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陪读记1 | 他为什么要来上学?

陪读记1 | 他为什么要来上学?

今天有个同学问我:阿姨,他不喜欢读书,为什么还要来上学?

是的,为什么要去学校?这个问题,我也无数次问自己。

每天下午去学校都要接受各路小记者问。

他为什么不说话呢?

他是不是哑巴?

你为什么要陪他上学呢?

他是不是得了什么病?

他为什么老是笑个不停?

他为什么又不笑了呢?

他怎么好像听不懂我的话呢?

嘴巴张开,啊啊啊。

他有没有长虫牙?

他怎么这么胖?

他为什么不穿鞋呀?

太多太多为什么?

我这个采访过无数建筑大咖的人面对他们的盘问,有时竟觉无言以对。

童言无忌,这才是他们眼里真实的孩子模样,做家长的只能认真比对接纳。

当然也有一些很不错的孩子,看到他哭,拿出一粒糖给我说:阿姨,你给他吃粒糖,他就不会哭了。

他在操场上脱鞋,有孩子马上把他的鞋子拣过来给我。去厕所,也有同学愿意跟着。

当然更有些搞怪的孩子,在他脸上吹毛,叫他张开嘴巴说阿,故意挠他痒痒,逗他笑个不停,并打趣摸他鼓起的小肚腩,敲敲里面装着啥。

更有毫不客气地说:他在这里影响我们上课了。

是的,每次被这些小不点盘问时,我会去思考问题的来源,也会拷问自己他在学校存在的理由。

其实最难熬的是前两个星期,每天我都要鼓足勇气带着他进入学校。坐在教室里总是如坐针毡,担心他不小心又出了什么状况影响老师正常上课。也时常揣摩他人的表情和语言,是的,听不懂,坐不住,学不了,为啥还要来学校,这估计不是孩子这样想,想必周遭人都会这样想。

其实进入普通学校后,改变的不仅仅是孩子,改变的却是大人。

首先我改变了,要适应学校的节奏,首先得改变生活习惯,我得早睡早起了。

其次,每天得辅助他完成作业,尽管不用交,尽管他不一定明白,但是放学回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同时总是绞尽脑汁想着如何才能让他明白这些知识点。

再就是,我成了零学历,跟着他从零开始学习。

大人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

孩子也在慢慢改变。

虽然每天要靠着棒棒糖哄他来学校,但是他以前痴迷的鸡他不再提起。之前上课情绪崩溃止不住捂不到,现在有时可以通过手势提醒。之前下课就往操场跑,上课铃声响起,妈妈总是又拉又扯地拼命往教室里拽。也就在前几天,上课铃声响,妈妈叫他,他立马停下,然后跟随妈妈一起回教室。也就是说,他大概建立了一个上下课的概念。

以前从来不看书的,现在至少愿意低下他那高贵的头瞄一眼不可爱的书了。

生活习惯的改变也是进入学校后最大的改变,每天都很累,不得不早睡,不得不早起。

另外学校大量丰富的刺激是任何地方都无法比拟的。课外活动,各种各样的社团,各种各样的活动,还有新增的选修课。哪里有这么多普通的孩子跟你一起成长,只有普校和普幼。

尽管每一天踏入学校大门时都是如履薄冰,但是每一天我觉得我和孩子都很充实,虽然我们走的很慢也很艰难,可能还要应付周遭的各种事情,但是我还是觉得把他送入普校的决定是正确的。

放低姿态,放下脸面,一切慢慢来。

什么年龄就到什么地方去,不追进度,放慢脚步,适度的辅助总是好过隔离的生活。

我还想说那句话:人际交往的能力不可能在自闭症孩子中产生。只有放到大环境下才能,不停的碰撞,不停地模仿,不停地调整,才有可能不停地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