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儿童空间敏感期的6种表现,家长不要制止,有助于孩子学好数学

孩子在小时候总喜欢做一些危险的事情,很多家长看到了就赶紧制止:哎呀快停下来,这样多危险啊。”殊不知有可能在制止后就阻碍了孩子数学思维的发展,小编就列举了6点孩子空间敏感期的表现,一起来看一下吧!#聪明孩子养成记#

儿童空间敏感期的6种表现,家长不要制止,有助于孩子学好数学

儿童空间敏感期的几种表现

1、喜欢扒拉东西

孩子不到两岁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喜欢把桌子茶几上的东西全都弄到地上。比如在茶几上放了几个苹果、摆了一盘瓜子,孩子过去直接就给扒拉到地上,家长放回去后孩子还是这样。

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是空间敏感期”萌发阶段:孩子发现物体之间是分离的。

这时候我们就要将孩子能够到的地方把危险品和贵重物品收起来,放上玩偶、书本等不容易被损坏的物品,让孩子充分理解这个世界。

2、找洞洞

1岁左右的孩子经常会喜欢玩这个游戏,孩子喜欢找一些窟窿之类的东西然后塞住或者用手抠。

家长只需要保证孩子的安全即可,而且千万要对家中所有的插座做好防护,避免出现危险。

3、喜欢搬东西

早教专家孙瑞雪在《捕捉儿童敏感期》这本书中提到:孩子通过不断移动物体来探索空间,感知物品和空间中的联系。

几个月大的孩子,就很喜欢把床上的各种东西扔下床。这时候家长尽量不要阻止。

一岁多一点的孩子,如果喜欢抛撒粮食等谷物可以给孩子换一些其他物品,因为这样有些浪费粮食。可以给孩子找一些珠子之类的东西让孩子扔,但是一定要有家长看护保证孩子的安全。

孩子还喜欢把玩具或其他物品搬来搬去。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把餐厅的凳子、椅子推来推去的孩子。

4、喜欢将东西叠起来再推倒

孩子很喜欢玩一个游戏——将积木叠高再推到。这不是孩子有破坏东西的倾向,而是孩子在建立自己的三维空间感。

家长就在孩子玩的地方铺一个垫子保护好地面不要被破坏就可以了。等孩子玩够了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将东西收好,能提前训练孩子的自理能力。

5、喜欢藏起来

孩子1岁左右特别喜欢玩捉迷藏,尤其是喜欢躲在像衣柜、桌子下面、窗帘里面这种狭小的位置。

家长跟孩子玩之前将这些地方都打扫干净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但是家长千万要时刻注意孩子的生命安全:

前段时间看到过一条新闻:两个男孩捉迷藏躲进冰箱,结果冰箱里面是打不开的,冰箱内部空气不流通,而且呼救声也传不出去,结果两名男孩就在冰箱中窒息身亡了。

6、喜欢爬高

孩子会很喜欢爬窗台、楼梯这些地方,对爬高满是兴趣,而且会一遍一遍的爬。这是因为孩子是在用自己的身体探索未知的空间。

家长也不要制止孩子的这种行为,但是必须要保证孩子的生命安全,比如孩子容易磕到脑袋、摔倒、被卡住等等都要时刻注意。

推荐读者朋友们购买《第一次遇见科学》

这是一本非常适合孩子阅读的启蒙教育图书,适合4~14岁的孩子,能给孩子带来很好的数学启发。

点击图片可购买 【华光】第一次遇见科学 打造适合中国儿童的科学启蒙课程全12册 ¥324

整本书跟进行探究学习,科学的思维能力训练。

整套图书以儿童为中心展开,课程中加入大量互动环节,拉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在此过程中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沟通表达能力,提升语言技能,在知识的获取与输出中获得概念与技能。

点击左下方了解更多”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