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男孩子的爸爸,自我感觉应该是比较用心的,平时也是非常注意多用心倾听,多时间陪伴……但结果好象总是有让人有不满意的地方。所以,是一边在教育男孩子的道路上跌跌撞撞地实践着,一边也是在育儿的理论学习上不断地学习着。
最近发生的几件事,让我又有了新的感悟,但这些感悟到底对不对呢?我也不知道,只是感觉不吐不快。
——不强迫。儿子一向喜欢看书,并自号为小书虫”,但喜欢看的书并好象和学校推荐的书有些差距。他最喜欢看军事的、自然的、科幻的,就是不喜欢看学校推荐的。他说:原本很喜欢看的书,如果一被学校和老师推荐,立刻就感觉到厌烦,一点都不想看了。这种心情真的可以理解,大人碰到这种情况,往往都会心生厌烦,更何况是孩子呢?
我终于知道他平时看书多,但涉及到语文考试需要的内容,好象表现都不尽如人意了。作为家长,面对这一切的时候,真的好为难。想让孩子博览群书,但又碰到了成绩这个硬碴子。
怎么办,真的好为难家长和孩子啊!目前自己能做的只是看书不强迫,考试要针对性的背诵。只能这样了!

看自己喜欢的书、看被推荐的书——矛盾共同体
——不多说有个亲戚的孩子,自小父母离异,一直跟着妈妈,爸爸虽然始终保持联系,但毕竟不在身边,有很多具体的事情无法感同身受。一次爸爸好象突然想起来,问孩子你是怎么度过逆反期的?”孩子回答:我为什么要有逆反期,妈妈对我是放养,你基本上不怎么管我,我跟谁逆反去?”
听起来,对孩子有些心酸的感觉。但是细细想一想,真的是这个道理。对于孩子来说,也许自小是听到父母说的太多了,怎么吃、穿、用,尤其是到了学习上。试想一想,如果你干什么事,旁边都有人在说,能不烦躁吗?
想通了这个关键,我下定了决心,以后一定要少说。可是事到临头,真的管不往自己的嘴啊,对于妈妈来说更是这样啊。

因为说的太多,好心”不定会有好报”
——不点破儿子喜欢跟着妻子通过手机看小视频,我为了孩子的眼睛,更重要的是感觉很多视频没有任何意义,所以看到这一切,就要说一说。但这些小视频确实太吸引人了,所以,每当孩子看小视频时,看到我,就立刻装作没有看的样子。我也知道,他干了什么,一般我都装作不知道的样子。
还有很多事例,儿子喜欢用他自认为聪明的办法表现自己。孩子的这些行为,只要不涉及原则 则和根本,我通常都装作看不见、听不到,总之就是不点破。
这里也没有什么育儿理论指导,也没有什么深层的考虑。唯一的感觉就是现在的孩子们真的太辛苦了,让他们也有一些能够自由发挥、而无伤大雅的自由感觉,仅此而已。

尽量多给孩子一些无伤大雅的放松空间
——不厌烦儿子到了现在这个年龄,已经开始根据心情和对话内容,决定跟我说话的态度问题了。如果是他感兴趣的,回答就很积极。如果是不感兴趣,或者是不喜欢的,虽然也在口头上应付,但从情绪上可以明显感觉到。
碰到心情好了,尤其是到了下午,小嘴巴是不停地在说,看到什么说什么,喜欢评论,上至天文地理,下到油盐酱醋,中到国家大事,没有不说的。而且,喜欢按照自己的理解发议论,甚至明显有夸大其辞的状态。我的评价就是如果知道6成,儿子会说得好像知道9成一样”。
面对这种情况,我尽量不打扰他,顺着说,如同相声里捧哏的一样,嘴里会应承”是吧,后来呢,然后呢,真的吗?。总之,我的观点就是让他愿意说,以免不愿意说的时候,才是真正的麻烦呢!
当然,有时候吹牛实在过分了,也听着实在受不了,就批一批他,也尽量争取点到为止。

有时配合孩子的讲话就要像捧哏一样
唉,别人是某家有女初长成,我家是男儿长成烦事多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