时对孩子要求比较严格,那么在教育孩子时,他必然就会表现出这样的特征来,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按照自己的念头为孩子规划路线,所以在想当然中,他们自然就走了歪路。
每当遇到教育问题时,很多教育专家都说沟通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只要善于沟通一切都不成问题。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沟通真的可以解决所有的亲子问题吗?恐怕不尽然,我们也应该从两方面综合的去看待这种情况。
二、沟通真的可以解决所有的亲子问题吗?1.沟通可以解决部分问题。
什么是沟通?仅仅靠说话就能解释沟通这一含义吗?当然不够!沟通其实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也就是说是一种心心相碰的状况。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沟通的确可以解决部分问题,如果是一些小的矛盾和冲突,通过沟通可以解开对方的心结,也能够进一步舒缓彼此的心情,相应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但是这仅仅只针对部分问题而言,对于一些难度较大亦或者历史遗留”问题来说,沟通的分量就不那么足了。

2.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策略。
我们都知道在做一些事情之前,应该秉承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策略,然后再去做事,只有这样才不至于犯了习惯主义的错误。我们并不是说所有的亲子问题都可以靠沟通来解决,很多时候,父母也应该深入的去了解问题的实质,然后再调整自己的育儿策略,这才是真正的好法子。
3.父母的态度和立场很关键。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都认为所谓的沟通不过就是坐下来和孩子好好说话,只要把问题说开了,事情也就不那么难解决了!但这类家长只理解了浅层次的一面,换句话说就是只看到了表象,所谓的沟通并不并不仅仅只坐下来谈一谈,更多的,是要做善后工作以及调整好父母的心态,并锐意改正以往错误的教育观念。
如果您错了,那您就要抚平自己的心态,调整自己的立场,然后做出一定的转变,只有让孩子看到您变了,这个沟通才能行之有效,相应的,孩子才会乐于沟通。
也许是因为教育方式出了问题,也许是因为双方积攒的矛盾太多,但不管是什么样的原因,我们都应该仔细的了解一下父母表现出来的不理解对孩子的伤害究竟有多大。也许在知道这些伤害之后,您就懂得该如何调整自己了……
三、父母表现出来的不理解”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1.会影响孩子对父母的看法。
什么叫做将心比心呢?正如前面所说的,就是设身处地的替别人着想,那么这里面就包含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那就是替”。也就是说只有您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别人才能设身处地的去想着您,这是一个相互的过程,缺了哪一个都不可以。因此如果家长总不能理解孩子,相应的,孩子也就不能理解父母了,双方的关系必然会因之而淡薄,亲子之间,如果连关系都淡薄了,感情又会怎样呢?

2.会影响孩子未来的性格养成。
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如果他提出的观点、做出的行为都不能被父母理解,甚至父母都要加以贬斥,那么他们会怎么想呢?可能一开始会隐忍,但随着时间的延长,他对父母的憎恨之情会越来越深,到那个时候,孩子的性格甚至会因此而变得畸形。他为了迎合,为了所谓的父母之赞美后不断的扭曲自己,到最后连释放真我的可能性都没有了,他就实打实的变成了一个自卑且懦弱的人。
3.会间接的影响孩子的三观以及未来的育儿方式。
我们都知道,很多时候父母就是孩子的影子,父母怎么做孩子就会怎么学,所以秉承着这个观念,当父母从小就不理解孩子,待孩子长大以后,他肯定也会带着这种先入为主的观点去影响别人。在育儿的时候他可能也会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这样呵护自己的家庭,到那个时候这种毒害不就蔓延开来了吗?
诚然,父母都有难言之隐,目前的不理解也只不过是暂时的罢了。父母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转变自己的思路,以一个更坦诚的心态去看待自己的孩子,我想,将心比心这四个字你一定能明白,也一定能学会。
那么,您曾经有这样的状况吗?您又是如何调整的呢?欢迎说出您的想法,你和我们一起交流讨论。
------------------------------
关注、转发、分享【话梅的妈妈】文章,话梅擅长婴幼儿成长知识、儿童教育注意事项、幼儿成长过程中棘手问题等所有的育儿问题都会在这里为您解答,给您最专业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