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健康宣教
一、 入院宣教 1、 住院须知: A.告之作息时间(12:30~14:30,21:30~07:00)、晨间护理时间(07: 30~08:00)、治疗时间(08:00~11:00,14:30~16:30),请予配合。 B.住院期间不能擅自离院。 C.陪护制度,探视人员每次不得超过两人。 2、环境介绍: A.开水房、微波炉及微波炉使用注意事项。 B.留取标本的放置位置,留标本方法。 3、呼叫器的使用。 4、安全方面: A.贵重物品的保存。 B.新生儿的安全。 C.严禁在病区、病房内吸烟和使用电炉、酒精炉、煤油炉,不得使用明火, 请勿将家用电器带入病房使用。 5、介绍责任医生、责任护士。 6、卫生处置:沐浴更衣、剪指甲。 7、孕妇要教自数胎动。 8、一次性用品的收费告知,回执单的处置。 二、 临产指导 1、心理护理 2、饮食与休息 3、清洁卫生 4、产程过程的配合 三、产后第一次指导 1、饮食与休息,产后用药:药名、剂量、注意事项 2、早解小便、勤解小便的原因 3、产后多汗的原因及注意事项 4、新生儿的护理 5、早吸吮、按需哺乳。 四、第二次指导(母乳喂养指导) 1、母乳喂养的好处 2、哺乳时正确的婴儿含接姿势、母婴体位。 3、乳头的护理 4、如何保证足够母乳 5、挤奶的手法 6、乳房肿胀及乳头疼痛的原因及注意事项 五、术前指导 1、备皮同时宣教: A.饮食指导(术前、术后),做好解释工作。 B.卫生准备:洗澡、剪指甲,首饰的保管。 C.交待术前用药,留置针,留置尿管。 2、导尿完复查指甲、首饰、手标、听胎心。 3、术前用药前穿好病员服。 4、备婴儿病历(盖左手印)、写护病、待产单,检查体温单、短嘱,皮试结果。 六、术后指导 1、铺床:产褥包、计血裤、中单、沙袋、体温计、心电监护仪、输液架。 2、接病人:上心电监护、按压宫底、压沙袋。 3、护理记录。 4、宣教: A.术后饮食指导 B.体位 C.镇痛泵的使用 D.早吸吮、早接触 七、出院指导 1、婴儿沐浴的注意事项及脐部护理。 2、会阴护理 3、恶露的性质及持续时间 4、饮食与康复锻炼 5、避孕方法 6、母婴体检 7、母乳喂养咨询电话
如何对即将出院的颈椎病患者做健康宣教
颈椎病患者出院健康宣教:
一、注重安静和保暖 起居的环境宜安静,有利于保持比较充分的睡 眠,平时,尤其是冷暖交替季节注意防寒保暖。
二、适宜的枕头及睡眠姿势 枕头要合适,宜圆形的枕头或前面弧形 后面稍低的枕头;枕头高度宜按颈的长短决定,一般为 12-15cm;枕 芯软硬则以舒适为标准。 睡眠时枕头宜置于颈后并保持头部轻度后仰 的姿势,应符合颈椎的生理曲度;侧卧时枕头宜与肩同高并保持头与 颈处于同一水平, 有利于颈肩部肌肉放松; 睡眠时不宜将手置于头顶, 以免影响手臂的血液循环。
三、保持正确的日常生活姿势 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姿势可诱发颈椎病 或加重颈椎病症状。坐位时要坐直而不要驼背;不要躺在床上看书报 杂志,躺着看很难保持正确的姿势而容易头颈疲劳;喝水、刮胡子、 洗脸不要过分仰头;缝纫、绣花或其他手工劳动不要过分低头;看电 视、使用电脑时与眼睛同一水平面而且时间不要太长;切菜、剁馅、 擀饺子皮、包饺子等家务劳动时间不要太长;写字、打字、驾驶汽车 等时间不要太长。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头颈某个固定的姿势若超过 1 小时,应改变姿势或适量的颈椎活动。
四、安全使用生活用具 部分症状较重的颈椎病患者的起居生活环 境,如卫生间、楼梯等,应有借力扶手、防止滑倒等安全设施;有条 件者配以专人帮助。
五、饮食调理 平时膏粱厚味饮食,易生痰湿而阻塞脉络,影响气血 运行,因此平时不宜多食肥厚油腻食品。可适量多食蔬菜、瘦肉、蛋 类、瓜果等食物,注重饮食清淡而富有营养。
如何做好新入院患者的入院宣教
摘 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由传统的“一疾病为中心”转变为“病人为中心”,强调人的生理、心理、精神、文化的统一整体强调患者的整体,入院宣教是做好患者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的第一步。入院宣教,患者办理住院后由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并示范病房环境、科室主要工作人员、医院规章制度等相关内容。它要求及时、准确、完整、语言通俗易懂、能够让患者及家属理解并掌握。
产科产房入院宣教的内容ppt
【图文】产科入院宣教_百度文库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YSL2XL7qENJAUyAGItgPfBeIkhmZbzpoAVqSesVJWLfmbczGtgmoMEAr7gCJTNenXqolAZBldtr-KrbOaT0uAVBtKUu-RWrCjXYGslNKCxy
出院小结用什么模板打比较方便?(要有下拉列表选择的)
建议采用相应的电子病历编辑器软件。
看看这个对你是否有用:
http://hi.baidu.com/jxeycn/blog/item/c41f0bfb0b8ac665034f561d.html
如何做好急诊留观病人的健康宣教
留观室工作制度1、凡病情变化、疗效难以估计,诊断不明而不愿住院的患者均需在留观室留院观察。
2、留观的患者白天及前半夜由120医生及护士负责,下半夜由当班医生及护士负责观察及处理。并及时做好病历书写,交接班,书写交班记录。
3、医护人员必须不定期巡视病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修改诊断,调整治疗方案。
4、遇病情变化及诊断不明等情况,120医生及留观室护士应及时向主班医生或科主任提出会诊。
急诊室工作制度
1.各临床科室应选派有一定临床经验和技术水平的医师、护士担任急诊室工作,轮换不应过勤。实习医师和实习护士不得单独值急诊班。进修医师由科主任批准方可参加值班。2.对急诊病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及时、严肃、敏捷地进行救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疑难、危重病员应即请上级医师诊视或急会诊。对危重不宜搬动的病员,应在急诊室就地组织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护送病房。对立即需行手术的病员应及时送手术室施行手术。急诊医师应向病房或手术医师直接交班。3.急诊室各类抢救药品及器材要准备完善,保证随时可用。由专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便于使用,经常检查,及时补充、更新、修理和消毒。4.急诊室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做好交接班,严格执行急诊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要建立各种危重病员抢救技术操作程序。5.急诊室应设立若干观察病床,病员由有关科室急诊医师和急诊室护士负责诊治护理。要写好病历,开好医嘱,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有效地采取诊治措施。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天。6.遇重大抢救,需立即报请科主任和院领导亲临参加指挥。凡涉及法律、纠纷的病员,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7.急诊病人不受划区分级的限制,对需要转院的急诊病人须事先与转去医院联系,取得同意后,方得转院。急诊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1、急诊科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排班表值班,遇特殊情况需要调班的,必须经科主任批准。
2、值班人员应提早5~10分钟到岗,接受交班,并作好交班记录,做到每班职责分明,有据可查。
3、值班医师接班后须全面巡视病房,了解病人的病情,尤其对危重病人更应做到心中有数,并检查各种抢救器械是否完好,处于使用状态。
4、认真观察班内病员的病情变化,正确作出处理并做好记录。
5、根据病情需要,可直接申请会诊,也可通过科主任、总值班或医教科组织会诊抢救。
6、及时向科主任、总值班报告班内将要发生或已发生的重大事情。当人身安全受到威吓时,应做好防备并报告保卫科或者110。
7、值班医师不得擅自离岗,不准干与本科业务无关的私活。确需离开的,应有人顶岗并说明去向。保证通讯畅通,接到呼叫后5分钟内到岗。
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1、为了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迅速、及时、有效地抢救急危重病,凡进入急诊科的病员,应无条件进行生命支持抢救。
2、对绿色通道病员,实行优先抢救、检查和治疗,一切手续由护理员负责办理。如需要会诊,应及时通知会诊科室,会诊医生应在5分钟内到场。
3、绿色通道病员经急诊抢救后,病情相对稳定,需要住院者,由护理员协助办理住院手续,并由医务人员护送入住,同时做好交接班手续。
4、凡110或120送入我院的急危重病员,因无家属在场或费用困难,先由110或120经办人员填写绿卡,报医务处或总值班及时办理有关手续。医护人员应及时做好费用催交。
急诊观察室制度1.不符合住院条件,但根据病情尚须急诊观察的病员,可留观察室进行观察。2.各科急诊值班医师和护士,根据病情严密注意观察、治疗。凡收入观察室的病员,必须开好医嘱,按格式规定及时填写病历,随时记录病情及处理经过。
3.急诊值班医师早晚各查床一次,重病随时。主治医师每日查床一次,及时修订诊疗计划,指出重点工作。
4.急诊室值班护士,随时主动巡视病员,按时进行诊疗护理并及时记录、反映情况。
5.值班医护人员对观察病员的临时变化,要随找随到床边看视,以免贻误病情。
6.急诊值班医护人员对观察床病员,要按时详细认真地进行交接班工作,必要情况书面记录。门诊工作制度1.医院应有一名副院长分工负责领导门诊工作。各科主任、副主任应加强对本科门诊的业务技术领导。各科(特别是内、外、妇产、小儿等科)应确定一位主治医师或高年住院医师协助科主任领导本科的门诊工作。
2.各科室参加门诊工作的医务人员,在医务科或门诊部统一领导下进行工作。人员调换时,应与医务科或门诊部共同商量。
3.门诊医护人员应派有一定经验的医师、护士担任,实行医师兼管门诊和病房的医院和科室,必须安排好人力。
4.对疑难重病员不能确诊,病员两次复诊仍不能确诊者,应及时请上级医师诊视。
科主任、主任医师应定期出门诊,解决疑难病例。对某些慢性病员和专科病员,应根据医院具体情况设立专科门诊。
5.对高烧病员、重病员、60岁以上老人及来自远地的病员,应提前安排门诊。
6.对病员要进行认真检查,简明扼要准确地记载病历。主治医师应定期检查门诊医疗质量。7.门诊检验、放射等各种检查结果,必须做到准确及时。门诊手术应根据条件规定一定范围。医师要加强对换药室、治疗室的检查指导,必要时,要亲自操作。
8.门诊各科与住院处及病房应加强联系,以便根据病床使用及病员情况,有计划地收容病员住院治疗。
9.加强检诊做好分诊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小儿科、内科应建立传染病诊室。做好疫情报告。
10.门诊工作人员要做到关心体贴病员,态度和蔼,有礼貌,耐心地解答问题。尽量简化手续,有计划地安排病员就诊。
11.门诊应经常保持清洁整齐,改善候诊环境,加强候诊教育,宣传卫生防病、计划生育和优生学知识。
12.门诊医师要采用保证疗效,经济便宜的治疗方法,科学用药、合理用药,尽可能减轻病员的负担。
13.对基层或外地转诊病人,要认真诊治。在转回基层或原地时要提出诊治意见。
护士宣教时应该怎么对患者交代风险
护理人员在“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下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所建立的护患关系本身就具有治疗作用,能满足患者的需要,使患者心情舒畅,机体功能得到增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体的沟通技巧和方法能帮助沟通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熟练掌握它们,有助于我们护理工作的开展和病人的康复。
1、语言沟通的技巧
护患沟通的技巧要求护理人员摒弃过去的“哑巴” 护理模式,要善于使用美好的语言,发挥语言的积极作用。
(1)运用礼貌性语言,在护士与病人沟通中,礼貌性的语言,体现了护士对病人的尊重,能够得到病人的信任,让病人乐于与护士沟通,这样才能得到有效的护患沟通。
(2)运用安慰性语言,让处在焦虑和不安中的病人得到安慰,感受到温暖,拉进护患双方的距离。
(3)运用鼓励性语言,为病人提供心理支持,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4)运用劝说性语言,对于那些对疾病没有正确认识,甚至做出错误决定的病人,劝导病人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疾病,认识疾病,理智的做出正确选择。
(5)运用指令性语言,对年幼患者以及理解力较差、神志状态不佳的患者,适当运用简洁明了的指令性语言,要显示一定的权威,避免对方做出不利于护理效果的举动。另外,说话时的语调、强度、以及抑扬顿挫等超语调性提示都会帮助我们表达语言,使用得当,也会增强沟通效果。
语言可以治病,也可以致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与病人的接触最多,护患间的沟通能及时地了解患者身心状况,帮助病人认识疾病,解除恐惧心理,从而达到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2、非语言性的沟通技巧
非语言的信息传达包括动作、表情、眼神、手势等,在沟通中所起的作用是言语不能替代的。非语言沟通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吸引力,还可跨越语言不同的障碍,往往比语言性信息更富有感染力,能从中捕获更多有关病人的健康问题资料等信息,实现全方位的整体护理。
肺炎的临表,护理措施,护理问题,和宣教...?
【临床表现】 咳嗽,痰涎带黄绿色 发热、寒颤 剧烈或刺刺的胸痛,深呼吸或咳嗽时会更加严重 呼吸浅而速 气短 咳嗽时剧烈疼痛 【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居室清洁,空气清新,室温18~20℃,相对湿度60%为宜。(网站整理) 3)休息,减少氧耗。 4)吸氧。 5)保持呼吸道通畅:变换体位,促进排痰,可超声雾化吸入。 6)饮食护理,予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半流食、流食;少量多餐;重者可通过静脉给予营养。