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触光妈妈(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论语.季氏》第16篇中曾道,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第一句的意思很明显,人民并不担心分的少,更多的只是担心分的不平均罢了。其实在家庭生活中该道理也同样使用,尤其是对于那些二胎家庭而言,平衡头胎和二胎之间的关系,让老大不再被老大”,是本文的核心问题。
前段时间小区里刚搬完了一个新住户,大家都叫她小刘,小刘有两个孩子,第2个孩子才刚一岁左右,急需人照顾。小刘搬来后不久便宴请周围的邻居去她家做客,我也在其中,但是在吃饭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事情是这样的:当时大家正在吃饭,正吃得开心之时,小刘的宝宝娇娇突然哭了起来,小刘连忙撂下筷子,定睛一看原来是孩子尿了。
这个时候她正在和大家一起吃饭,一时脱不开手便让老大去帮忙照顾孩子,可是老大正在做作业没空,他便拒绝了小刘的要求,小刘看后很是不满,她冲孩子吼道你那个破作业都做一天了,你是老大,帮忙照顾照顾妹妹怎么了?”听完小刘的这番话后,小刘的大儿子有些生气,扔下笔就出去了,周围人看后也都有些尴尬,一时间竟没有人搭话。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出生人口1523万人,较上年减少约200万,为连续第二年下降。对于放开二胎生育以后出生人口仍大幅减少。
该数据也让一众专家纷纷被打脸。为什么二胎政策已经放开,但生二胎的人数却并不如预期的那么乐观呢?其中原因众多,家庭教育问题也占其中一部分。
从某种意义上讲,二胎的到来的确可以给家里带来欢声笑语和开心欢愉。但与此同时,问题也接踵而来。如何处理头胎和二胎之间的关系?如何才能让老大不再被老大?如何才能协调二者的关系进而增益整个家庭环境?我想,这是每个家庭、每位父母都应着重思考的问题。
▶▶二胎家庭都有哪些通病?
★分配的爱”不均

真的不能理解吗?请您仔细想想,在同一个家庭中,原本身为独生子女的他们可以享受至高无上的爱,可以活成掌上明珠的样子,但因为有了二胎,这个家庭就显得拥挤了,他们所得到的爱也因之而减少,再加之父母对平均概念理解模糊,对老大的保护不够得当,那么这个问题就会越来越明显。爱分配的不均,孩子的恨也就来了。
★重男轻女问题。
古人曾道,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诚然,男轻女的问题属于历史遗留”问题,从古至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直到现在很多家庭还贯彻此等思想,甚至影响下一代。
倘若老大是个女孩,老二是个男孩,那么在这些重男轻女的家庭中,很多家长就会不自然的偏袒老二而疏忽老大,他是个男孩,他吃的比较多”,你让着你弟弟不行吗?”,你以后反正也是要嫁出去,指不上你了”类似这样的言论,在重男轻女家庭中不胜枚举。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骨子里的歧视”比分配不均还要可怕。

兄妹三人最终虽收获了自己的事业和感情,看似都挺好,但却都挺不好。
★被老大”问题。
你是老大,你让着弟弟妹妹怎么了?”你还以为你现在是独生子啊,早就不是了!”国外某知名大学曾做过这样一项户外调查,他们分别采访了100多位二胎家庭的长子长女,并询问他们的感受。其中约8成的人表示自己不愿意二胎的到来,因为自己无端承受了很多责任,感到压力山大。
的确,从事实层面讲,二胎的到来确实使一批独生子女变成了老大。但是他们愿意吗?他们愿意承担这份责任吗?又或者说他们就应该如此吗?或许应该”和责任”二字并不能画等号。著名教育专家李明瑾教授曾指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并不是说,二胎到来了以后他便理所应当做什么,父母应该鼓励着他去参与到照顾孩子的工作中来。”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让孩子心安理得的做老大和理屈词穷的被老大,二者存在很大的区别,这也是诸多二胎家庭的通病。
▶▶二胎家庭通病多,被老大”的宝宝有苦难言
罗.伯顿曾说,如果世界上有地狱的话,那就存在于人的心中。”其实这句话可以有很多层次的解读,针对家庭教育来说,如果孩子始终得不到父母平均的爱,始终无法表达自己的思想,始终被扣一顶又一顶的帽子时,他心中的负面情绪就会如火山一般喷涌出来,而一旦情绪外露,其内心很有可能就会黑暗成一座地狱。

具体表现是什么呢?
★性格由晴转阴
有的父母可能会说,多了个弟弟妹妹陪着孩子,孩子为什么会不高兴呢?但其实,这也只是站在您自己的角度而言罢了。
对于孩子来说,家里猛然间多了一个孩子,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被剥夺,不但不能争取平等,反而要承担更多无谓的责任,这会使他们很痛苦,这种痛苦的情绪也会内化,进而影响性格养成。以前的天真活泼早已变成海市蜃楼,如今内向、沉闷则成为了他们的代名词。
★会影响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
在湖南卫视的《变形计》节目中,有位城市主人公因不满妈妈生下弟弟而与弟弟决裂,他和父母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僵持。看完节目后,很多观众表示不理解,为什么这名城市主人公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呢?其实细想想,答案也不难。
对于很多如城市主人公般的孩子来说,他们可能还未做好当老大的准备,也没有迎接这个新生儿的打算,所以当这一切冷不丁的闯入他的生活中时,不安成为了他们的心理常态。想要摆脱想要剥离、想要逃离这个家的想法横贯脑海,他们和父母的关系自然也会随之而淡薄了。

▶▶父母可长点心吧,别让孩子叫苦连天!
比奇科默曾言,公正不但必须做到,为了令人信服,它还必须被人看到。”父母要想改变这种不良的现象,必须要从公平公正做起,那么怎么做呢?只说不做可以吗?当然不行,父母应该拿出切实的行动来!
主动关心老大,对其嘘寒问暖,体察其内心感受。努力迎合老大,让老大参与到家庭工作中来,让他感受到二胎的可爱之处。尝试改变心态,努力做到公平公正,既不偏向这一方,也不偏向那一方,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和老大一起制定家庭规章并严格的执行,坚持一段时间后看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方法也仅仅只是从大的层面而讲,换句话说就是方法论。在具体操作的时候,父母还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审慎的去选择。
举个例子:
你正在厨房做饭,忽然听到卧室传来吼叫声,你连忙跑去查看问题,正看见老大和老二正在争夺玩具,一时间僵持不下,你看了着急,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个时候你的正确做法是如何呢?
针对这个问题,李梅瑾教授也曾给出建议,她说道:这个时候,父母可以把选择权交给老大,让老大决定该如何处置,是把这个玩具自己玩?还是把这个玩具送给弟弟妹妹让他玩?总之,这个选择权一定是要握在孩子自己手里的。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好处有二
可以让老大感受到父母均衡的爱,孩子和父母之间的隔阂也会相对少一点。让孩子拥有选择权,进一步锻炼其思维能力和责任意识,孩子也能够逐渐的捕捉并接受老大这个角色。接下来情况分为两种:
★老大拿走了玩具
在老大拿走完之后,父母也不要着急,更不要大声斥责老大,而是应该乖乖的看着,假装什么感受都没有。这样做又是为了什么呢?如此一来,就可以让大宝感受到自己仍然是被爱着的,在这种爱的愈染下,他的情绪也会随之得以舒展,以后的矛盾冲突必然会少很多。
★老大把玩具还给了老二
当老大作出此等举动时,家长也不要洋洋得意,更不要说什么过激的话,而是应该默默的在旁边看着,并给予适当的鼓励。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一来可以给老大缓冲的余地,二来也不至于让老大心生厌烦,进而影响到接下来的教学。

由此可见在教育分配这个问题上,父母应该做的是细心加耐心,既要体察到老大的不容易,同时也要注意照顾老二的感受。协调二人的关系,努力迎合对方的感受,才是每位父母应当做的,此事任重而道远,愿诸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