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你眼中的乱涂鸦,是孩子心中的对话

经常听到家长抱怨:孩子画画一点都不像,或者‘我觉得他只是在纸上乱画,根本不知道他想要表达什么’

孩子的天性决定了,他们作画时往往是没有约束,狂奔且自由的,表现的是天然的朴素与纯真,而大师们所追求的返璞归真,恰恰是儿童所具有的本我。

其实,大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孩子画画的表面,孩子和大人的视角不一样,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梦,成人很难体会。

瑞士最富诗意的造型大师保罗·克利,他一生绘画风格多变,而儿童般的纯真画风使他达到了艺术的顶峰。

你眼中的乱涂鸦,是孩子心中的对话

对于自己的创作,克利认为我的创作必须从那些最微小的东西开始,应该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对欧洲一无所知,什么也不懂。”

但是往往当父母对孩子画画这件事认真起来时,总会踏入另一个误区:过分追求孩子画得像”。其实在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涂鸦中已经产生了儿童日后画画的基本形状,在大约1岁半的儿童那里我们能找到涂鸦的原型。这是无造型的基本形状,借助于这个基础,孩子们以后画画才会得心应手。也正是有了这些基础,才会产生第一张像样的儿童画。

事实上,儿童的涂鸦也并非是毫无逻辑可言的。涂鸦是所有绘画语言的基础。绘画语言的发展类似于口语,有自己的规律,内部逻辑极其严密。

赛茨认为:人类的原始冲动”的表达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文字表达;另一种是通过绘画表达出来,即把内心的经历可视化。”

面对孩子们在画画过程中表现出的种种奇怪的现象,我们可以去善意解读和应对。因为孩子在画画时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内心需要。他画出来的内容与实际事物并不相符,他只是按照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自己头脑中的印象来绘画。这些都是孩子内心世界的真实流露。

对于小孩来讲,这个世界是很神秘、新鲜的,他会充满好奇心,涂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观察的过程。涂鸦”是孩子进行想象、发展想象力的重要方式。保护涂鸦”,就是保护想象,赏识涂鸦”,就是鼓励想象。

涂鸦是孩子们接触艺术的第一步。懂得艺术的孩子,举手投足,都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无论他着装是否奢华,这是内在优雅,在外在的映照。

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当艺术家,但是,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环境,一个被艺术浸染的环境。被艺术浸染的孩子,会更早地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拥有感知世界的能力,拥有自我交流的能力,这一切相加,才是真的赢在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