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个关注,跟我一起,每日趣看心理看八卦,学习心理干货。

家有熊孩子的应该都知道,无论多好动调皮的孩子们,一看到动画片就安静了。安安静静在电视机前坐上几个小时毫不费劲,很多时候,动画片也成了父母轻松带娃的好帮手。对此,很多爸爸妈妈不禁疑惑:这动画片里到底有什么,能让孩子这么着迷呢?
但另一方面,很多时候,孩子沉迷于动画片又让人头疼。前段时间,风靡全国的《小猪佩奇》,有家长反应宝宝沉迷于学习模仿小猪佩奇,整天学猪叫。孩子正处于人格形成期,看动画片到底会不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呢?
今天就从这两个方面说说孩子们为什么喜欢动画片,以及动画片对孩子的影响,家长该如何正确对待这个问题。

第一,夸张的表现
动画片其实是一种现实生活的模仿,它保持了现实生活中的基本原则,同时也存在很多夸张、泛化的艺术表达。如将动物拟人化,人能飞,会使用魔法等等。这些特点与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法不谋而合,正是吸引孩子的原因所在。
第二,动画片简单直接
幼儿对于周围的事物充满无限的好奇和渴望,尤其对于那些新奇的,瞬息万变的事物感到敏感。而动画片中的幼稚”的表现形式,简单而直接,正是吸引他们的地方。孩子们会通过这些简单易懂的模仿,来开创自己的世界。

从以前的单一类别,到现在的五花八门,动画犹如一把双刃剑,对孩子们有着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一)积极影响
陪伴,动画是孩子的伙伴。当代社会的压力不言而喻,父母大部分精力都扑在了工作中,无暇照顾和陪伴孩子。动画,就在无形中成了孩子的伙伴,变成了孩子打发时间的安全又有趣的方式。学习,动画是孩子初级老师。孩子在看动画的过程中,也学会很多,语言,孩子通过动画扩展自己的词汇量,动画的魅力在于可以让孩子愿意主动学习与模仿,比单纯的语言描述更有效。行为习惯的养成。孩子善于模仿,当动画人物出现良好的行为获得表扬或做错事被批评,为孩子树立了一个榜样,让孩子能明是非,懂对错。
(二)消极影响
孤独。长时间在家观看动画,家长把孩子拘束在家中,孩子无法经常参加一些群体性活动,孩子的个性会变得孤僻,不合群等。恶劣模仿。孩子很容易去模仿动画里面的一些情节。有些动画充斥着暴力流血情节,孩子的判断力不够,价值导向有可能被带跑偏,会出现模仿暴力的行为缺乏同理心等。注意力受损。美国大脑发育专家John Medina认为:3岁以内的孩子每看1小时动画片,即使是益智类的,上一年级(6-7岁)时的注意力紊乱的概率增加10%;如果每天看3小时动画片,这个概率会上升到30%。注意力是大脑执行功能的组成部分,对儿童未来的阅读执行力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一旦缺乏注意力,父母想让孩子建立阅读习惯会比同龄孩子难很多。视力。孩子发育不完全,长时间观看电视或近距离观看电视会对孩子的视力造成损害。而且有些孩子是边吃饭边看电视,这样不利于肠胃消化,对肠胃健康不利。
作为家长,学会正确的利用动画给孩子进行教育是相关重要的。在孩子发育成长阶段,
首先,慎重的选择动画的类型。家长要选择好动画,带有成人思维的动画不适宜孩子观看,应当选择一些有教育意义的,人物鲜明,价值观导向正确的动画给孩子看。
其次,家长的陪伴很重要。做好的做法是每天固定一段时间,和孩子一起观看,严格把控孩子看动画片的时间。其实看动画的过程也是了解孩子的过程。
再者,学会行为约束。在观看过程中通过动画里面的角色正面的引导孩子。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家长与孩子观看动画片的过程中增加互动,这样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表述能力与想象力。
最后,丰富孩子接触动画的途径 。孩子接触动画的途径不止一种,除了观看动画,家长也可以给孩子看一些图片丰富的书籍,多利用线下近距离接触,让孩子多看一些实物,更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动画对孩子的影响十分重要。各位家长应该多了解动画对孩子的影响,为孩子选择适合孩子观看的动画。
限时0.1元,点击进入【烦恼倾诉树洞】圈子加入后即可获赠干货大礼包,前100名限时0.1元加入泛心理社群;无论是职场上,还是家庭中,无论是青年职场,还是宝妈宝爸,步入中年,我们都能以最专业的内容及答疑帮你走出烦恼,重回快乐。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烦恼走光收获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