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温度下降十多度,衣橱里的秋裤都翻出来穿了。天气一转冷,我就会郁闷一阵子,对我来说,冬天实在是难受。

这才十月份,我就开始为今年的冬天如何熬过去而操心,毕竟家里现在多了个小朋友。
小家伙是重点保护对象,早晨我出门上班前,家婆就问了我9遍今天沛沛穿这么点会不会冷”?孩子比我多穿了一件薄针织衫。
我说:在屋里应该是穿够了。”家婆立即证据在握地反驳我:还是穿少了吧,沛沛手不暖和。”于是我默默地去擦干孩子吃(捏)完橘子脏兮兮、冰冰凉的小手。
想起一句话:有一种冷,就是奶奶觉得孙子冷。
老人带孩子,永远聚焦两件大事:孩子饿不饿?孩子冷不冷?
记不清有多少次了,我下班回到家,家婆自己穿着短袖,给我动如脱兔的娃儿裹着长袖,再套一件背心。
孩子大汗淋漓地追着电动小狗,从卧室到客厅,从客厅到阳台,一趟又一趟,热得像刚从澡盆里跑出来一样。
我奇怪的问:妈,你为啥给沛沛穿这么多?家婆的回答永远都是:我摸他的手,不暖和。”所以还没到冬天,我就能想象沛沛被奶奶裹得像个粽子,弯腰拾个玩具特别费劲的情景。
实际上孩子新陈代谢速度快,产生热量多,所以很多时候身上是很暖活的,可手脚却会有点凉。这并不是孩子衣服穿少了,而是因为孩子的毛细血管不充盈,血液无法完全抵达四肢末梢,血液循环微弱的手和脚就容易变得凉凉的。

很多妈妈都有体会:有时候明明宝宝已经穿得够多,甚至后背都有微汗了,可摸摸孩子的小手,却是凉凉的。
所以孩子手脚凉,不一定就是冷。
金牌月嫂:判断孩子冷不冷,靠两摸”我们都知道孩子不能穿过多,不然孩子得上捂热综合症是很麻烦的。可也不能穿太少,感冒了孩子又遭罪。那我们究竟怎么判断孩子冷不冷,穿得合不合适呢?同事的亲戚在南昌做了十几年月嫂,告诉大家:判断孩子冷不冷,就是要两摸”。
一是针对0-12个月龄婴儿:用手摸宝宝后背(后颈部分)判断孩子冷还是热。
如果孩子的后背温热干爽,说明宝宝穿得比较合适;
如果后背黏黏湿湿,说明宝宝穿得有点多,需要适当脱减衣服;
如果后背微凉,说明宝宝穿少了,需要适当添加衣服。
二是针对1岁以上宝宝:用手摸后背+手心判断孩子是冷还是热。判断依据同1岁宝宝一致。
小贴士:天凉了,给孩子穿衣该注意什么?一是3条法则
1)多少法则:一个普遍的法则是宝宝2岁前比大人多穿一件,2岁后和大人穿得一样多。
2)冷暖法则:三暖一凉”。
一暖:宝宝的背部要暖;
二暖:宝宝的肚子要暖
三暖:宝宝的脚部要暖
一凉:宝宝的头部要凉
3)穿衣法则:洋葱式穿衣
冬天给孩子穿多了,容易出汗弄湿衣服,待汗一干身上就凉飕飕的,一冷一热反而容易感冒。给小孩穿衣服像洋葱一样一层一层的穿,一层包一层可以达到保暖又穿脱方便的效果。
洋葱式穿衣要求给孩子添加的衣物应该是:内层穿排汗功能良好的衣物,中层穿保暖的衣物,外层穿防水防风的衣物。

二是不要穿开裆裤。很多家长为了把尿方便,不给孩子穿纸尿裤,不给孩子穿包臀裤。美国儿科协会建议:孩子在18个月以后进行如厕训练比较合适。所以不提倡过早给孩子把尿。寒冷的天气让孩子小屁股露在外面,也很容易感冒、冻伤皮肤。
三是要使用吸汗巾和口水巾。吸汗巾一般由几层棉纱布制成,吸水性好,而且棉纱越洗越软,特别适合天气冷、宝宝穿得多、又好动的时候。将吸汗巾贴身垫在宝宝背部,出汗多湿了就换一块,可以保持宝宝后背干爽,不容易感冒。
口水巾是针对爱流口水的宝宝使用。家长可选用正面全面反面防水的材质口水巾,避免孩子口水顺着脖子流,弄湿衣服而受凉。
我堂弟小时候就特别爱流口水,现在他都30岁了,我对他最深的印象还是儿时的他每天脖子上围着一条裤腿。那裤腿是大人的旧裤子剪下的,要保证能在弟弟脖子上绕一圈再打个结,免得衣服湿了没有换。
隋唐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有段话:凡天和暖无风之时,令母将儿于日中嬉戏。数见风日,则血凝气刚,肌肉牢密,堪耐风寒,不致疾病。若常藏在帏帐之中,重衣温暖,譬犹阴地之草木,不见风日,软脆不堪风寒也。”
所以,但想让宝宝精神好,食欲佳,筋骨壮,身体健。给宝宝合理穿衣的同时,多带他们户外活动增强抵抗力是关键。如果您的孩子到了满地撒欢的时候,多带孩子拥抱大自然吧!
我是二胎妈妈。白天上班,晚上带娃,深夜读书写字。愿做追梦人,一直在路上。如果您喜欢我的文字,请关注我@沛沛妈学育儿,育儿路上我们共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