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孩子对妈妈总是特别依赖,跟妈妈总是有讲不完的话。但对爸爸说得最多的一句,有人调侃说是爸,我妈去哪了”?其实这也不算调侃,因为包括我们成人在内,也基本都是跟妈妈话更多,似乎跟爸爸就没有什么共同话题。
因为在极大多数中国家庭中,爸爸往往只负责打拼事业、赚钱,而妈妈则是整个家庭里里外外一把手,甚至包括孩子的教育很多爸爸都会缺席。简而言之爸爸跟孩子之间缺乏沟通,而且很多爸爸不太注意自己的言行,所以即便是跟孩子有时间交流,也往往没什么好的效果,那么爸爸跟孩子相处之中应该注意什么?
那么爸爸跟孩子相处之中应该注意什么?
1、不要给孩子灌输家里没钱,你是未来的希望之类的思想
即便是很多没什么文化,条件也比较差的家庭,父母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可以有出息,不要再像自己一样生活在最底层,干着最脏最累的活,却拿着最低的薪水。所以这种家庭的父母往往总是会将生活的不易和家庭的困难拿出来跟孩子说,希望以此激励孩子好好学习,将来更有出息。
对于性格活泼外向的孩子来说,他们可能会将自己的感到很烦的内心想法说出来,尽管父母会因此而不高兴。只不过对于那些本身就心思比较深的孩子,父母的这些话会给他们很多压力,时刻提醒自己肩上的重担,养成一个事事争第一的习惯,这样看来有压力似乎并不是坏事。
但实际上当他们在某些方面表现得不尽如人意时,就会产生对家人深深的愧疚感,并且让自己的精神压力也更大。当人的神经长期处于这种紧绷状态得不到放松时,是很容易绷断的,比如患上抑郁、焦虑之类的疾病,严重影响到自己将来的发展和生活。
2、不要否定孩子,更不要拿自家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相信这是很多父母都有的一个通病”,总是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好、有能力、有出息,对别人家的孩子赞不绝口,自家的孩子在父母眼中反倒成为了不思进取、一事无成的废物”笨蛋”。
或许早些年孩子对父母这样的态度也会表示理解,只能一个人偷偷躲起来伤心,想办法努力做到最好。但现在的孩子,估计更多都只会被激发那份潜在的逆反心理,只会用他们的方式反抗,比如离家出走、破罐子破摔,甚至还有些抗压能力差的孩子会选择自杀!
难道这就是父母想看到的结果吗?当然不是,其实父母之所以这样做也是想激发孩子的潜能,希望孩子可以拿别人家的孩子为榜样,可以变得更优秀,更强大。但遗憾的是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丝毫不起作用,甚至还让孩子变得更加叛逆难管教。
3、忙着呢,别来烦我
很多孩子在跟父亲寻求帮助的时候,可能都会收到这样一种回复。其实很多对孩子说这种的父亲哪怕真的不是真的很忙,也往往总是不愿意跟孩子交流,或者只能敷衍地推卸过去。因为在他们看来,自己只负责赚钱,让家人的生活条件得到保障就可以,对于家里的琐事,包括对孩子的教育,都应该是妈妈要考虑和负责的事。
拥有这种思想和态度的爸爸,凭什么希望孩子遇到事情会首先想到你?凭什么认为孩子会崇拜你?所以说想跟孩子的关系亲近一点,那就努力扮演好爸爸的角色,不要缺席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更不要在孩子寻求帮助的时候将他推出去。
养育孩子是一个复杂又漫长的过程,尤其是现代社会的高质量培养,对于父母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对于女儿的栽培,我们需要细心,有耐心足够的精力。
这套《爸爸的高度决定了孩子的起点》帮助父母逐步了解男孩,从而更好地养育他们,让父母意识到男孩并非难养,恰恰相反,正是养育男孩女孩很困难”这条假设才会导致问题的出现。揭示男孩女孩养育问题的破题之法”让父母养育有方向、行动有办法,教会父母如何培养出有勇气、有担当、有韧劲、有温度的孩子!
这本书给出养育男孩、养育女孩的10条行动指南,更多的是在告诉父母,父母应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以积极包容的态度跟孩子沟通。培养优秀的孩子从这本书开始。
结束语:其实爸爸都是非常爱自己的宝宝的,只不过极大多数爸爸并不知道怎样跟宝宝相处,也不善于将爱挂在嘴边而已。甚至很多时候他们推卸孩子的求助也只是下意识的行为,因为他们可能也想帮助孩子面对困难,只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帮忙,所以干脆选择冷漠对待。
所以在很多孩子的印象中,爸爸一直就是那个不苟言笑,很严厉甚至很冷漠的印象。所以爸爸们以后要记得跟孩子多互动,多交流,不要太严肃。孩子们也要体谅爸爸在外打拼的压力,体谅爸爸的害羞”,跟爸爸互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